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股權收購 文章列表
#
股權收購
約 3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財經
F2風場股權交易落幕!風睿能源成最大股東 意外扯出雲豹布局失利
風睿能源(SRE)今(13)日宣布完成「海能風電(Formosa2)」股權收購,交易後持股比重自原有的25%增加至51%,成為風場專案最大股東。SRE表示,在全球政經局勢充滿不確定性之際,此舉深具意義,不僅展現企業對該專案營運潛力的持續看好、以及對台灣綠能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更向整體離岸風電市場釋出明確訊號,有助維護本地離岸風電市場秩序和長期穩定發展。
馮建棨
2025-05-13 14:43
新聞
新新聞
能源商擲近百億奪Formosa 2主導權 孤注一擲能否換來高報酬?
台灣離岸風電市場近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本土開發商風睿能源(SyneraRenewableEnergy,SRE)動作頻頻,不僅大幅增持既有風場股權,更在最新一輪的競標中斬獲開發權。然而,在綠能願景加速實現的同時,台灣離岸風電產業也面臨著政策調整、供應鏈挑戰等多重考驗。
楊艾喬
2025-03-28 09:10
風生活
汽車
世界
日本
Nissan瀕臨破產「剩一年能活」!傳將與另1汽車巨頭合併,最快下個月就會入股
近期,日本汽車業的兩大巨頭,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正在就合併事宜進行密切洽談,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業界的高度關注。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在日產面臨破產危機下,本田計劃伸出援手,探討合併的可能性,甚至最快在下個月就可能進行股權收購。若合併成功,這將促使本田與日產以及三菱汽車(Nissan擁有三菱24%股份)形成一個全新的日系汽車聯盟,預計年銷量將超過800萬輛,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2-18 10:53
新聞
國內
財經
搶親新光金還有戲!中秋節表態不放棄 中信金發重訊:將重提計劃送董事會
中信金併購新光金一案,金管會昨(16)日晚間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駁回,中信金發出僅69字的新聞稿回應,稱尊重主管機關決議。不過,中信金今(17)日晚間7時46分發布重訊宣布,針對昨日金管會對重大轉投資項目的指正,中信金將盡快重新修訂計劃,將於周五再送董事會核定,並依董事會決議擬訂後續計畫。
鍾秉哲
2024-09-17 22:17
新聞
政治
財經
中信金搶親新光金出局 金管會4理由不准:非合意併購傾向現金
金管會今天宣布不同意中信金申請公開收購新光金,其中一大理由為中信金採換股為支付對價。金管會直言,若採換股為支付對價對股東權益影響甚鉅,但非合意併購程序上僅須先經董事會通過、不必先經股東會,因此監理機關傾向初步對價應採現金為主。
中央社
2024-09-17 09:44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台新金:新新併開大門走大路,中信金收購還有3變數
為爭取合意併購獲股東支持,台新金與新光金11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換股架構調整。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強調,新新併開大門走大路,中信金公開收購條件尚未獲金管會核准、未作盡職調查即開價及首波公開收購上限為51%股權,剩餘49%收購價格未知,都還是不確定因素。
中央社
2024-09-12 09:54
風生活
兩岸
商業
即時
從600名員工裁員到40人「還發不了全薪」!汽車巨頭「上半年大虧914億」工廠全停產
中國恆大集團早期投入巨資發展汽車業務,更稱會投資數百億元人民幣,打造多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並在廣州、天津、上海等地建設多座大型工廠,只是隨著集團財務問題爆發,這些宏大計劃最終都未能實現,恆大汽車也跟著陷入困境。恒大汽車最新財報顯示,公司今(2024)年上半年的淨虧損比去(2023)年同期暴增194.73%,旗下工廠也已停產,員工更從幾百人縮減至40多人,現況引人唏噓。
古靜兒
2024-09-02 16:01
地方新聞
台北
韓流帶動台灣韓式料理需求增溫 韓虎嘯韓式餐飲集團:看好未來3年營收CAGR達50%至80%
韓流席捲全球,連帶推升消費者對韓式料理的需求熱度,訴求最原汁原味的台灣韓式料理「韓虎嘯韓式餐飲集團(RHGroup)」創辦人暨執行長張雅涵(HelenChang)今(13)日指出,看好台灣韓式料理成長力道,2025年起將以每年新增5至8家店的速度,穩定擴大集團版圖,預計未來3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50%至80%。 張雅涵預估,在既有店家規模基礎上,韓虎嘯韓式餐飲集團2024年營收可望從2023年的1.5億元成長20%至1.8億元,未來將以穩紮穩打策略,朝向資本市場邁進。
唐可欣
2024-05-14 10:17
國際
兩岸
經濟
蕭爾茨訪華前又送大禮!德媒:德國政府可能批准「中資收購德國晶片公司」
德國總理蕭爾茨即將訪華之際,德國《商報》報導稱政府有可能批准由中資企業收購一家德國汽車晶片製造商的計劃。而就在前不久,蕭爾茨破除萬難,促成了中資入股德國漢堡港。
德國之聲
2022-10-29 05:00
風生活
財經
商業
經濟
Costco為何收購台灣好市多股權?學者:總公司要集中火力
