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韓國瑜以一句「人進來,貨出去,大家發大財」的口號,讓高雄市綠地變藍天;2020年1月,蔡英文以一句「守主權,護民主」,在大選中獲得八百多萬票,打破中華民國民選總統得票最高紀錄。兩位政治人物都稱得上是「政治奇才」,前者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後者則是在短短一年多,就擺脫「九合一」敗選的陰霾,勝選連任。「守主權」是尊嚴的問題;「拚經濟」是生活的問題,究竟是活著才有尊嚴?或是必須有尊嚴的活著?我認為兩者皆是,要尊嚴也要生活。兩者取其一,則「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統治者必需讓人民吃飽肚子,因為人要活著,才會有希望。毛澤東當年為了搞原子彈,曾喊出「要核子,不要褲子」的口號,認為「有了原子彈,國際上就有話語權。」毛澤東確實讓「中國站起來了!」中國掃除了現代史的百年屈辱,但也付出了「一窮二白」的代價。所謂人窮志短,老百姓就不會活的有尊嚴。以中國大陸為例,中共的和平崛起,應歸功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也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做為中共「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習近平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為他的「中國夢」,而達成「兩個一百年」目標,則是他為此設計的龐大政治工程。今(2020)年中共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如何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全面脫貧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挑戰。中共要維持經濟穩定,然而此時卻受到中美貿易戰的衝擊。雖然,中美已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但距離「互利共贏」,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