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華邦 文章列表
#
華邦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鴻海華邦電買綠電 下包商負責人竟是小英之友副總會長
由於台灣低價綠電,長期以來由台積電獨買,其他科技業者這幾年為了達到RE100要求,也開始進場投資綠能。2023年電子組裝龍頭鴻海與凱基金控合組綠能公司,並邀請華新麗華集團入股,並挾著三大集團豐沛的資本優勢,陸續在彰化、雲嘉等地鎖定綠能投資案場,其中雲林光電投資規模就達150MW,在彰化、雲嘉地區合作對象「誠逸科技」與綠營頗有淵源,該公司前董事兼下包商蔡家豐,正是嘉義小英之友會副總會長。
林上祚
2025-05-09 08:50
品味生活
理財
中信銀主辦華邦電永續連結授信案 簽訂250億元聯貸案
中信銀行積極協助客戶充實營運資金,擔任華邦電子七年期新臺幣250億元永續連結聯合授信案統籌主辦暨額度管理銀行,今(8)日舉辦簽約典禮,本案獲得17家本國及外商銀行共襄盛舉,超額認購倍數逾2倍,顯示金融業對華邦電子營運與獲利表現給予高度肯定。
唐可欣
2025-05-08 19:38
風生活
即時
華邦電為何爆量狂飆?這2大利多讓「外資目標價翻倍」記憶體股漲勢能衝多久?
近期台股記憶體族群強勢回歸,華邦電(2344)盤中一度飆漲超過8%,至12日午盤更直衝漲停,成為市場矚目焦點。市場普遍認為,此波漲勢與全球記憶體庫存消化、AI邊緣運算需求增長,以及外資調升評等有關。然而,這波行情是否能持續?投資人該如何操作?讓我們來深入解析。
周育信
2025-03-12 13:46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理財
三星來台高薪挖角記憶體人才,真的會有用嗎?業者點出關鍵原因直言「不實際」
南韓媒體報導,三星電子為強化在半導體業務的競爭力,正積極向台灣招募有2年以上經驗的記憶體晶片領域工程師。記憶體廠南亞科和華邦電今天一致表示,積極留任人才,預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中央社
2025-02-19 21:00
財經
DDR是什麼?它對AI有何作用,DDR 5產品出貨,能拉抬廠商營運表現嗎?
AI人工智慧的特點之一,即是迅速讀取、消化整理大量資料後,產出符合用戶需求的文本、圖像等內容;AI所要使用的資料庫,都存取在記憶體內。因此讀取、寫入速度快速的高級記憶體,成為AI浪潮中同樣重要的角色。此前我們介紹過放大容量、體積不增加的HBM(高頻寬記憶體),今天則介紹記憶體市場中另一塊重要的版圖,雙倍資料速率記憶體(DDR)系列。
張薰云
2024-10-11 08:2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提「中國人邦聯」 馬英九:侯友宜支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
「當前局勢加劇是因美國威脅崛起中的中國,但中國沒有威脅美國」,68歲的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13日強調,台灣不應捲入美中競爭,成為被美國利用的棋子,並稱「一個中國」並非「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現狀也不是永久方案,因此台灣可把「一個中國人的邦聯」納入兩岸協商選項之一。
簡恒宇
2023-09-14 09: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許詠翔觀點:台宏斷交?事實上根本沒有誰和誰斷交
又有邦交國和我們分手了,宏都拉斯在3月25日宣布與我斷交,當然又被視為是與和中國外交戰的一次挫敗。不過看著新聞標題斗大的「台宏斷交」,恐怕很少人會想到,這根本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詞彙。
許詠翔
2023-04-02 14: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膺宇觀點:是認真思考「一華兩邦:大中華邦聯」的時候了!
中共20大開幕,習近平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踐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蔡總統也即刻回應:「堅定拒絕一國兩制」」。我們當然也反對「一國兩制」置台灣於地方政府。但是拒絕之後,然後呢?繼續維持現狀,繼續「恨中、仇中、抗中」,製造兩岸衝突、引發台海戰火,讓生靈塗炭、兩敗俱傷嗎?我們一群朋友憂心國事,乃在某個聚會中決議:應積極推廣「一華兩邦:大中華邦聯」的構想,使成為兩岸的主流民意。
陳膺宇
2022-10-27 14:30
新聞
政治
「跟中國難道真的需要戰爭嗎?」呂秀蓮倡兩岸統合、組太平洋國協
針對兩岸及國際局勢,前副總統呂秀蓮拋出「兩岸統合」取代「兩岸統一」的觀點,要以「中華聯邦」的突破既有的兩岸框架;她同時倡議組織太平洋民主國協,如此既不得罪中國同時也不觸怒美國。另針對疫情,呂秀蓮提到過去2003年爆發SARS時,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人民已經學會戴口罩防疫,但還是出現不少問題。
郭怜妤
2022-05-08 07:11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膺宇觀點:讓「一華兩邦」共創兩岸雙贏新局
日前,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書:奔向戰場--危險十字路口的台灣,共有丁守中等14位專家學者的高論,結論是:兩岸政府應該誠意地來做平等協商,在一個大中華的架構下,建立「中華邦聯」或「中華聯盟」。誠為大哉論!
