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顛覆國家安全罪 文章列表
#
顛覆國家安全罪
約 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藝文
八旗文化富察被列「煽動分裂國家案」 中國地方檢察機關已辦理「重大危安案件」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在上海被中國國安單位拘捕2年,被列為「重大危安案件」。最新公開消息顯示,已有地方檢察機關辦理此案,但法院尚未公開審理及宣判。
中央社
2025-03-16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懸賞百萬港幣!香港警方通緝民運人士,「涉嫌煽動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
香港警方周四懸賞百萬港元通緝居住在海外的5名活動人士,指控其涉嫌煽動分裂國家安全,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名。
德國之聲
2023-12-15 12: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李孟居觀點:高調聲援還是沉默不語─關於富察,我們還能做什麼?
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回中國大陸註銷戶口、探親期間被秘密逮捕羈押已經超過半年了。曾經有從事救援活動的民間團體內部人士指出,他們不願意公佈細節、也不願意公佈開展救援的團體名單,因為依照過去經驗臺灣媒體報導救援團體名稱、公開救援之後,反而會成為中國司法栽贓的藉口,對遭受中國迫害的當事人更加不利。
李孟居
2023-10-12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追捕到天涯海角?學者解析香港懸賞通緝流亡民主人士的意涵
香港政府3日擴大打壓海外政治異見的力度,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為由,對8名流亡民主人士發出通緝令,每人懸賞100萬港幣(約新台幣397萬元),呼籲公眾就有關人士或案件提供消息。
蔡娪嫣
2023-07-05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懸賞每人100萬港幣!涉嫌危害國安,香港政府通緝8名海外民主活動人士,
《港區國安法》實施三週年之際,香港當局本週一對流亡海外的8名民主活動人士發出涉及國安罪名的通緝令。香港政府的上述行動,迅速引發國際輿論反彈。
自由亞洲電台
2023-07-04 12:00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孫慶餘專欄:中共「鞏固極權蔑視人權」!
以「煽動顛覆罪」被中共判刑五年的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四月刑滿出獄返台,近日特地召開記者會,指出他在中國做的只是援助孤立無援的政治犯及其家屬,並在網路上分享台灣人過去追求民主人權的血涙史,「這些行動都是單純的人道關懷,在民主社會是正常不過的事」,沒想到對他行動過程清楚無比的中共,竟將之當成顛覆政權論處,「這就是獨裁政權的本質」。以上「獨裁政權本質」的說法固然正確,但更詳細的說,這是中共「為了鞏固極權而蔑視人權」。
孫慶餘
2022-05-16 15: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香港,不再是香港!
據《BBC》報導,12月29日清晨6點,香港警察國安處動員超過200名人員,持《香港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發出的法庭命令,搜查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的獨立新聞媒體《立場新聞》辦公室,查抄大量文件資料。
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21-12-31 06: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李政亮評《在人民之間》:當知識份子被強國感淹滅,他們還在努力
筆者從2000年到2012年在北京有過漫長的12年生活經驗。這段期間恰好是中國社會變動最劇烈的年代,這是單位福利分房到商品房、自行車到轎車、BP機到手機的轉換年代,也是中國從低調的「和平崛起」漸次轉化為霸氣的「大國崛起」的關鍵時代。
李政亮
2021-11-23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一周年:政治、司法、教育、傳媒無一倖免,「東方之珠」如何淪為一座尋常中國城市
《國安法》立法一年,香港進入了「二次回歸」,北京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並宣稱香港已經「由亂變治」。但對很多香港人而言,這座城市已變得陌生,社會彌漫著恐懼、不安與哀愁。
德國之聲
2021-06-30 2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一周年:針對自由社會的鎮壓、寒蟬效應,如何徹底改變香港?
