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農業保險法 文章列表
#
農業保險法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高雄
邱議瑩大樹後援會成立!陳吉仲支持讓她來繼續照顧大樹的農民
賴清德、邱議瑩於今(16)日舉辦大樹後援會成立大會,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高雄市議員江瑞鴻、邱俊憲、黃飛鳳、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曾湘樺、大樹區農會總幹事歐幸娟等人皆場支持,邱議瑩致詞時感謝後援會所有幹部及鄉親力挺,希望爭取再度高票連任。陳吉仲指出,過去這幾年,就是因為選對的人,希望鄉親支持民進黨、支持邱議瑩讓她來繼續照顧大樹的農民。
徐炳文
2023-12-16 19:59
地方新聞
高雄
邱議瑩競總成立!賴清德、蕭美琴12/10南下全力扶選力挺
重磅登場!民進黨高雄市第一選區立法委員邱議瑩將12月10日(星期日)下午兩點半在旗山體育場舉辦聯合競選總部成立大會,賴清德、蕭美琴將親自南下全力扶選力挺,為高雄第一場三人合體造勢場,還邀請到金曲歌王歌后許富凱、朱海君精彩演唱及九天文化藝術團表演,邱議瑩誠摯邀請支持者們共襄盛舉,一同齊聚在旗山體育場,團結一致為台灣的未來奮勇向前。
徐炳文
2023-12-08 14:36
地方新聞
高雄
《登真報報》出刊報告政績!邱議瑩︰爭取地方建設總經費512億史上最高
爭取連任的高雄市第一選區立法委員邱議瑩政績文宣〈登真報報〉出爐了,文宣擺脫傳統選舉文宣風格,轉為走清新簡潔、年輕化的設計,詳細列出四年中爭取的政績,爭取地方建設總經費更高達512億;而文宣將陸續派發到高雄第一選區各家各戶,也可在各區服務處索取,更直接公開上網供鄉親們檢視。
徐炳文
2023-11-25 19:51
地方新聞
高雄
邱議瑩美濃競總成立!綠營大咖齊聚 細數邱政績力挺連任
民進黨立法委員邱議瑩今(18)日在美濃舉辦「賴清德˙邱議瑩美濃聯合競選服務處」成立大會,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及前農業部長陳吉仲、高雄市議長康裕成等人出席力挺;現場邀請到歌手許志豪、朱海君、羅文裕獻唱,還有餐車市集、客藝DIY創作、奇幻泡泡夢幻秀、美濃現場湧入超過2000名高雄鄉親,讓現場座無虛席。
徐炳文
2023-11-18 20:32
VIP
政治
國內
財經
調查
重磅專訪
重磅專訪2》全球拚2050淨零 陳吉仲出招:農業部門有信心提早10年達成
台灣遭遇百年最嚴重乾旱,農田休耕面積為20年來最大;8月強降雨,農業部門受重創。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農業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將在兩個月內公布農業部門的淨零路徑,有信心在204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謝錦芳
2021-08-13 16: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元月上路!工資漲、口罩降價、營養午餐加碼 2021年7項惠民措施一次看
行政院24日表示,明年1月起,包括基本工資調漲、農民退休儲金上路、國中小營養午餐加碼補助、基本生活費調增以及口罩實名制增量降價等7項惠民措施將上路。
中央社
2020-12-25 08:00
新聞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對的事情,就堅持下去」 憑著使命感 富邦產險分散農漁民看天吃飯風險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現象日益明顯,隨之而來的暖化、極端氣候、災變型氣候發生頻率與強度增加,進而改變農業生產與氣候環境的平衡關係,甚至可能影響台灣的糧食供給。
林哲良
2020-07-31 10:00
地方新聞
南投
務農有保障 竹山辦首場農業福利政策說明會
「務農有保險,退休有保障」行政院中辦執行長蔡培慧在擔任第九屆立法委員期間極力推動的農業相關法案,在今年陸續通過三讀,即將施行上路。蔡培慧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到南投竹山舉辦縣內第一場農民福利政策說明會,呼籲六十歲以下具有農保身分的農民踴躍加入退休儲金,讓退休後的生活有尊嚴有保障。
王秀禾
2020-06-05 18:33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游錫堃倡修憲複決綁2022九合一大選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國會立法進度也跟著放緩腳步,甚至有別於前兩屆,民進黨政府不再提出包裏式優先法案,一改過去由執政黨完全主導法案的局面。加上立法院長游錫堃喊出「程序正義」,給在野黨有很大的參與法案空間,連高門檻的修憲議題都有浮上檯面的機會。
李順德
2020-05-06 17:10
新聞
政治
維護農民權益 中南部、農業縣立委紛提「農保法」草案
行政院院會在本月初通過「農業保險法」草案,預計擴大保障範圍,保險事故不以天然災害為限,可包括疫病、蟲害等。除了行政院有院版外,農業縣、中南部立委們也紛紛提案,像是民進黨立委賴惠員、何欣純也就農業生產易受天然氣候、疫病及市場波動影響,為分散農民經營風險,使政府相關救助支出及農民收益趨於穩定,提出「農業保險法」草案,目前已經完成連署。
黃信維
2020-03-21 13:09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農民遇天災、病蟲害更有保障!政院通過農業保險法 最高補助50%保費
行政院院會今(18)日通過「農業保險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農委會表示,未來一旦有農損發生,將採保險、現金補貼雙軌制,政府最高補助50%保費,保險事故不以天災為限,疫病、蟲害也涵蓋在內,同時草案明定危險分散機制的法源依據,等農業保險達到一定規模時,得成立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
廖羿雯
2019-07-18 17:57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賴清德拍板《農業保險法》 但要求覆蓋率達10%才能成立農保基金
行政院今天舉行農委會《農業保險法》跨部會協調會,行政院長賴清德今(18)日親自聽取農委會農業保險規劃,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會後表示,賴清德對於《農業保險法》專法進行與架構已大致同意,但要求農委會在後續政策規劃上,提出更完整的說帖,希望爭取在本立院會期優先審查法案。林聰賢表示,由於農業保險開辦初期,屬自願性加保,因此《農業保險法》上路後,農委會初期仍將維持「天然災害救助」與「農業保險理賠」雙軌制。
林上祚
2018-09-18 16:11
新聞
政治
國內
未來15年全球氣溫上升1度 陳吉仲:極端氣候將導致農損增加,農保制度有迫切性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重要農業政策-「農業保險」,相關政策預計下周送行政院跨部會協商,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日前接受《風傳媒》專訪,強調訂定《農業保險法》專法,成立專責機構推動農業保險的必要性,他表示,農業保險試辦2年,去年儘管風調雨順,水稻保險理賠件數也達264件,根據科學家預測,未來15年全球溫度大約上升1度C,比過去百年全球均溫上升的0.8度C還要高,極端氣候將導致天災農損金額的增加,更加凸顯農業保險政策保險推動的重要性。
林上祚
2018-06-29 07: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香蕉過剩讓「天然災害現金救助」現原形 農委會「農業保險」真能解套?
