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農產品外銷 文章列表
#
農產品外銷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與南投縣政策交流座談 侯友宜:深化國際合作,開拓農產品外銷新市場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6)日帶領市府團隊與南投縣府及當地創生團隊、農業團體進行座談交流,相互分享並討論地方創生、國土計畫及產業發展等相關議題,透過與地方人士交流,探討地方發展更多面向。座談會結束侯友宜也到紫南宮參拜土地公,祈求國土平安。
李梅瑛
2023-06-26 17:21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南
玉井冷鍊物流中心將助功南部農產品外銷 陳建仁:身為半個台南人與有榮焉
台南市政府為強化台南農產的國際競爭力,規劃在玉井區打造「低溫蒸熱雙檢疫處理園區」得獲中央支持,今(6)日由台南市長黃偉哲陪同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主持動土典禮,預計明(113)年中完工啟用,讓台灣冷鏈加值,提升鮮果的國際競爭力。包括立委賴惠員、郭國文,及市議員穎艾達利IngayTali、朱正軒都到場關心。
林紹凱
2023-02-07 03:05
風生活
世界
農委會真的雙標?中國禁止台灣蓮霧、釋迦進口,影響到底有多大?一文帶您看懂!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foodNEXT
2021-10-02 10:00
新聞
政治
蔡英文挺鳳梨組國家隊 藍委酸:除淪為大內宣啦啦隊,還有什麼功能?
中國海關宣布禁止輸入台灣鳳梨,總統蔡英文為此指示成立「農產品國家隊」挺農民,不過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質疑,如果鳳梨只是中國禁止台灣農產品的起手式的話,接下來蔡政府還要組多少「國家隊」呢?蔡政府的「國家隊」除了淪為大內宣的啦啦隊角色之外,究竟還有什麼功能?
羅立邦
2021-03-04 08:40
新聞
政治
韓國瑜赴陸簽下農產品外銷訂單 陳吉仲:沒有農委會協助,保證無法達成
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今天說,農產外銷須中央、地方政府合作,沒農委會協助檢疫等生產管理,高雄市長韓國瑜談的訂單、MOU不易達成;至於這些是否為政治訂單,外界可判斷。
中央社
2019-04-01 14:33
新聞
政治
財經
韓國瑜獲中國大量農產訂單是「經濟統戰」?蘇貞昌:總體看起來居心叵測
高雄市長韓國瑜力推農產外銷,但大量為中國訂單,被綠營質疑是「經濟統戰」。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2)日說,這段期間,中國針對特定人、地方提出買這個、買那個,更指定往來方式,可看出中國利用經濟,特別塑造得到利益的印象,「一件一件,你覺得好像很好,但總體看起來,居心叵測。」
周思宇
2019-03-12 10:58
新聞
政治
國內
和韓國瑜拚高下?台灣香蕉銷日3年9000噸,陳吉仲親赴東京見證簽約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6)日赴日本東京,見證「弘運貿易有限公司」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與日本Wismettac公司簽訂台灣香蕉採購合約。陳吉仲表示,這次3年9000公噸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去年香蕉出口的好幾倍,未來農委會也會全力支持雙方農產品貿易的增加。
吳秉蕙
2019-03-06 19:30
新聞
政治
國內
韓國瑜槓上農委會 蔡英文:能夠一起行銷都很好,盼攜手努力
日前農委會因「農產品外銷平台」和高雄市長韓國瑜隔空互槓。對此,昨(2)日總統蔡英文南下訪視果農時回應「大家能夠一起行銷都很好」,指出希望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攜手努力下能大量的擴展,蔡英文也提到農委會未來有望推出農產品保險,保障農民朋友。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9-03-02 11:06
新聞
政治
農產品外銷平台遭韓國瑜砲轟 農委會澄清:與台農發功能不同
農委會前(21)日在行政院會報告「台灣農產品外銷平台與勵進作為」,表示要以國家隊概念成立「農產品外銷平台」,遭高雄市長韓國瑜點名,中央2年前才花10億元成立台農發公司沒有作為,現在又要成立國家隊,砲轟農委會「腦袋瓜有問題」。農委會今(23)日澄清,台農發僅籌資到2.4億元,屬於民營公司,而外銷平台意在開發海外新通路與國內新生產端,跟台農發功能不同。
廖羿雯
2019-02-23 20: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杜宇觀點:農產品出口可安農心,蔡政府再擋小心民意海嘯
高雄市長韓國瑜一上任就努力兌現承諾,當地農漁產品出口屢傳捷報,讓高雄在地農漁民相當振奮,也令中央及其他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長備感壓力。
杜宇
2019-02-19 06: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杜宇觀點:台灣農產品外銷的盲點
中國大陸踩線團在訪視台灣重要農特產品後,就商業觀點提出灣各地農特產品豐富多元,可惜量體不如預期,性質也雷同相似度過高,與原本希望找到規模大、市場接受度高、有差異化需求、具市場發展潛力的特色性商品有很大的落差,讓部分人士聽起來不是滋味。其實這樣的說法點出了台灣農產品在國際行銷上長期存在的困難點,不應以人廢言。
杜宇
2016-12-03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