北京2020年6月30日深夜公布「香港國安法」全文6章66條,新法即刻生效,香港從此進入「一國一制」時代,原本如火如荼的「反送中」社會運動戛然而止。該法幾乎是由中國當局閉門制定,明確列出「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四類罪行,最重刑期是終身監禁。
蔡娪嫣
2021-06-30 16:10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黎蝸藤專欄:從基本法時代進入國安法時代,這一年來香港改變了什麼
每年六月都是香港的多事之秋,以前是紀念六四和七一大游行,近兩年開始多了兩個紀念日:逃犯條例事件(反送中運動)和頒佈實施《港區國安法》(以下簡稱《國安法》)。雖然逃犯條例爭議早在三、四月份就開始,五月更有星火燎原之勢;但一般把6月12日視爲反送中運動的起點。
黎蝸藤
2021-06-06 14: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團結流離港人,防止抗爭力量泡沫化」羅冠聰、張崑陽、周永康談《2021香港約章》
去年6月底北京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前,流亡英國的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聯同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峰等8名海外香港人,星期日召開網上記者會宣布發起《2021香港約章》,希望團結分散海外的香港人的抗爭力量,避免派系之爭令抗爭運動泡沫化,繼續爭取香港的民主自由。約章亦呼籲國際社會對抗中共威權擴張,共同守護民主自由的價值。
美國之音
2021-03-16 1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推行「國安教育」!小學生要搞懂「四大罪」,認清解放軍是「保護我們的人」
根據《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小學生須學習分裂丶顛覆國家等罪行的名稱,也要認識「保護我們的人」,包括警察和中國解放軍。香港當局強調,國安教育絕對不是政治宣傳活動。
德國之聲
2021-02-07 09:00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玉潔觀點:港版國安法包山包海,違反國際基本人權
每個國家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但在維護國安的同時,國家也必須遵守基本人權規範,以免政府以國安之名行獨裁之實,藉此維持某一政黨或個人的統治,而非實現國家安全的正當利益。因此,國際法普遍肯認人權保障屬於國家安全保障不可或缺之部分,無論是制定、適用還是執行國安相關法律,立法、行政、司法機關不能侵害人民基本自由權利,相關法律也必須符合「明確性」要求,以減少公權力濫用的可能性,畢竟,以犧牲人權達成的「國家安全」無法為人民帶來真正的安全。
陳玉潔
2020-10-05 0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聯合國人權專家罕見聯合發聲!7大點控訴「港版國安法」嚴重侵害人權
《港區國安法》自7月1日實施後,已有多名街頭示威者及民主派人士被捕。聯合國7名人權專家罕有地發表聯署公開信,認為該法損害程序正當性及基本自由,憂慮以此檢控政治人物。
德國之聲
2020-09-04 22:0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香港新聞自由消亡:黎智英等10人因國安法遭逮捕 國際輿論制裁還能阻止中共嗎?
香港警方10日上午大陣仗突襲搜索《蘋果日報》香港總部,並以違反《港區國安法》為由逮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以及他的兩名兒子黎見恩、黎耀恩,還有行政總裁張劍虹等4名壹傳媒高層,傍晚又逮捕周庭、李宇軒和李宗澤3名民運人士與記者,一共10人分別被控「勾結外國勢力」、「串謀欺詐」、「煽動」與「洗黑錢」。810大搜捕消息一出,不僅香港群情激憤,國際輿論也紛紛指責中共意圖噤聲自由言論、箝制民主運動。
劉俞妗
2020-08-11 19: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廖元豪觀點:香港國安法是照妖鏡
中共在6月30日通過並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簡稱香港國安法)。此舉令香港、臺灣,以及世界各地都十分震驚憂慮。但口誅筆伐者多,實質回應者少。觀察這部法律以及各界的反應,香港國安法就像個照妖鏡,照出三個可笑可怖的妖精來:搖搖欲墜的「一國兩制」、後繼無力的「挺香港」運動,以及自我打臉的「臺版國安法」。
廖元豪
2020-07-14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澳洲延長上萬港人簽證!澳總理:暫停與香港引渡協議 中國怒批「粗暴干預」
澳洲總理莫里森9日宣布,考量香港《國安法》生效,即刻起將暫停澳洲與香港的引渡協,並延長在澳港人的簽證,預估將影響上萬名香港人。中國大使館聞訊立刻聲明,澳洲當局此舉已經違反國際法,怒批這是澳洲「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預」。
王穎芝
2020-07-09 19:02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港版國安法劍指「一國」而非「兩制」
上個月底通過的港版國安法在國際吵得沸沸揚揚,其中主要條目有四:第20條分裂國家罪、第22條顛覆國家政權罪、第24條恐怖活動罪、第29條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後面兩條不是歐美介意的,主要是前兩則。但是平心而論,支持人民自由權可以是分裂國家的立基嗎?而顛覆中共政權的立基呢?誠然這是敵我分明而政體歧視造成的偏見。港版國安法目的在捍衛一國而非破壞兩制,台人不應盲從起舞,在安定訴求下給予祝福。
阿寶JH Wei
2020-07-08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一文看懂》合法送中、管轄範圍擴及「全地球」!德國之聲解析《香港國安法》十大爭議
凌駕《基本法》的港版國安法共有66項條文,中央派駐的國安公署地位超然,「四宗罪」定義廣泛模糊,管轄範圍和對象無遠弗屆,連外國人在香港境外的行動也會受限。這條法例有哪10個爭議點?
德國之聲
2020-07-02 09: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