連續2年,台灣香蕉價格崩盤,讓台灣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再度現出原形,農委會的存在意義似乎只剩下,天災時發放現金救助,生產過剩時啟動公糧收購與耕鋤二項。近年極端氣候頻仍,農委會在2016年發放現金救助金額,已經衝上98億元,政府未來花在產銷失衡補助的預算,恐怕只會多不會少,然而,農委會要推動《農業保險法》,成立專責財團法人推動農作物政策保險,政院內部卻有諸多雜音,農業保險真的能夠逐步取代,長期被政治綁樁的「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制度嗎?
林上祚
2018-06-29 07:40
新聞
政治
財經
調查
部會坐擁5兆「小金庫」大開方便門 四大「土豪部會」超級大戶
由於近年政府財政赤字居高不下,行政部門年度經常門預算,動輒被主計部門要求「統刪」,各部會為了施政「彈性」,最近紛紛透過修法,增設行政法人與營業、非營業基金,幾乎已經到了部會「各擁小金庫」的地步,其中,最離譜的莫過於經濟部在《電業法》修正後,準備成立「電價穩定基金」,讓能源局除了石油基金、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能源研究發展基金、核廢料基金外,還將坐擁上百億小金庫,將來核廢料基金還將轉型行政法人,簡直到了無限增生的地步。
林上祚
2018-03-09 08: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扁政府接管農會信用部遇反彈 農委會暫不提獎勵措施
民進黨重新執政後,2、3月將再度面對農漁會理監事改選問題。扁政府執政初期,因為接管36家農會信用部,在2002年11月23日引發全國300多家農漁會動員超過12萬名農漁民遊行抗議,如今民進黨重新執政,為了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董事長人事搞得灰頭土臉,農委會官員表示,農委會現階段對農業金融的首要工作,是修改《農會法》健全農會會員資格,在此之前,農委會對於農漁會,不會有類似信合社的租稅獎勵措施。
林上祚
2017-02-05 09: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調查
商總理事長雙胞、文化總會角力…社團黑幕不斷 內政部管理「因團而異」
民進黨政府今年將針對人民團體與財團法人相關法制進行大翻修,儘管相關修法將牽動數以萬計的社會團體,不過,今年將進行董監改選的全國農、漁會以及農田水利會,並不隸屬職業團體法管轄。事實上,《農會法》、《漁會法》與《水利法》立法時間甚至早於《人民團體法》,內政部官員表示,政府若要解決相關機構接收日產等轉型正義問題,必須透過修改《農會法》、《漁會法》與《水利法》等相關法案。
林上祚
2017-01-11 08: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農業」10大策略齊發 要拚10年3萬新農民
行政院院會今(8)日通過「新農業」方案,為了解決目前稻米保價收購不斷囤積問題,農委會未來準備將每年編列新台幣200億元的休耕與保價收購預算,逐步移轉到「對地綠色給付」,明年「對地綠色給付」試辦鄉鎮增加為18鄉鎮,並且提高甘藷、玉米、有機黃豆等進口替代作物補助,希望4年後對地綠色給付面積達23.5萬公頃,同時鼓勵青農返鄉,專業農所得從目前每年120萬元,提高為180萬元。
林上祚
2016-12-08 14: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杜宇觀點:面對天災農民只能悲情以對嗎?
今年接二連三颱風襲台對農業造成重大損害,蔬果價格應聲飆漲也讓消費者大喊吃不消。只是隨著極端氣候的頻度增加,破壞力增強(強度增強14%),對農業的威脅也越來越大,根據統計全球天然災害數量比前10年增加了26%,其中極端天氣增加2.3倍、洪澇災害增加71%,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的不確定性。既然天災無法避免,政府與農民都不能單靠救助應該有更積極的思維與做法。
杜宇
2016-10-01 06:40
新聞
國內
「不想害人」,鳳梨王子楊宇帆勸年輕人:別種田吧
在2012年寫信給馬英九,呼籲政府重視農業政策而一炮而紅,贏得「鳳梨王子」稱號的青年果農楊宇帆,當年放棄與朋友共同創業,返鄉繼承爺爺的鳳梨田種鳳梨,他的經驗也鼓舞許多年輕人投入農業。但楊宇帆30日卻在臉書發文感嘆,近年來農業條件越來越嚴苛,台灣卻一直墨守成規,無論哪個政府執政都讓人樂觀不起來。他並奉勸有興趣、能力與資金從事從業的青年最好考慮清楚。
洪與成
2016-09-30 21: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