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長程武器 文章列表
#
長程武器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國剛解鎖就開炸!俄外交部指責烏克蘭,發射6枚美規ATACMS襲擊西部領土
美國拜登(JoeBiden)政府剛解除烏克蘭,對俄羅斯使用美規的援助長程飛彈,基輔隨即在19日晚間、就傳出首次以「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打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根據俄羅斯外交部社群推文顯示,至少有6枚由烏克蘭發射的戰術飛彈,落入該國與白俄羅斯、烏克蘭交界的布良斯克州(Bryanskregion),當地俄軍靠著鎧甲-S1(PantsirAAsystem)和S-400防禦系統,將其中5枚入侵飛彈擊落,僅漏掉一枚飛彈,而該枚飛彈擊中當地一處軍事設施引發火災。
李靖棠
2024-11-19 22:05
新聞
國際
軍事
使用美援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拜登對烏克蘭開綠燈!俄羅斯議員警告:恐釀第三次世界大戰
《紐約時報》17日報導,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對烏克蘭「使用美援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開綠燈,允許烏軍在庫斯克地區使用陸軍戰術飛彈(ATACMS)系統。《紐時》指出,除了拜登執政時日無多、繼任的川普對烏克蘭並不友善,這次的決策也是為了回應朝鮮人民軍參戰,希望深入俄境的烏克蘭軍隊能夠強化戰力。
國際中心
2024-11-18 08:00
新聞
國際
熱議華爾街
美眾議員瓦爾茲將任國家安全顧問,友台議員魯比歐將接任美國務卿!
《華爾街日報》在 11 月 12 日報導中揭露川普內閣人選。筆者特別摘譯了其中重點,值得一讀!同時加入了相關新聞背景知識,讓臺灣讀者能更容易理解!
季凡
2024-11-13 10:47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五角大廈首席科學家警告─洲際飛彈威力非同小可:《核戰末日》選摘(3)
洲際彈道飛彈是一種可以跨洲施放核武到目標處的長程武器,其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在地球另一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時間拉回到一九六〇年,洲際彈道飛彈甫發明時,五角大廈的首席科學家,一個名叫赫伯.約克(HerbYork)的男人,曾經想知道確切需要多少分鐘,才能讓一枚這種大規模滅絕火箭從蘇聯的發射台起飛並抵達美國的某座城市。約克聘請了一群名為「傑森科學顧問小組」的國防科學家來縮小這個數字到至為精確的型態。
安妮.雅各布森 Annie Jacobsen
2024-11-07 05: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直接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烏克蘭可望解禁?布林肯承諾「華府將研議放寬限制」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Blinken)在聽取烏克蘭官員反覆呼籲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對俄羅斯境內進行長程打擊後,正在波蘭結束他此次以烏克蘭為重點的歐洲三國之行。
美國之音
2024-09-13 15:39
新聞
國際
「暴風之影」v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長程武器可望解禁,烏克蘭是否能扭轉戰局?
有強烈跡象表明,美國和英國準備在幾天內取消對烏克蘭使用長程飛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限制。烏克蘭已經為此請求了數周。
BBC News 中文
2024-09-13 12:17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使用美製武器攻擊俄國本土,讓普京不開心!「你們讓烏克蘭這麼做,我們也能提供武器反擊西方」
「如果有人認為可以提供(烏克蘭)武器攻擊我們的領土、給我們製造麻煩,我們為什麼沒有權利提供我們的武器呢?」
國際中心
2024-06-07 12:4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專欄
科技
李忠謙專欄:這五場美中之間的軍事較量,可能決定台灣的命運
美軍名將麥克阿瑟曾形容台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但上個世紀70年代美中關係正常化之後,華府廢除了與台方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MutualDefenseTreaty)後,美國對待這艘「不沉航艦」的態度顯然有所轉變。雖然美國國會隨即通過了《台灣關係法》,卻不再承諾直接派兵保衛台灣,美軍的對台防衛也進入了「不說破、也不說死」的「戰略模糊」年代。
李忠謙
2024-05-28 06:1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胡塞武裝」以低成本封鎖紅海,台灣可從中學到什麼?軍事專家:解放軍恐以「廉價無人機海」發動攻勢
葉門叛軍「胡塞武裝」為了替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出頭,從去年11月開始對紅海往來的商船發動攻擊(他們宣稱攻擊的對象僅限以色列的船隻,但其實不然)。「胡塞武裝」除了造成封鎖曼德海峽的心理效果,他們以低成本的無人機與美軍周旋也引起軍事專家的關注。《國家利益》網站日前就刊文〈台灣能向胡塞武裝學到什麼〉(WhatTaiwanCanLearnfromtheHouthis),警告解放軍可能複製「胡塞武裝」的低成本動武手段。
李忠謙
2024-01-12 18:36
新聞
國際
軍事
反攻太慢遭質疑,烏克蘭外長怒回:有本事就來烏克蘭,收復1平方公分土地試試!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8月31日要批評烏軍反攻遲緩的人閉嘴,並要求盟邦援助更多武器。烏軍大反攻3個月以來,目前在烏克蘭東南部終於抵近俄軍主要防線。
中央社
2023-09-01 1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嚇阻中國!澳洲正在進行「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略改革
澳大利亞一份重大國防報告稱,該國將會加快推進購買更遠距離的飛彈,以抗衡中國越來越大的地區威脅。
BBC News 中文
2023-04-27 03: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2027台灣準備獨立,習近平大怒攻台!最新兵推曝露這些問題:台灣武裝不足、美中欠缺熱線,盟友恐作壁上觀
「國會議員們在兵棋推演中感到沮喪,因為缺乏領導人對領導人的美中危機溝通管道,這也是北京與華盛頓在現實世界中從未持續做到的一件事。」
李忠謙
2023-04-23 20:26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中國鄭州「富士康大暴動」會點燃顏色革命嗎?
