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臺灣最早的科幻文學作品,黃美娥曾考證有臺灣日治時期作家鄭坤五僅有手稿且並未公開發表過的〈火星界探險奇聞〉,該小說被視為「臺灣本土科幻小說的最前鋒」。此外還有天麗刊載於《風月報》一九四一年七月號上的〈還童術〉。另有記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編印的《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上,由葉步月(葉炳輝)用日文在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由臺北藝術社出版的《長生不老》。這些科幻小說陸續出土問世。填補了臺灣日治時期科幻文學的空白。然而,臺灣日治時期的科幻作品似乎與之後的作品尚未形成脈絡上的連結。對於臺灣戰後的科幻文學史而言,早前學界一直認為臺灣科幻小說的起源於一九六八年,張曉風創作的《潘渡娜》以及張系國及黃海緊隨其後的創作是臺灣科幻小說的濫觴。其中最有代表性便是傅吉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