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連假塞車 文章列表
#
連假塞車
約 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內
清明連假國道「10大嚴重塞車路段」!時速僅剩8公里,上高速公路前快避開
今(4)日為清明連假首日,國道多路段一早已湧現車潮。從1968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網站實況可見,上午7時30分國道三號土城至樹林與大溪至龍潭呈「紫爆」,時速最低僅8公里。高速公路局(下稱高公局)預估,今日國道有10大易塞路段,提醒用路人多加留意。
胡冠廷
2024-04-04 10:38
風生活
國內
2024龍年農曆春節連假交通管制懶人包》高速公路春節高乘載 匝道封閉 省道疏運資訊整理!國道免收費時段曝光,公路總局公布地雷路段
龍年農曆春節連假從2月8日至2月14日共7天,許多民眾出遊、返鄉,預估高速公路車流量將會暴增,公路總局也公布交通管制規劃,包括國道高乘載管制時間及路段,和匝道封閉措施,也建議民眾可以多善用國道免收費時段,以及交通部建議的替代道路,避開車流,以免連假都塞在高速高路上,另外,大眾運輸工具在龍年農曆春節連假也推出優惠,民眾可多加利用,以下整理2024春節連假交通管制措施。
社群中心
2024-02-05 07:24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2024元旦連假交通管制懶人包》省道估12/30開始湧車潮!國道高乘載、暫停收費時間,相關疏導措施一次看
2024年(113年)的元旦連假從12月30日放到1月1日總共3天,雖然假期短,但是不少人也會安排出遊。高速公路局預估,元旦連假將有大量車潮,因此公布相關交通管制、替代道路,以下整理2024元旦連假交通管制措施。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2-27 15:57
風生活
國內
為何這麼討厭「補班換連假」?網哀號曝2大痛苦原因:根本是毀掉連假
隨著國慶煙火的結束,代表今年最後一個連假也放完了,今年共放了8個連假,但總共需要補班的天數也達到六天,其中包括國慶日、端午節以及清明節等,政府規劃由星期六補班的方式,換取四天或五天的連休。雖說連假可以擁有較長的休息時間,但仍有一些民眾不喜歡用補班換連假的方式,近期就有一名網友在PTT的WomenTalk板上好奇發文詢問,「正常上班什麼人才不喜歡補休換連假」,此文一出立馬引起許多網友回覆。
曾筠庭
2023-10-11 16:56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2023國慶連假交通懶人包》國道高乘載管制、匝道封閉整理,國五建議替代道路一次看
2023中秋連假從9月29日至10月1日,一共3天,國慶連假從10月7日至10日,一共連休4天,兩個連假中間相隔5天,換句話說,只要請假5天,就能享受12天的連續假期。許多民眾出遊、返鄉,預估國道車流量將會暴增,交通部也公布交通管制規劃,包括高乘載管制時間及路段,和匝道封閉措施,建議民眾可以多善用國道免收費時段,以及交通部建議的替代道路,避開車流,以免連假都塞在高速高路上,另外,大眾運輸工具在中秋、國慶連假也推出優惠,民眾可多加利用,以下整理2023中秋、國慶連假交通管制措施。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0-04 10:42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2023中秋節連假交通懶人包》國道高乘載管制、國5替代道路整理,6大易塞車路段+時段一次看
2023中秋連假從9月29日至10月1日,一共3天。許多民眾出遊、返鄉,預估國道車流量將會暴增,交通部也公布交通管制規劃,包括高乘載管制時間及路段,和匝道封閉措施,建議民眾可以多善用國道免收費時段,以及交通部建議的替代道路,避開車流,以免連假都塞在高速高路上,以下整理2023中秋、國慶連假交通管制措施。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9-28 09:3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2023端午節連假交通管制懶人包》高速公路端午高乘載 匝道封閉 省道疏運資訊整理!國道免收費時段曝光,公路總局公布23地雷路段
端午連假從6月22日至6月25日共4天,許多民眾出遊、返鄉,預估高速公路車流量將會暴增,公路總局也公布交通管制規劃,包括國道高乘載管制時間及路段,和匝道封閉措施,也建議民眾可以多善用國道免收費時段,以及交通部建議的替代道路,避開車流,以免連假都塞在高速高路上,另外,大眾運輸工具在端午連假也推出優惠,民眾可多加利用,以下整理2023端午連假交通管制措施。
社群中心
2023-06-25 06:00
即時
風生活
國五「連假塞車地獄」難解…議員提「分流北宜」每公里送2元回饋金 民眾不買單:寧願塞在路上
每逢連假,北部民眾經常選擇開車往東部出遊,連接南港至宜蘭蘇澳的國道五號也因此常常塞爆。對此宜蘭縣議員林聰池建議,可利用里程儲值的方式,以每公里回饋2元的機制,鼓勵民眾改道北宜公路,不僅避開車潮還能領取回饋金。
