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APP,只要開啟藍芽,雖然不像使用藍芽耳機聽音樂、Podcast,但是卻可以「聽到」、「看到」周遭的人有沒有確診COVID-19。這個APP就是「臺灣社交距離」,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並且與行政院及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合作,使用這個APP,目的在於減少COVID-19傳播機會,從而保護自己,即時簡易「快篩」別人。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步驟很簡單,一是下載APP,二是保持開啟藍芽,三是進入APP開啟「接觸通知功能」,無須註冊,不會上傳或洩漏個人資料,即使是確診者利用「確診者上傳隨機ID」,這個上傳ID是藍芽碼,無人知道誰是確診者,同時有機制避免確診上傳造假,但若有接觸確診者的通知,能夠藉由APP的定時提醒,提高自己對於身體健康狀況的警覺性,確認14天內或是2公尺近距離接觸2分鐘以上的多數人,其中是否有染疫確診者。這個APP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一是政府協助與鼓勵確診者上傳隨機ID,二是已確診者自己主動上傳隨機ID,三是極多數的台灣民眾下載與使用這個APP。簡單講,對於確診者來說,上傳隨機ID,不會洩漏自己的個資與確診資料,但是可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防疫強度與頻率,對於沒有確診的使用者來說,這個APP就是幫接觸自己的別人做免費的「快篩」。「臺灣社交距離」APP的介紹,一在疾管署官網,二在APP裡面。功能介紹在此省略,但要推廣新觀念與新思維。快篩試劑要花錢,即使未來施行實名制購買,也是要花錢的簡易採檢。最方便又最隨身的保護工具,就是這個APP。確診者無須擔憂自己個資外洩,因為收到告警訊息者,手機上的APP不會顯示誰是感染病毒者。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只要保持開啟藍芽,APP會自動紀錄接觸史,這些紀錄都在自己手機裡,定時刪除紀錄外,也不會洩漏與散布,只有自己看得到有或無接觸確診者。既能利己利他,為何不快來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