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葉國俊觀點 文章列表
#
葉國俊觀點
約 1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美國拉攏盟友抗衡中國—供應鏈重組與友岸外包成顯學
歐美與中方在供應鏈風險、人權保障、使用奴工、體制差距等方面的歧異不易化解,因歐美等國對於中共對外發展戰略與因應之道已有定見,除非後者改弦更張,否則前者也沒有更動的必要,甚至還得加快腳步以有效制衡。
葉國俊
2023-07-06 07:1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財經專欄
葉國俊觀點:歐洲央行政策思維轉變
就德國與歐洲央行的角度來說,現階段必須投資更多時間資源,強化歐元區貨幣政策對於人民及公共媒體的透明度。因歐盟通貨緊縮危險仍高,ECB與其他成員國政府必須攜手,提高對於當前主要經濟風險的認識。
葉國俊
2021-07-20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誰是「最偉大的台灣人」
近幾年國內有不少歷任總統聲望,或是民主化後歷任總統評價之類的調查,可見媒體與國人目光仍偏好聚焦於幾位頂級政治明星。不過如果真想月旦人物,仿效十多年前歐美各國曾進行的「最偉大的X國人」票選,或許才是個鑑往知來,讓人民好好回想我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應歸功於哪些偉人,分別在教科文政經社等領域無私無我的奉獻。
葉國俊
2021-01-27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由拜登談話看經貿協議的內外穩定功能
11月15日東協加五的RCEP簽署,對多數灣民眾有如天外飛來般突然,隨即引發一連串近似反射性的評論。任何國際協議都是長年艱苦奮鬥的成果,只不過在國際參與隔絕、兩岸關係冷卻、太陽花運動後任何雙邊多邊經貿協議效果一律存疑的氛圍下,政界媒體刻意忽略疏於追蹤是可以想見的事。
葉國俊
2020-11-30 06:5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消費券好所以三倍券有機會更好
我國對抗新冠疫情就如同一場籃球比賽,上半場表現不錯,但下半場更得穩扎穩打以竟全功。中場休息是檢討戰術執行的時刻,因此臺大社科院將在七月卅至卅一日,廣邀自醫療至財經領域的產官學界人士,就疫情發展、體制變革、紓困策略等進行回顧與前瞻,這應也是目前為止,針對疫情各個面向所作出最為完整的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們可到活動網頁了解詳情並報名參與
葉國俊
2020-07-21 06:5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不斷完善惠臺政策」所指為何?
日前我國陸委會陳主委就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屆期中止的可能性提出警示之後,中共官方卻發布支持臺商十一條政策措施,國臺辦劉主任也提出「不斷完善惠臺政策」,表明持續推動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國內輿論也因此認為這是一個風向球,ECFA的發展前途未必悲觀。不過筆者認為陳主委的提醒依然非常重要,主要理由在於中共對於單方面惠臺措施的效益評估。
葉國俊
2020-05-22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專欄
葉國俊觀點:面對陰謀論的魅力、殺傷力與自制力
即使身為知識份子,即使深知陰謀論的殺傷力,但往往仍折服於它引人入勝的想像力,比起事實要有趣得多。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種種傳說,以後應該會成為各項學術研究的好題材。
葉國俊
2020-03-30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葉國俊觀點:英國脫歐與臺灣「脫鉤」的交集
英國脫歐公投前夕筆者曾為文,論述公眾多將焦點置於英國而少談歐盟,但此事對後者亦是「利大於弊」。由於歐洲整合在於追求政治與價值的凝聚,因而作出許多「次佳政策選擇」,並願意為此付出經濟上的代價。從眾所熟知的歐元,到如今因應中國大陸帶路策略與中國製造2025,所建置的外資審查機制與歐盟層級產業政策,都可看出這樣的脈絡。儘管在各國協調與財政規模仍有待努力,但畢竟經濟規模夠大。以英國脫歐為例,因應類似經濟衝擊並付出代價不是問題,迄今反而成功地凝聚了內部成員國間的共識。
葉國俊
2020-01-29 06:4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審慎看待臺商回流議題與效應
中美貿易戰臺商回流成為熱門話題,我國政府雖也承認,近期審核金額已破6,000億元新臺幣,預估今年實際到位落實者不過2,000億元,但審核與實際的差距各國皆然,政府亦承諾對於資金流入股市或房地產等較有疑慮者進行把關。本文想要提出的,是一般報導尚未強調的幾個重點:
葉國俊
2019-09-25 07:1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貿易戰引發匯率波動近期將更嚴重,台灣準備好了嗎?
近期全球貿易衝突以美國為中心,且不分其傳統盟友或潛在對手,包括歐、中、日、韓、加等國均遭波及。已有許多專論提及糾紛短期恐難收場。而本文則強調美國財經學界在金融海嘯後的轉向:主流經濟學界一向支持自由貿易,認為利益應大於包括所得分配與結構調整等衍生成本。
葉國俊
2019-07-24 07:0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葉國俊觀點:我國需要什麼樣的「專業銀行」?
近期臺灣中小企銀(臺企銀)在小股民與大政府之間都引發一些話題:今年股利殖利率近7%,咸歸因於新任經理人減少對獲利欠佳放款,並轉投其他較彈性利息較高的市場的策略。在保持資本適足與逾放比等條件下,宣示今年要鎖定資本額3,000萬元以下小型、新創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標是對3萬家小型新創企業進行融資。
葉國俊
2019-05-10 05:40
評論
國內
財經
觀點
葉國俊.何泰寬觀點:「高雄幣」效應在強化區域凝聚力 而非刺激經濟發展
根據媒體報導,高雄市政府預計在2019年1月18日推行高雄幣,且先在六合夜市、南華商圈、與光華夜市試辦。只要在試辦地點消費,就會獲得1%到10%的回饋金額,並且以高雄幣的方式持有。上述獲得的高雄幣,可以在下次消費時限於當地使用。在1個月之內如果沒有使用,面值就會減少30%。這項政策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帶動高雄的經濟。
葉國俊
2019-01-19 06: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葉國俊觀點:英國脫歐對歐盟「也」是利大於弊?
最近針對英國公投脫離歐盟的財經分析,包括歐巴馬訪問英國所發表的警告言論,大多是就英國方面的成本效益來論述,彷彿這件事情對於歐盟此一全球最大經濟體而言,就立場與利益而言均無足論道,甚至是只能坐待消亡。歐盟正處於多事之秋,英國脫歐公投不過其中之一,任何變化都不可能毫無負面影響,只是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糾結及其後續效應,與包括「債務危機製造者」希臘、東歐、以及其他既有成員國的情況大不相同:
葉國俊
2016-05-03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