好市多收購由大統集團持有的台灣好市多45%股權,學者指出,好市多布局全球策略一向是直接投資,台灣是少數合資案例,此次吃下「金雞母」台灣好市多剩餘股權是可預期之事,將藉此擴大亞太市場主導權,並提升決策效率。
中央社
2022-07-04 14:10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馬斯克砸1.3兆買推特,只是史上第3高!這篇完整回顧,科技業最大購併案有哪些
台灣時間25日晚間,推特同意馬斯克以每股54.2美元收購,爭議多時的收購案終於落幕。馬斯克將以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的現金收購推特,並計畫將推特下市。
郭家宏
2022-04-26 21:08
風生活
財經
風書房
下班經濟學
他是台股最早市場派,投資賺錢買了45萬坪土地, 公司股價後來翻漲3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國產實業這波股價大漲3倍,部份原因來自估值可觀的不動產,這其實是創辦人林燈「全台跑透透」的功勞。他早年投資股市獲利豐厚,且不斷將資金分批買入土地,從林燈的經營史,可以窺見近代台灣民營企業的發展與競合歷程。
財團法人林燈文教公益基金會
2021-08-16 07:4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台泥進攻電動車快充市場,藉併購回應歐盟減碳法案要求
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今天在線上記者會表示,樂見歐盟2030年減碳55%包裹法案(Fitfor55Package)的實施,台泥也一定盡力減碳,發展再生能源、儲能相關事業。(延伸閱讀:該買台泥、亞泥的股票嗎?專家分析水泥業的發展趨勢)
中央社
2021-07-27 14:20
新聞
政治
財經
富邦金「金金併」為中資脫產?日盛金參與應賣大股東曝光了
富邦金控23日宣布公開收購日勝金股份53.84%,這代表日盛金的2大股東,港商「建群投資」或日本新生銀行其中之一有參與應賣,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質疑此為「中資脫產」。不過,日本新生銀行今(24)日公告,是在考量收購條件即評估日盛金的戰略地位後,才決定參與富邦金公開收購之應賣,意即參與應賣者為日資。
羅立邦
2021-03-24 15:06
財經
商業
健喬去年EPS達2.46元歷史新高,決議配發1.5元現金及股票股利
健喬(4114)今(10)日公告2020年財報,合併營收新台幣30.38億元,年增13.37%;稅後純益 6.4 億元、EPS2.46元,營收獲利均創歷史新高。健喬董事會決議每股盈餘發配現金股利每股0.3元,股票股利每股1.2元,今年配發現金及股票股利共計1.5元;自2015年起,平均投資報酬率達10%以上,維持穩健的水準與成績。
財經中心
2021-03-10 16:49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日盛金到底哪裡好?富邦金列出三大理由
富邦金控宣布公開收購日盛金控,對於外界好奇「大象為何併螞蟻」,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提出3大理由,除了因日盛金大股東公開表示想賣,也是看上日盛證券的強項;若能收購整併,市占率將挑戰市場第二大。
中央社
2020-12-19 11: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反壟斷!中國向網路巨頭開鍘 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挨罰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14日發布,阿里巴巴投資等3家企業的股權收購案未依法申報,分別處以人民幣50萬元頂格罰款,官方稱藉此「向社會釋放加強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
中央社
2020-12-14 17:30
財經
科技
商業
證券投資
日月光投控旗下環旭電子宣佈完成收購法國 Asteelflash
日月光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3711,以下簡稱日月光投控)於今(3)日宣佈旗下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旭電子)已經成功地完成對法商FinancièreAFGS.A.S.S.(以下簡稱FAFG)的股權收購,進而取得FAFG旗下子公司AsteelflashGroupS.A.百分之百之股權。
財經中心
2020-12-03 20:28
新聞
國內
財經
商業
證券投資
八方雲集買股跨足咖啡 學者:比自創品牌更有效率
興櫃餐飲股八方雲集今(9)天宣布以現金取得丹堤咖啡約69%股權,學者認為,透過收購股權方式跨入新市場,比自創新品牌更有效率;產業人士提醒,丹堤咖啡品牌老化,能否注入新血仍有待觀察。
中央社
2020-10-09 20:40
財經
科技
健喬多年韜光養晦有成 獲利開始脫胎換骨
健喬信元(4114)透過不斷的資源整合、各類產品互補及產能稼動率提升,十年來呈現個體財報三大表現,包括營業費用率大幅下降、營業淨利率達近五倍數成長、毛利率維持約40%以上。旗下轉(各)投資公司也呈損益狀況逐漸改善,推使合併營業淨利由負數轉為正數。2020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4億7,226萬元,較2019年同期12億9,188萬元,合併營收成長13.9%,其中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新台幣4億8,237萬元,EPS達1.92元的高成長表現。
財經中心
2020-08-11 18:2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