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新鮮事,但問題是為何如此倉促?Nissan隨時要宣布破產了嗎?Mitsubishi隨時遭殃?其實都沒有,Nissan還可撐個一年才會走頭無路,如果Honda真的要「併吞」Nissan的話,當然要等到2025年Nissan銷售量真的跌到谷底、股票價值變成壁紙之後再進行收購動作,這才是最賺、最補的無痛收編戲碼。目前Honda的市值約莫是Nissan的十倍,但是到了明年可能就是「二十倍」!屆時Honda對於Nissan的控制與操作可說是更加完全、予取予求、何樂不為?那麼Honda又為何要如此倉促地與Nissan以及還在考慮要不要當小三的Mitsubishi宣布合併?答案就是日本政府的干預,以及鴻海集團對於Nissan的高度興趣!畢竟鴻海集團目前擁有電動車研發與製造能力,但是缺了一個能在第一線作戰的品牌與現成通路,自創又顯得緩不濟急且成本過高,因此「拿下Nissan」無疑是最迅速便利的捷徑!別以為鴻海集團沒有那個本事,目前鴻海集團的市值其實和Honda集團在伯仲之間,都是Nissan的十倍左右,雙方都有本事吞下Nissan、再拿Mitsubishi開外掛!但併吞Nissan對Honda來說其實沒有那麼有利,因為Honda與Nissan的同質性太高、多數版圖重疊,很難發揮1+1>2的神蹟奇事,基本上能達到1+1=2就偷笑了!說穿了Honda就是想要Nissan已經起步的電動車版圖而已,其他方面Honda都有了。但整併Nissan集團對鴻海來說則是如魚得水,還可外加Mitsubishi這頭小牛犢(如果三菱汽車想要脫離此一關係,就必須拿很多錢買回Nissan手中的持股),這絕對比拿下Sharp有利多了,因此鴻海集團對此事件會有多積極,相信讀者們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