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諾貝爾物理獎 文章列表
#
諾貝爾物理獎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張瑞雄觀點:諾貝爾獎鞏固AI在當代科學的地位
今年諾貝爾獎將人工智慧推向了世界科學的頂端,特別是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雙重勝利,令人對AI的現狀及其未來潛力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些獎項不僅突顯了AI在科學研究中的深遠影響,還引發了人們對諾貝爾獎領域的爭論。
張瑞雄
2024-10-19 06:30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鄧鴻源觀點:對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感想
91歲約翰·霍普菲爾德在1982年發明聯想神經網路,76歲的傑佛瑞·辛頓則是反向傳播算法和對比散度算法的發明者之一,同時也是深度學習的推動者,被譽為是「深度學習教父」。
鄧鴻源
2024-10-12 05:4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史上第5位諾貝爾物理獎女得主…上課到一半「接到首席科學官來電」!霸氣回:我現在有點忙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昨(3)日揭曉,是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L'Huillier)共同奪獎,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在拿下此次獎項前,就曾獲得以色列沃爾夫獎,該獎即被視為「諾貝爾獎風向球」,特別的是,呂利耶日前受訪說道,她接到諾貝爾獎獲獎消息時,人正在上課,忙得難以接起電話,直到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連打3通電話給她,她才接起來。
周育信
2023-10-04 17:08
新聞
國際
科技
2023諾貝爾物理獎》史上第5位女性得主!3位「原秒」脈衝研究開創者共獲殊榮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蒂尼(PierreAgostini)、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Krausz)、法國-瑞典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L’Huillier)共獲殊榮,以表彰他們對微觀量子世界研究的貢獻,得獎理由是「他們的實驗方法,產生原秒脈衝光以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態」。其中呂利耶更成為史上第5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蔡娪嫣
2023-10-03 18:02
新聞
國際
兩岸
「離諾貝爾物理獎最近的華人」為何自殺?網路盛傳張首晟與華為案有瓜葛
美籍華裔知名物理學家兼風險投資人張首晟12月1日「意外離世」,終年55歲。他被外界稱作「華人中離諾貝爾物理獎最近的人」,而他生前與北京的密切關係,包括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公司接觸的傳聞都為他的猝然離世蒙上了疑雲。
美國之音
2018-12-07 17:00
新聞
國際
國內
「她不只是居禮先生的太太!」 波蘭台北辦事處:歐洲都使用全名,讓大眾認清她是獨立個體
教育部12年國教課綱審議委員會日前討論自然領域課程綱要,會中有人提議重視性別平等,建議把諾貝爾獎得主居禮夫人改回本姓或使用全名,針對此「正名」爭議,波蘭駐台外交代表機構「波蘭台北辦事處」表示,歐洲均使用她的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而非只是「居禮夫人」,很高興我國有課綱委員提議「正名」,讓大眾清楚認知她是1個獨立的個體。
簡恒宇
2018-09-18 18:05
新聞
國際
為什麼諾貝爾科學獎得主越來越「大器晚成」 和平獎得主年齡層卻逐漸下降?
迄今為止,今年已經公布的諾貝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72歲,如今好像到了花甲、古稀之年才能得獎,幾十年前可不是這樣。
BBC News 中文
2016-10-08 21:34
新聞
國際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理論發表30多年 拓樸材料應用近年大開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3位生於英國的學者,表彰其對「物質拓樸相變與拓樸相位」的理論發現。該理論發表30多年,但近10年科學家才陸續發現拓樸材料,應用面大開。
中央社
2016-10-04 21:49
新聞
國內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梶田台大演講:興趣比學歷重要
10月才獲獎的新科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梶田隆章22日受邀至台大演講,以其專業「大氣微中子研究與微中子震盪」為主題,現場湧入逾400位觀眾。梶田大學畢業於錡玉大學,而非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顯赫學校,對此,他以自身經歷勉勵觀眾,讀哪間學校並不重要,而是要對自己有興趣的事保有堅持、樂觀、熱情、好奇的心態。
馮安華
2015-12-22 22:18
新聞
國際
史上最具爭議的諾貝爾獎得主(2-1):文學獎、經濟學獎、生理醫學獎
依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AlfredBernhardNobel)的遺囑,諾貝爾獎(NobelPrize)於1901年開始頒發,用來表揚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經濟學(由瑞典銀行出資增設)、文學及和平領域有著卓越貢獻的傑出人士。
李佳恒
2015-10-05 16:22
新聞
國內
中村修二:亞洲重升學、美國教創意 鼓勵台生赴美留學
發明「藍光LED」(發光二極體),被譽為「愛迪生後的第二次照明革命」,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3日應台大之邀演講,會中談到中西教育的差異,他提到亞洲的教育方式是教導學生準備就學、就業;但美國則是教導學生創意與創新,美國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怎麼創業與經營公司,因此鼓勵台灣學生到美國留學以學習創新精神。
陳耀宗
2015-09-03 19:00
評論
好文嚴選:藍光將照亮世界─諾貝爾物理獎為何頒給三位日本人
2014年10月7日北京時間下午5:30,我打開電腦,進入諾貝爾獎網站,失望地發現他們的物理學獎發佈會視頻將通過youtube發佈。我不是不能翻牆,問題是翻牆軟件效率不好,於是放棄了觀看即時視頻。
李淼
2014-10-09 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