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病例激增,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無症狀快速傳播,在野黨紛紛質問民進黨政府,台灣現在的防疫策略究竟是以「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為目標。對此,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陸續拋出「新台灣模式」,並在防疫會議後,強調應該以減災為目標,不是全面清零,也不是放任病毒肆虐的「與病毒共存」,核心概念是透過有效控管同時兼顧防疫與經濟。不過,此語仍被外界質疑是創造新名詞、只用嘴巴說說的「口號治國」,還有在野黨立委狂酸說,以為「新台灣模式」是新開的政論節目名稱。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本月初至今蔡英文、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高雄市長陳其邁在「清零或共存」、「新台灣模式」等相關討論中的網路正負面聲量。結果顯示,在相關輿情討論中,蔡的負聲量891則,好感度為0.18最低、蘇負聲量1338則,好感度0.33、陳時中則是負聲量最高3662則,好感度0.2倒數第二。輿情數據顯示,面對連日的防疫策略相關提問,中央先是創造新名詞「新台灣模式」讓民眾摸不著頭緒,又只邀請綠營執政縣市首長參加防疫會議,把同為防疫體系的藍白營執政縣市排除在外爭議,最後才定調以「減災」為防疫目標,整個決策過程讓人產生眾多疑惑,輿情回饋不佳;唯獨陳其邁率先在疫情記者會拋出「現在是清零與共存過渡時期」等明確表示,並手繪圖卡加以說明,使民眾較正面看待其發言,好感度0.62,在4人之中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