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解嚴30周年 文章列表
#
解嚴30周年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歷史
六四30年》隔年「野百合學運」爆發 曾建元:目睹天安門悲劇,台灣領導人避免重蹈覆轍
當代歷史上,中國與台灣的政治變遷相互影響,台灣學者、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曾建元18日出席「六四30周年研討會」指出,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也對台灣民主化造成深遠影響,他認為,台灣學生汲取了中國學生在「八九學運」的經驗,在1990年組織「野百合學運」對抗國民黨政府,而當時的總統李登輝也銘記中共六四鎮壓破壞國家形象的後果,於是台灣沒有重蹈六四悲劇,開啟民主進程。
蔡娪嫣
2019-05-26 09:2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藝文
歷史
「詮釋權回到公民社會、還給人民」中正紀念堂舉辦「後解嚴」特展
為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共識,中正紀念堂舉辦「後解嚴:想像紀念堂」展覽,即日起至明年4月8日在中央通廊展出,文化部次長丁曉菁出席9日開展記者會表示,「希望中正紀念堂的詮釋權能回到公民社會、還給人民手中,民眾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參與管道,表達對中正紀念堂未來的想像,這也是我們進入民主時代的重要翻轉。」
黃宇綸
2017-12-10 09:0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歷史
歷史的暗影與光》紐約展出台灣解嚴30年前老照片
一個紀念臺灣解除戒嚴30周年的新聞照片展在紐約展出。這個展覽展出了幾位臺灣攝影記者在解嚴前後拍攝的社會抗爭新聞照片,其中很多曾經被禁止刊登。
美國之音
2017-08-31 15:00
風生活
世界
頌揚人權價值無國界!文化部攜手北美館,解嚴30年專題展將跨國在「這城市」展出
「解嚴」(1987)是臺灣社會發展走向民主開放的轉捩點,今年適逢臺灣解嚴三十週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受文化部邀請和委託,於紐約策劃兩檔呼應解嚴三十年展覽專題《歷史的暗影,與光》與《悚憶:解與紛》,分別以新聞攝影和當代藝術回應主題,將於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以及美國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兩處舉行。這二檔展覽試圖展開臺灣政治解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氛圍,對於在地民主化、尊重人權、環保等議題逐漸於社會各個角落發酵。北美館策劃的專題旨在捕捉藝術家採取的各種創作姿態與藝術策略,試圖將解嚴過程的歷史痕跡展現在觀眾面前。
非池中藝術
2017-08-30 14:34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解嚴30年 民主法治倒退嚕
小英總統「向台灣人民致敬:寫在解嚴30週年」一文指出,30年前的今天,台灣終於掙脫戒嚴統治,向自由和民主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天是向偉大的台灣人民致敬的時刻,這就是我們的信念。唯有相信人民是讓國家前進的動力,台灣的民主才會不斷往前邁進」。小英一席話如雷貫耳,句句動人心!民主精神為世界先進國家首重追求之目標與方向。「以民為主,以法為規」將塑造出理想的「自由、平等、安全、安定」國度,百姓將得以受惠,因此德國憲法第一條開宗闡明「人性尊嚴不可侵犯」彰顯「民主人權」乃普世價值,千古不變之真理!
鄭俠
2017-07-21 06:00
風影音
政治
兩岸
歷史
解嚴30周年》「我知道我是專制者,但我會是最後一位」蔣經國模式能否在中國複製?
1987年7月14日傍晚,前台灣新聞局局長邵玉銘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戒嚴狀態解除。」當時做出台灣解嚴這個歷史決定的已故前總統蔣經國曾說「我知道我是專制者,但我會是最後一位。我以專制來結束專制。今後只有國家、民族與三民主義的萬歲,沒有個人的萬歲。政府在哪裡,法統就在哪裡。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三十年後,當兩岸民眾關注劉曉波逝世的新聞並一同回望台灣解嚴這段歷史之際,有許多人發出了共同的疑問,那就是:蔣經國模式能不能在中國複製?習近平有沒有可能成為蔣經國第二?《海峽論談》邀請當年親身參與歷史的前台灣新聞局長邵玉銘與前六四學運領袖王丹深度對談。
美國之音
2017-07-17 10:32
新聞
政治
國內
藝文
解嚴30影像展暨音樂節》林佳龍:普世價值沒有國界,台灣人更要關心全世界受壓迫者
為紀念解嚴30周年,民進黨15日在台中市「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解嚴30影像展暨音樂節》,台中市長林佳龍與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特別到活動開幕現場,邀請民眾到台中參加音樂節和影像展。
張志妤
2017-07-16 13:43
新聞
政治
歷史
解嚴30周年》學運世代衝撞戒嚴 林佳龍:以前真的是憨膽!
