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電波望遠鏡 文章列表
#
電波望遠鏡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科學與藝術相遇 科博館《驚心洞波》在時空扭曲空間沉浸藝術中探索黑洞
人類於1970年代首次確認黑洞存在,「黑洞」的發現在科學上有什麼重大意涵?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6月14日推出《驚心洞波:黑洞暨重力波》特展,透過科學與藝術結合,深入淺出引領觀眾認識「黑洞」、「重力波」等現代物理概念,同時展示臺灣在天文物理學上的科學研究貢獻與未來展望。
王秀禾
2023-06-14 17:13
國際
科技
能探索整個宇宙,甚至是外星生命!全球最強大的陣列望遠鏡將於2028年完工
歷時數十年籌畫,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觀測設施「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SquareKilometreArray)5日在澳洲西部正式開工,預計建造超過13萬支聖誕樹形狀的SKA-Low天線,2028年完工。未來合併該計畫位於南非卡魯盆地的197座碟形天線陣列,將形成跨越兩大洲、能捕捉整個可觀測宇宙的超大望遠鏡。
蔡娪嫣
2022-12-06 23:10
新聞
國際
科技
日本擬設「月球表面天文台」!一窺宇宙黑暗時代樣貌,最快於2028年發射
日本研究團隊構思在月球表面上設置天文台,可以在不受地球大氣層干擾下一窺宇宙「黑暗時代」樣貌,目標最快於2028年發射首座電波望遠鏡。
中央社
2022-12-04 17:10
風影音
國際
007電影在此取景、無數天文發現都靠它!波多黎各「全球第二大」電波望遠鏡轟然倒塌
真正讓它走入公眾視野的是007的那部《黃金眼》影片。如今,波多黎各這部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波望遠鏡竟然倒塌,原因是什麼呢?
德國之聲
2020-12-02 22:30
新聞
國際
歷史
科技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開黑洞的宇宙奧秘!英、德、美3位天文學家共同摘下桂冠
今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6日下午6時揭曉,由英國數學物理學家潘洛斯、德國天文學家根策爾及美國女性天文學家吉茲摘下桂冠,3人因發現「宇宙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殊榮,共同奪得1千萬瑞典克朗(新台幣3370萬元)獎金,其中吉茲是史上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蔡娪嫣
2020-10-06 18:09
風生活
世界
金星測出磷化氫!NASA:尋找外星生命最重大發展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在金星酸性較強的雲層中偵測到磷化氫氣體,代表地球隔壁環境嚴峻的金星可能有微生物。NASA署長說,這項發現是尋找外星生命上「最重大的發展」。
中央社
2020-09-15 15:58
新聞
國際
來自外太空的神秘呼喚?5億光年外的重複快速電波爆發 每16天規律向地球發射訊號!
宇宙諸多奧秘中,來自太空一閃而過的無線電訊號——快速電波爆發(FRB),便是科學家亟欲探索的神秘現象之一。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偵測到一百多次FRB,其中只有10例是重複的快速電波爆發,且均以隨機頻率發射訊號。但加拿大研究團隊日前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地球5億光年外之處,有重複性快速電波爆發出現,甚至以16天為週期規律朝地球發送電波脈衝訊號!
鍾巧庭
2020-02-12 18:00
風生活
科學
新知
重力波到底是什麼?很重要嗎?精美圖解與模擬影片讓你秒懂科學家如何測量重力波
重力波與黑洞
研之有物
2019-10-21 14:44
風影音
國際
要不是她,人類恐怕還看不到黑洞:年僅29歲,開發演算法的美國女科學家布曼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研究計畫昨天公布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全球矚目。這項研究成果的功臣是年僅29歲的電腦科學家布曼,她所開發的演算法讓黑洞照片成為可能。
中央社
2019-04-12 11:26
風生活
科學
世界
多虧了她,人類才能拍到史上首張黑洞照!開發演算法的「幕後大功臣」曝光,竟年僅29歲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跨國研究計畫前天公布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全球矚目。這項研究成果的功臣是年僅29歲的電腦科學家布曼,她所開發的演算法讓黑洞照片成為可能。
中央社
2019-04-12 19:12
新聞
國內
黑洞照片首曝光 台灣團隊支援3座望遠鏡助觀測
中研院參與跨國計畫,今(10)日晚間發表首張黑洞影像,共8座望遠鏡參與觀測計畫,中研院除了支援運轉其中3座望遠鏡,還負責資料成像處理和黑洞模型電腦模擬。
中央社
2019-04-10 23:27
新聞
國際
國內
黑洞曝光全球記者會 中研院線上直播[直播]
中研院去年以格陵蘭望遠鏡加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主要是希望可以拍到第一張黑洞剪影,藉此研究黑洞周圍物質吸積的機制等。
中央社
2019-04-10 21:04
風生活
科學
新知
中研院拍黑洞竟需「和地球一般大」的望遠鏡?他揭秘黑科技:以前被說太瘋,現在都讚厲害!