「不管怎麼說,2022,對於全體中國人而言,真的是系統重啓之年。中國人是該醒醒了,為什麼政府明知道經濟會被砸爛,還要清零不動搖,為什麼明知道下一代會成為文盲,還要關閉學校打擊民辦教育,想知道答案的可以看下去。」曾任職於廣州南方報業集團《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中國前深度調查記者吳鯤鵬如是說。
陳昭南
2022-11-26 15: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國能贏得下一場世界大戰嗎?
習近平日前在北京的二十大宣稱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普京在莫斯科智庫則強調要追求「真正民主的多極世界、不會將單一真理強加給任何人」。單看這些漂亮說詞,任誰都會覺得大同世界已經在望,美俄中等強權將可攜手合作、和平發展。但只要回頭看看烏克蘭已綿延8個月的戰火,還有8月時共軍的圍台軍演與習近平「絕不放棄武力手段」的威脅,「重塑國際秩序」的野望其實才是習近平與普京的真正潛台詞。
李忠謙
2022-10-31 14:10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烏戰事升級!俄前總統放話烏克蘭將承受更多打擊 西方提供防空系統壓力增
烏克蘭多處城市和關鍵基礎設施10日遭到俄軍一連串襲擊,造成至少11人喪生,64人受傷。俄羅斯總統普京稍後指出,俄軍的目標是烏克蘭「能源、軍事指揮與通訊機構」,並警告烏克蘭不得再攻擊「俄羅斯目標」。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前總統梅德維捷夫則在晚間透過Telegram頻道宣稱,烏克蘭未來還會再面臨更多打擊,而俄國未來的目標「應是徹底瓦解烏克蘭政權」。
蔡娪嫣
2022-10-11 1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紐時:防共軍犯台,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軍火庫!
美國總統拜登上月表態中國若犯台將出兵協防,但紐時引述官員指出,就算華府決定派兵,也得讓台灣變成具備充足武器、能抵禦共軍的「豪豬」,美方正加緊努力在台儲備大量武器。
中央社
2022-10-06 18:00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總統普京真的「從不退讓」嗎?學者:被逼到牆角的老鼠,有時候只會倉皇逃走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在2000年出版的自傳《第一人稱》中說,自己童年時曾把1隻「大老鼠」追到牆角,結果這隻老鼠反過來要攻擊他,因此讓他領悟到,「每場戰爭要戰到最後」及「需要想成沒有退路」,而這則故事讓部分西方官員認為,普京從不退讓,且被逼至角落時會更危險。
簡恒宇
2022-07-11 19:3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閻紀宇專欄:權力腐化理智,普京鑄成世紀戰略大錯,俄羅斯恐淪為三等強權
「西方國家似乎企圖讓烏克蘭繼續戰鬥,以消耗、拖垮俄羅斯的軍隊與軍工複合體。這是痴心妄想。」
閻紀宇
2022-05-02 08:49
新聞
政治
曝俄軍「金角銀邊草肚皮」戰術 林郁方:先從周邊城市慢慢蠶食鯨吞
俄烏戰爭持續延燒,前立委林郁方指出,俄軍現在就像圍棋的「金角銀邊草肚皮」,先拿下烏克蘭周圍相連的城市,慢慢蠶食鯨吞,俄國可能會用較長的時間占領這些周圍區域,再以此和烏克蘭進行談判。
羅立邦
2022-03-05 1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當日本武士登上「防衛白皮書」封面 親台防衛大臣岸信夫:絕不接受中國在東海、南海試圖「改變現狀的行徑」
被視為日本親台派的防衛大臣岸信夫,13日在內閣會議報告最新版防衛白皮書,除了強調美中競爭激化可能影響印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譴責中國在東海、南海加重緊張情勢的種種行徑,「台灣情勢對日本安全保障至關重要」更首次明文載入白皮書,顯示日本政府對於台海危機日益關注,甚至一定程度表現出「戰略清晰」、而且更加介入區域紛爭的態勢。不過此舉也引發北京反彈,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便指責這是「挑釁」之舉。
李忠謙
2021-07-13 14:1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