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臺灣地區政黨政治而言,政黨不分區名單之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其與社會的連接度,以及爭取更多中間選民支持與認可為主。當然,政黨不分區名單與其總統選舉的選情發展有較強的相關性。是故主要政黨在不分區名單上的作為非常慎重,當然需要通盤考量。隨著2020年選舉時程的不斷逼近,藍綠兩黨日前都祭出了自己的不分區名單,儘管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表面上似乎沒有國民黨的負評多,但實際上其問題也是一大堆。只是目前媒體關注焦點被全部引到國民黨罷了,使民進黨很幸運地躲過了外界的檢視與批評。國民黨的不分區之所以被批得滿頭包,尤其是來自黨內的反彈最大,甚至迫使黨中央對名單及排序重新處理,甚至還有一些增減等動作,當然與黨內的巨大反彈有密切關係。坦言之,民意反彈的背後不言而喻,就是因為這份名單似乎與社會民意的普遍期待有一定的落差。諸如國民黨不分區名單裡的年輕人較少,這對於年輕人向來都是其短板的藍營大黨而言,當然會有較大的心理顧慮:自2014年以來,臺灣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意識空前高漲,讓年輕人完全無感的不分區名單,國民黨怎麼去打2020年的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