台灣解嚴30年,在1986年解嚴前夕,一波波不畏權勢,衝撞威權挑戰體制的行動前撲後繼,學運世代台中市長林佳龍回憶那一段年輕歲月,有幸能跟台灣民主運動一起前進。
中央社
2017-07-16 11:08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解嚴30周年》1987年偷渡回台灣 李應元:我逃亡14個月,比陳進興還久
戒嚴時期被列為黑名單的環保署長李應元,1987年解嚴後偷渡回台,逃亡14個月後被逮捕,李應元自嘲,他逃亡時間比陳進興還久,被逮時「心情相當放鬆」。
中央社
2017-07-16 11: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解嚴30周年》「解嚴不是國民黨的德政」陳儀深:黨外當時已超過上百萬選票
文化部15日上午於凱達格蘭大道白色恐怖紀念碑廣場,隆重舉辦「解嚴30週年紀念會」,邀請戒嚴時期遭受人權迫害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近百名共同參與,在樂曲聲中緬懷創痛,希望記取歷史教訓,臺灣人要世代呵護得之不易的民主、自由、人權核心價值。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7-07-16 00:40
新聞
政治
解嚴30周年》蘇嘉全憶過往:沒有人知道過了今晚,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今天是解嚴30周年的紀念年,前總統馬英九談到解嚴時,宛如「觸電」一般,內心非常震撼。立法院長蘇嘉全今(15)日也在臉書上回憶,「有幸見證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回憶過去,我曾眼睜睜看著許多民主前輩遭到迫害與逮捕,清楚記得創黨大會的現場沒有歡欣鼓舞,反而瀰漫著沉重與嚴肅。」、「沒有人知道過了今晚,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17-07-15 22:08
新聞
政治
解嚴30周年》台灣進入後物質時代 吳玉山:同婚議題是繼統獨後,最影響民意的第2大議題
今天是解嚴30周年,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院士、台大政治系教授吳玉山出席「解嚴30:臺灣邁向開放民主」座談會,他談到,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台灣進入了後物質時代,例如同婚議題的爭議,這是繼統、獨之後,最影響民意的第2大議題。
周怡孜
2017-07-15 21:59
新聞
政治
解嚴30周年》馬英九歸功蔣經國 洪耀福痛批:將勳章還給犧牲奮鬥的人民
解嚴30周年,民進黨中央今在台中舉行「解嚴30週年音樂節」及影像展,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致詞時,痛批馬英九前總統與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楊永明犯了歷史的精神錯亂,在紀念解嚴30周年時顛倒是非,美化當年的執政者,認為解嚴是蔣經國對台灣民主最大的貢獻。
顏振凱
2017-07-15 18:45
新聞
政治
解嚴30周年》悼念劉曉波 民進黨:追求民主的精神,會像台灣前輩一樣留存
解嚴30週年,民進黨中央今在台中舉行「解嚴30週年音樂節」及影像展,針對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民主運動人士劉曉波日前不幸辭世,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致詞時說,雖然劉曉波被禁錮的身體已經消逝,但其追求民主的精神,會像台灣的前輩一樣繼續留存,並開花結果。
顏振凱
2017-07-15 18:38
新聞
政治
解嚴30周年》「政治人物說話都跟川普差不多」蘇永欽:國際上民粹主義,可以以台灣為師
今天是解嚴30周年,前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上午出席「解嚴30:臺灣邁向開放民主」座談會表示,30年過去,台灣的憲政民主仍沒有更進步,從最近立法院朝野立委的打架事件中,就能看出我們始終找不到決策方式,只能透過打架,「今天國際上民粹主義,真的可以以台灣為師」。
周怡孜
2017-07-15 17:14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解嚴30周年》專訪那個代表蔣經國宣佈解嚴的人:前新聞局長邵玉銘
三十年前7月14日傍晚,台灣時任新聞局長邵玉銘緩步踏進新聞局記者室。超過200名中外記者已經到場,靜候政府宣佈消息。
BBC中文網駐台灣特約記者 鄭仲嵐
2017-07-15 15:30
新聞
政治
解嚴30周年》蔣經國毅然解嚴 宋楚瑜:他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在為人民思考
今天是解嚴30周年,曾在戒嚴時期擔任新聞局長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下午在臉書上回憶當年解嚴前後的歷程。他說,解嚴不是一夕間能輕易完成的事,必須有整體配套才能行動,前總統蔣經國在任內的多項改革宣示,都是開啟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決策,更是一個個艱鉅的政治工程。
周怡孜
2017-07-15 15:08
新聞
政治
國內
解嚴30周年》大談心中民主藍圖 蔡英文:執政不是將各公民團體主張照單全收
今天是解嚴30周年,總統蔡英文15日上午在臉書發文,強調這是向偉大人民致敬的時刻,蔡英文也說明她心中的民主藍圖,她希望有更多新興本土力量加入民主政治的運作,但她也盼望,政黨與公民社會能找到更理性健康的互動模式,蔡英文更表示,「執政不是將各個公民團體的主張照單全收,執政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
顏振凱
2017-07-15 11:52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解嚴30周年》1986年蔣經國受訪預告台灣解嚴 馬英九:翻譯時身體有如「觸電」
前總統馬英九今(15)日上午出席「解嚴30:臺灣邁向開放民主」專題座談會,他提到解嚴時,當下才37歲,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宛如「觸電」一般,內心非常震撼。但他也說,雖然現在解嚴了,但以現在發展來看,很多事情還是值得擔心,執政後能不能擺脫威權體制的誘惑,這是很大的問號。
周怡孜
2017-07-15 11:24
新聞
政治
國內
「《媽媽請妳也保重》曾被禁唱」余天憶解嚴30周年:政府不爽,當兵怎麼可以想媽媽
今年是解嚴30周年,民進黨擬在14到16日,在台中舉行「解嚴30影像展暨音樂節」,總統蔡英文在12日中常會前,也親自舉行宣傳記者會,經歷「禁歌」年代的新北市黨部主委余天也有感而發,回憶他40年前所唱的《我需要安慰》,只因歌詞唱到「遍地荊棘,把我刺傷」,竟被認為「社會中不可能有遍地荊棘把你刺傷」,遭到禁唱。
王為真
2017-07-12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