楊于萱
2023-04-12 22:46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2023清明連假交通懶人包》高乘載管制、匝道封閉資訊整理!國道免收費時段曝光,高公局公布13地雷路段
2023清明連假從4月1日至5日,一共5天,許多民眾出遊、返鄉,預估國道車流量將會暴增,恐接近歷史最大量,交通部也公布交通管制規劃,包括高乘載管制時間及路段,和匝道封閉措施,也建議民眾可以多善用國道免收費時段,以及交通部建議的替代道路,避開車流,以免連假都塞在高速高路上,另外,大眾運輸工具在清明連假也推出優惠,民眾可多加利用,以下整理2023清明連假交通管制措施。
邱苡瑄
2023-04-05 17:19
風生活
2023清明節掃墓禁忌大公開!專家提醒10種人最好不要掃,恐沖煞「把好兄弟帶回家」
編按:清明節將至,不少民眾擔心清明連假塞車,變陸續在假日提前掃墓。不過掃墓除了供品要準備什麼之外,還有很多的眉眉角角要注意!命理專家點名10類人不宜掃墓,小則情緒變憂鬱,大則惹怒周遭的好兄弟,把不乾淨的的磁場帶回家。
清水孟
2023-04-04 09:50
風生活
中秋連假最後1天!高公局估國道9路段易塞車,多半集中在午後
今(21)日是中秋節,也是4天連續假期最後一天,高速公路局預估國道有9路段易壅塞,多半集中在午後。高公局將從今天凌晨0時至上午10時,實施國道免收費,用路人可多利用。
中央社
2021-09-21 09:08
風生活
中秋連假前夕「易塞路段、時間」曝光!想開心出遊、返鄉避開這地雷時段
明(18)日起有4天中秋節連假,高速公路局預估,今天上午9時起,國道5號南下路段就易塞車,並可能持續至深夜12時;國道1號及3號傍晚後也易壅塞。
中央社
2021-09-17 09:54
風生活
中秋4天連假將至!交通部示警國道「地雷時段」建議避開
宜蘭縣政府根據去年資料等研判,中秋4天連假中,國道5號北上19、20日可能塞車到深夜,雖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國道客運取消優惠,仍建議多搭大眾運輸。
中央社
2021-09-14 14:34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徐永明為什麼拖林佳龍下水?
所謂「花花轎兒,人抬人」,人脈向例是政商圈在專業之外必備的「秘密武器」,不過,若沒選對朋友或「關係」,應該是資產的人脈,大有可能一夕轉成負債。沒頭沒腦被捲入「立委收賄案」之「案外案」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此刻大概體會最深,却沒法後悔自己「一個學弟」都嫌多。
夏珍
2020-08-14 06:20
新聞
國內
連假國道塞好塞滿成常態 專家拋解方:尖峰通行費提高10倍到500元
端午連假「報復性旅遊」發威,導致國道車流大暴增,部分路段甚至創下最久壅塞紀錄。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理事長林良泰今(9)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多項解方,除建議連假時段國5通行費可提高至10倍至500元,另外也可實施單雙號分流或預約制度,達成分流效果。
朱冠諭
2020-07-09 15:29
新聞
政治
「聰明用路人」、「業者沒競爭力就退場」 他酸林佳龍:都別人的錯?
疫情引發重創光觀業,更引發旅行社倒閉潮。交通部長林佳龍今(7)日表示,相關行業要進行轉型,市場藉由此次盤整重新洗牌,有些業者認為長期來看不一定有競爭力,決定退場,交通部尊重。對此,草協聯盟發起人李正皓在臉書直批,「沒競爭力的旅行業就退場?林佳龍這種沒競爭力的政治人物才應該退場。」
林綺薇
2020-07-07 16:23
新聞
國內
清明連假車潮將多出2倍 國道12處路段恐塞車
清明連假將至,交通部高公局表示,今年清明連假的車潮約是平常的1.5到2倍左右,且國道共有12處路段可能會湧入大量車潮。此外,4日至8日的凌晨0時至5時,國道將暫停收費,且多處路段都有實施高承載。
陳子萱
2018-04-03 17:00
新聞
國內
國慶連假塞車 鄭運鵬:應以連假日間離峰免費,取代夜間免費
國慶4天連假今天起展開,除了實施夜間免收費,高公局還首次在頭尾2天,實施國道日間離峰通行費7折優惠,今天折扣優惠時段是下午2時至7時,不過今天上午國道仍然塞爆。民進黨立委鄭運鵬7日在臉書貼文呼籲,要交通部認真思考應以連假日間離峰免費,取代夜間免費,擴大目前只有7折的價差。
方炳超
2017-10-07 15:58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痛要痛到、爽要爽到」 連假塞車難解 立委籲提高費率差距
每逢節日、連續假期,國道必會出現塞車潮,而面對尖峰時段的塞車問題,立委鄭運鵬上月22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時,便建議交通部應擴大「尖離峰費率差距」,在尖峰時段大幅提高國道費率,並降低離峰時段費率,甚至不收費也沒關係,讓民眾「痛要痛到、爽要爽到」,如此才有可能化解塞車問題。
蔡孟筑
2017-04-04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