陳膺宇
2022-03-19 15: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10大爆紅台股榜出爐!宏達電打造元宇宙登Yahoo第4季冠軍,上榜名單一次看
Yahoo奇摩股市App今(29)日公布2021年第4季10大爆紅台股榜,智慧型手機與虛擬實境(VR)廠商宏達電受惠於元宇宙題材,奪下冠軍;同集團的威盛也入榜,位居第5名。
中央社
2021-12-29 14:33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半導體大咖校園搶人才出奇招! 旺宏、南茂祭高薪 台積電大總管高喊設備工程師「不用輪大夜了」
走進台南成功大學沒有任何圍牆的校本部,各式古色古香日式建築坐落,有種穿越時空的靜謐,然而在11月10日這天,光復校區的電機系館卻十分熱鬧,來自半導體業界巨頭在系館內齊聚一堂,門口還掛起紅布條,寫著「成大創校90週年與成大電機系週年慶」,同時舉辦了「創新系統應用與設計競賽展示」,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和電動裝置原型陳列在系館走廊,充滿創意和校園實驗室的青春氣息。
周康玉
2021-11-15 10:50
風生活
理財
科技
自動駕駛商機前景看好,台灣供應鏈也受惠!這12檔股票值得你多看一眼
不論是較高階的傳統燃油車或電動車,目前都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s,簡稱ADAS)列為標準配備,其功能包括即時偵測路況、防範碰撞前車、車道偏移等危險發生,終極目標是邁向全自動駕駛。
Money錢
2021-04-01 12:13
新聞
國內
財經
中芯若敗部復活最慘不是聯電?這2檔電子股也被帶衰
全球出現晶片荒,中國媒體報導美國對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的禁令即將有部分鬆綁,將獲14奈米供應許可,外界預期中芯產能將重回市場。除了同為成熟製程競爭者的聯電本周大跌4.8%外,華邦電、旺宏本周也分別累計下跌6.46%及3.74%。
羅立邦
2021-03-03 21:52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黃維幸觀點:呂秀蓮的邦聯夢
兩岸長遠的關係如何處置,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議題。前些時,呂秀蓮提出的解方是所謂「中華邦聯和民主太平洋國協」,主張大的兩岸關係,由臺灣、日本及韓國一起邀請美國、加拿大環太平洋的民主國家,共同形成民主太平洋國協,可以變成太平洋一個民主國家的大家庭,北韓、中國跟俄國,如果也民主化,也歡迎加入;至於小兩岸關係,臺灣跟中國沒有必要再增加仇意及對立,將一個中國改成一個中華,臺灣與大陸組成邦聯。
黃維幸
2020-09-28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烏凌翔觀點:呂秀蓮「中華邦聯說」透露出的大中國思想
「我年紀大了,思想會改變,我們這一代,不應讓下一代再承擔、、、我們應該勇敢反省新的兩岸關係…」
烏凌翔
2020-09-15 07:00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不只發哥落難!記憶體族群也是華為受災戶…這些指標股都破底了
美國政府進一步封殺華為,聯發科、立積、聯詠等台廠相關供應鏈近日成為殺盤重心,但除了IC設計股,本來第3季市況就不樂觀的記憶體族群也是受災戶,南亞科股價今(19)日創近5個月新低,旺宏、華邦電、力成、十銓、威剛、宇瞻、廣穎、品安等相關指標股紛紛下挫。
林彥呈
2020-08-19 12:12
新聞
國內
財經
破兆僅距一步之遙!華邦電加碼,投資台灣三大方案達9,978億元
經濟部今(14)日召開台商回台投資審查,通過四家台商投資約87億元,分別為華邦電子、希華晶體科技、新代科技及日揚科技,從去年至今,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投資總額已達9,978億元。經濟部指出,緊接著持續審查三件根留台灣方案廠商,破兆倒數計時中。
林彥呈
2020-05-14 14:56
新聞
國際
國內
財經
可望超越韓國!台灣將躍升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設備市場可望成長21.1%,達123.1億美元,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中央社
2019-07-11 20:27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告台灣同胞書》弄巧成拙:「九二共識」黑化,華獨、台獨加速一家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中提出,要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台灣總統蔡英文強硬回應:「絕不接受一國兩制!」前副總統呂秀蓮拋出「華獨、台獨一家親」。此外,習近平在談話中多次強調祖國必然統一,不承諾放棄武力,並隨即在中央軍委軍事工作會議上指示要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工作。習近平是否正在加速武統台灣的進程?並藉此警告外部勢力與轉移內部矛盾?《海峽論談》邀請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新黨主席郁慕明、國民黨前國際部副主任黃裕鈞以及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李華球為您深入分析。
美國之音
2019-01-07 14: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