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吃緊,疫苗卻嚴重短缺,施打率不到百分之一,在世界上墊底,已經到手的疫苗也少得可憐。原來只是疫苗小國,現在已淪為疫苗侏儒,但還是無所謂的樣子。日前擁有BNT疫苗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獨家代理權的上海復星醫藥伸出援手,表示願意為台灣同胞提供BNT疫苗。在疫情日趨嚴峻,疫苗需求孔急之際,政府卻拉不下面子,陳時中還高調地要廠商「提出申請」,儼然是別人對我有所求,而不是我有急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民進黨政府防疫一直嚴守「逢中必反」原則,疫情剛爆發時關閉武漢及大陸人士來台,這個做法固然有利於「外防輸入」,但對於大陸行之有效的防疫策略以及物資都不屑一顧,大陸疫苗、方艙醫院、普篩等做法一概拒斥,卻減損了台灣的防疫能力。疫苗短缺是十萬火急的事情,當初婉拒復星醫藥代理的德國疫苗,已經貽誤時機,現在已到亡羊補牢都嫌晚的時候。事實上,台灣未來恐難平順取得疫苗。首先,世衛COVAX機制分配的疫苗,各國爭搶,非洲、拉美等窮國以及其他弱國動輒都是每日上萬人染疫,世衛疫苗資源必定優先供應,自詡創造防疫「成功模式」的台灣如何能排在優先次序?其次,向美方訂購的Moderna疫苗,拜登一說要釋出,就有近六十個國家爭取,美方迄今沒有承諾對台優先提供疫苗。即使分配到,一般估計頂多一兩百萬劑,距離總需求量甚遠。國產疫苗更不用提了,至今仍在第二階段人體試驗階段,未經第三階段試驗,蔡政府卻說七月底開始施打,簡直是拿國人當試驗品,多少人膽敢去打?網民一面倒表示寧可打有血栓疑慮的AZ,也不願意打未經充分試驗的國產疫苗。在這種氛圍下,國產疫苗如何取得充分的安全驗證,並且獲得國人的信賴與國際認同,都極不樂觀。於今之計,仍然必須以爭取外國(包括中國大陸)疫苗。由上海復星代理的BNT疫苗,原本是最好的選擇。BNT與輝瑞疫苗採取相同技術,為國際上施打率最高、保護率最強、安全性較高的疫苗之一。而且,BNT疫苗全部在德國原廠生產,跟國藥、科興等大陸製造的疫苗不同,進口符合法律要求。現在復星主動表態願意提供,感謝都來不及,還有什麼猶疑或作態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