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鄭宏輝觀點 文章列表
#
鄭宏輝觀點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鄭宏輝觀點:美國願以武力保台的背後—台美日戰略清晰逐漸形成
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拜登表示「若中國武力侵台,美國願意以武力保衛台灣」,拜登還說「中國軍機靠近台灣是在台海玩火」。這是歷史的一刻,美國總統第一次說出美國會以武力保衛台灣,這個說法也被布林肯、國務院、白宮相關官員所肯認。其實這並不是突然出現的驚喜,而是多年累積加上時勢所趨。
鄭宏輝
2022-06-02 15:00
評論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鄭達志醫師見證了台灣人的勇敢、團結與關愛
5月15日,南加州「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生槍擊案造成1死5傷。根據美國警方聲明,這是一場針對台灣人社群的仇恨犯罪(hatecrime),兇嫌攜帶大量刀槍子彈,以鐵鏈封住門口,並用強力膠破壞鎖具,對現場的長輩們開槍。目擊者指出,兇嫌開槍射擊時,鄭達志醫師穿過會場撲向兇嫌,用自己的身體擋下兇嫌的子彈,阻止了這場屠殺。美國警方也表示,若不是他挺身而出,從後面抱住槍手,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傷亡。
鄭宏輝
2022-05-28 14:30
評論
國內
軍事
專欄
鄭宏輝觀點:新竹艦啟航!看見台灣國防自主的實力
烏俄戰爭開打至今已經持續2.5個月,烏克蘭的局勢越來越樂觀,就連北約秘書長都信誓旦旦表示「雖然戰爭還會持續一陣子,但是烏克蘭有能力抵禦俄羅斯的侵略」。在烏俄戰爭中,給予台灣兩個重要的啟示,第一個是自助、第二個是士氣。
鄭宏輝
2022-05-13 14: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防疫邁入新階段,請柯文哲麥擱亂!
台灣從嚴格的清零措施逐步走向開放的過程中,勢必會經歷染疫人數攀升的陣痛,這是逐漸開放無可避免的階段,然而指揮中心當今已將開放的步調放緩,並且視情況滾動式調整政策,目的就是希望漸進式的鬆綁,讓染疫人數免於驟升,以保留醫療量能,給予重症患者較完備的醫療資源。
鄭宏輝
2022-04-22 14: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鄭宏輝觀點:烏克蘭對台灣發出呼救,台企有能力終結戰爭
耶魯大學點名,包含華碩、宏碁、微星等三家台灣科技廠並未撤出俄羅斯,引發了一波爭論;日前科技部長吳政忠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民間企業也應捍衛民主,遵循國際間的制裁行動。」
鄭宏輝
2022-04-01 14: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反脆弱!以戰略思維慎防中國攻擊台灣電網
最近停電事件頻繁,從3月2日起到3月15日,短短兩週就有11天在各地發生規模不等的停電、跳電事件,我要嚴正呼籲台電徹查疏失,並且懲處相關負責人員。
鄭宏輝
2022-03-17 14:30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宏輝觀點:龐畢歐見證「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國際局勢
美國前國務卿龐畢歐應遠景基金會邀請赴台,在本月6日的演講場合上,公開呼籲美國應該承認台灣主權,說明了美國對台的政策正在轉向,回顧過去美國退休高層訪台的演說內容,可以很明顯發現台美間的紅線越來越模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越來越被國際肯認。
鄭宏輝
2022-03-11 14: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鄭宏輝觀點:「惡」國侵略啟示錄—慎防認知作戰、團結捍衛自由民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近一週,久攻不下的俄國終於同意與烏克蘭進行會談。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表示,談判艱難且俄方存在偏見,雙方代表團已返回各自首都,正在尋求近期舉行第二輪談判的可能性。
鄭宏輝
2022-03-05 14: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國民黨為什麼阻擋公民權下修到十八歲?
2月25日立法院即將開議,朝野各黨都將公民權下修至十八歲列為優先法案。唯獨國民黨嘴巴說支持十八歲公民權,卻屢次以包裹提案杯葛,甚至缺席一月的修憲委員會,導致修憲進度延宕,甚至造成提案人數不足法定修憲提案門檻而無法交付公民複決!