為什麼建造格陵蘭望遠鏡?
研之有物
2019-04-11 01:28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說服美國總統發射全球首顆通訊衛星的談判高手:《軍事科技幻想工程》選摘(2)
1961年6月,威廉.哥德爾(WilliamGodel)帶著一只塞滿現鈔的手提箱,出發前往越南執行一趟機密任務。半途在夏威夷停留時,他把若干現金變換成旅行支票,騰出空間來裝他出差旅行隨身攜帶的一小瓶烈酒。不過空間依然不夠用,於是他把他的五角大廈機密文件部分挪到另一個行李箱,騰出裝酒瓶的空間。那筆1萬8千美元是用來推動一項機密計畫,而且就要在甘迺迪總統介入東南亞對抗共產黨的計畫當中扮演關鍵要角。
莎朗.魏因貝格
2019-03-24 05:10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科技
外星人再度來訊?史上第2次!權威期刊《自然》:加拿大天文學家偵測到宇宙神秘重複快速電波爆發
從古到今,人類始終對宇宙感到好奇,不僅透過日新月異的科技探索太空,也積極探究宇宙的各種神秘現象,「快速電波爆發」(FRB)就是一例。加拿大天文學家9日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刊登最新研究,公布去年夏天「CHIME」電波望遠鏡在加拿大卑詩省偵測到重複的快速電波爆發,這也是史上第2次偵測到重複的快速電波爆發,科學家希望這能為神秘的快速電波爆發來源提供解答。
廖綉玉
2019-01-10 17:00
新聞
國際
「全球最大電波天文望遠鏡」徵才!常駐貴州、英文良好、碩士以上學位,「年薪十萬人民幣」被罵翻
被譽為「天眼」的中國FAST電波天文望遠鏡,試運行不到兩年,已經產生了不少重要科研觀測成果。而現在,位處偏遠山區的望遠鏡,卻遭遇了招聘困難;其負責人為此大吐苦水,反而招致了官媒以及網民的一邊倒抨擊。
德國之聲
2018-11-01 12:30
風影音
國際
宇宙中最奇怪的恆星「塔碧星」又開始眨眼睛,天文學家全力解謎!
「一閃一閃亮晶晶」,我們常說,星星像在對我們眨眼睛,但事實上,大部分恆星的亮度都是固定的,不太可能會有亮度驟減的現象產生。因此,2015年天文學家觀察到的一顆「會眨眼」的恆星「塔碧星」便引發高度關注。人們都想知道,在這顆奇怪的星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劉俞妗
2017-05-28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天眼工程全紀錄》遷村、移林 中國耗費5年打造世界最大電波望遠鏡
位於中國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窞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公尺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簡稱中國大射電),歷經5年建造,終於全部竣工並於9月25日投入使用,開始正式啟用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FAST的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由數千個自動控制點協調運行,擁有6670根主索和4450塊反射面板,不僅壯觀,還可以想見工程難度之大。新華社記錄下這只「觀天巨眼」5年來從無到有的建造過程。
BBC News 中文
2016-09-26 10:18
風影音
兩岸
聆聽來自遙遠星球的聲音 世界最大單口徑電波望遠鏡正式啟用
25日12時18分,隨著望遠鏡總控室一聲令下,世界最大單口徑電波望遠鏡——500公尺口徑球面電波望遠鏡(FAST,簡稱中國大射電)在中國貴州省山區建成啟用,數千個自動控制點協調運行,控制望遠鏡啟動觀測。
國際中心
2016-09-26 08:00
新聞
兩岸
為了保護這座全世界最大的電波望遠鏡 方圓10公里內禁用無線電
全世界最大單口徑電波(無線電)望遠鏡「500公尺口徑球面電波望遠鏡」(FAST)即將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為保護大電波望遠鏡運行環境安全,FAST台址所在的貴州省已完成相關立法,嚴控周邊區域無線電等活動。
國際中心
2016-09-07 23:4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