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談「居住正義」?因為台灣社會正面對居住不正義的問題。為什麼居住不正義?因為房子不再是用來住,而是用來囤積財富,造成少數人(如60歲以上人士)擁有很多房子,多數人(尤其青年世代)沒有房子住的怪現象。學者搬出各種數據,如高空屋率、高房價並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而官員委員則拋出各種方案,如實價登錄、社會住宅、囤房稅等。但雷聲大雨點小,「居住正義」難免淪為口號。選舉過後,問題依舊。除了政商之間深層的利益共犯結構使居住不正義無法解決之外,它更涉及我們對財富的固有觀念:房子是「財富」;擁有房子代表「有錢」,擁有愈多房子就愈「有錢」。事實上,這種觀念才是造成居住不正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