鄭宏輝
2022-02-25 14: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科學、理性開放福食,打開台灣加入CPTPP的大門
台灣作為高度依賴出口貿易的國家,以科學理性的態度,遵照國際標準對外開放,是台灣融入自由貿易體系的關鍵,只要台灣遵守國際的互惠、互信原則,必定能為台灣帶來穩定的經濟成長。
鄭宏輝
2022-02-18 14: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鄭宏輝觀點:展望全球新年的三大挑戰—區域衝突、通貨膨脹、變種病毒
2021年是台灣的大豐收年,主計總處發布GDP概估指出,由於出口及投資優於預期,全年經濟成長率達到6.28%,創下近11年最高。《日經亞洲》公布2022年1月份的「日經新冠肺炎復甦指數」,台灣以82分拿下榜首。台灣在疫情下的政經表現,深獲世界肯定。
鄭宏輝
2022-02-08 15:00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宏輝觀點:朱立倫親手結束了國民黨的朱立倫時代
曾幾何時,朱立倫被視為國民黨的中興之主,因為做過AIT的秘密線人也曾留學美國,被政界及兩岸關係學者認為是國民黨的知美派。
鄭宏輝
2022-01-28 14: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鄭宏輝觀點:面對房價暴衝上漲,政府應加速推動「社會住宅」
2019年以來,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國際供應鏈一片混亂,各國政府紛紛印鈔救市,進而加速全世界陷入嚴重的通貨膨脹。儘管台灣防疫表現良好,也不能免俗於此。尤其台灣經濟成長再創新高,台商返台、熱錢湧入的結果,更促使台灣進入新一波的房價起漲。
鄭宏輝
2022-01-13 15: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專欄
觀點
鄭宏輝觀點:公投綁大選省時省錢?五個重點破解國民黨話術!
2018年公投綁大選,投票所大排長龍,人民抱怨連連,台灣也付出沈重代價。國民黨不僅沒有記取教訓,還用話術套路人民,聲稱公投綁大選節省成本,我們一一來破解。
鄭宏輝
2021-12-16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國際貿易是台灣的命脈!不要讓國民黨用0.3克拖垮台灣
2021年是台灣的大奇蹟年,主計處11月底發佈新的經濟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6.09%,在2020年基期非常高的狀況下,再次創下十年新高。國際貨幣基金(IMF)也指出,台灣經濟體質強健,加上高毛利率的產業回流台灣,預估2025年台灣的人均GDP將能超車南韓。
鄭宏輝
2021-12-09 06:3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鄭宏輝觀點:喝好水顧供電,三接發電挺護國產業!
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育一直是政策天秤的兩端,政府提升國家競爭力更要惦記永續發展的課題、平衡生態與開發。在執政黨提出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興建方案,已看出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決心,在穩定供電的同時有效減少燃煤汙染,是環保與經濟雙贏的最佳方案。
鄭宏輝
2021-12-03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從核四重啟公投看國民黨的謊言與墮落
距離12月18日四大公投只剩不到一個月時間,各黨派無不使盡全力宣傳自己的公投主張。民進黨舉辦百場公投說明會,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與蘇貞昌院長都親自上陣向民眾說明公投議題;我也啟動「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在新竹市的街頭宣講,卯足全力正面迎戰公投。
鄭宏輝
2021-11-26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鄭宏輝觀點:公投四個不同意!深度解析國民黨的昨是今非
年底四大公投攸關國家安全、民生用電、經濟發展、民主穩健,不應該成為政黨鬥爭的工具。
鄭宏輝
2021-11-11 06:30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宏輝觀點:從高虹安「綠畜事件」,看國會議員的社會責任
19日發生了一件不應該被鼓勵的事情,新科立委高虹安與名嘴朱學恒合作,發表了一首改編曲「塔綠班」,內容不但帶有標籤式的歧視詞彙「塔綠班」,還包含強烈侮辱性的用語「綠畜」。於是,不久後就有支持者向我來訊,而我當即就在臉書撰文,強烈譴責這種造成社會對立的言論。
鄭宏輝
2021-09-23 06:30
評論
國內
專欄
科技
鄭宏輝觀點:戰勝國民黨抹黑的難關!翁啟惠再度叩關諾貝爾獎
2014年,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獲頒沃爾夫化學獎(WolfPrizeinChemistry),取得諾貝爾獎的門票;現在加上威爾許化學獎(WelchAwardinChemistry)的殊榮,生化界都認為,翁啟惠有很大機率問鼎諾貝爾奬。
鄭宏輝
2021-09-16 06: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