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國CDC 文章列表
#
美國CDC
約 7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經濟
美國首例H5N1禽流感死亡病例!CDC強調無「人傳人」風險,專家擔心病毒加速突變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衛生廳6日宣布,當地一位居民因感染禽流感(birdflu)住院後不幸死亡,這是美國本土首次出現H5N1病毒的死亡病例。衛生部門強調,該名患者年齡超過65歲,本身一直有潛在的健康問題,經過確認後發現,患者接觸病毒感染的野生鳥類與自家後院的家禽後,才被檢測出呈陽性,並出現嚴重的禽流感病徵。
李靖棠
2025-01-08 16:50
風生活
即時
過敏人要注意!美國CDC警告「1動作」恐致命:變形蟲已害3人死亡
不少飽受過敏困擾的人,會使用「洗鼻器」將洗鼻鹽水送入鼻腔中,幫助清潔、洗淨鼻腔內的髒汙,舒緩鼻過敏、鼻塞、鼻竇炎等症狀。或是用手捧水洗鼻的方式,不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警告,這個做法要改了。
柯家媛
2024-03-15 16:20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美國爆發「致命耳念珠菌」,台灣有過3例!羅一鈞提醒3類人最危險,死亡率達3~6成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日前在醫學年鑑(AnnalsofMedicine)中指出,目前有一種具抗藥性、傳播立強且具有致命風險的「耳念珠菌」(Candidaauris),正在全美蔓延,構成公共衛生威脅。對此,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4)日表示,國內曾於2018至2022年間發現3起耳念珠菌感染個案,但經確認並無特殊抗藥性,與美國症狀不同,另也提醒有三類人較容易感染,需多加注意。
柴涵真
2023-03-24 23:5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美國CDC最新疫苗研究曝光 詹長權:台灣降低死亡率得靠「這招」
台灣12日新增1萬6902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病例數持續下降。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今(13)日於臉書發文,表示美國CDC(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病率死亡率週報》(MMWR)於10日發表了一份針對未接種疫苗和已接種疫苗的12歲及以上人群的COVID-19發病率和死亡率比較研究的報告,並指出台灣要降低新冠死亡率,不妨參考美國CDC的疫苗接種建議,打好打滿單價疫苗,建立全民基礎免疫力,並盡快打完雙價加強劑,更新全民的免疫力。
陳嬿婷
2023-02-13 19:52
國際
美國疾管署支持兒童施打疫苗追加劑,5至11歲間隔至少5個月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19日建議,5至11歲兒童在完成施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後,間隔至少5個月應施打追加劑。
中央社
2022-05-21 17:00
風生活
Omicron病毒生命力超強大!研究曝變異株在物體表面活更久,可附著在1材質長達10天
原始的新冠病毒株「SARS-CoV-2」在過去經研究出能在物體表面存活,而最近有新研究發現,Omicron的BA.1變異株在多種物體表面上也都能穩定存活一段時間,甚至穩定性比原始病毒株更高!研究指出,BA.1變異株在光滑的不銹鋼表面可活至少10天!對此,研究作者認為,這顯示Omicron極有可能透過污染物體作為傳播途徑。不過,由於這項研究是在實驗室當中進行,並未考量到實際的環境因素。
阮永綺
2022-05-21 00:45
新聞
國際
罕見「猴痘」疫情現身歐洲與美國!專家:積極調查是否與「性接觸傳染」有關
歐洲英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近日傳出罕見的「猴痘」疫情,患者臉部和身體長出水皰和皮疹,並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畏寒等症狀。病毒疑似從非洲傳到歐洲,當局正積極進行疫調,確認病毒是否透過性接觸傳播。18日,美國也通報發現今年第一宗病例。
陳艾伶
2022-05-19 22:00
新聞
國內
美國CDC更新旅遊警示!台灣升為「高風險等級」 與日、韓並列
國內疫情覆蓋持續擴張,17日新增6萬5794例確診本土個案。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日前已將台灣旅遊警示從第2級「中度風險」升至第3級「高度風險」,建議民眾避免赴台灣旅遊。
蔡佩珈
2022-05-18 01:30
國際
美國5歲以下嬰幼兒將有新冠疫苗可打!莫德納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資訊,目前5歲以上兒童可以接種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不過另家美國藥廠莫德納28日宣布,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緊急使用授權,讓6歲以下的嬰孩可接種低劑量COVID-19疫苗,成為首個提出此申請的疫苗。
簡恒宇
2022-04-30 00:00
風生活
首例幼童染疫死亡!一張圖揭兒童確診常見症狀,醫提醒7種狀況速就醫
新北一名2歲童確診新冠肺炎,於昨(19)日凌晨不治,在家長的陪伴下離世,為國內首例兒童染疫死亡。醫師潘建志指出,家長要注意小孩是否有「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症狀,若出現7種症狀,要立即就醫。
王祉茜
2022-04-21 00:17
新聞
國際
美國加州發現Omicron首例!CDC:感染者已完全接種疫苗,症狀輕微正在自我隔離
美國衛生官員說,第一例Omicron新冠變異病例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被發現。
美國之音
2021-12-02 09:58
新聞
國際
藝文
新冠病毒下的萬聖節》孩童上街討糖果安全嗎?美國疾管署提供3點建議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將在31日登場,許多孩童期待穿上吸睛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大喊「不給糖就搗蛋」,拿到好吃的糖果餅乾。然而,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許多家長擔憂孩子上街討糖可能會染疫的風險,美國疾病管制署提出3點建議,包括避免擁擠與通風不良的空間。
廖綉玉
2021-10-29 17:00
風生活
Delta才是最可怕的大魔王!醫師一張圖曝最新研究,病毒量竟然比原始高1260倍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儘管是接種率極高的國家,都開始出現本土感染「DeltaPlus」變種病毒株的病例。近日,據美國CDC在《死亡率和發病率週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在麻州城鎮發生的COVID-19群體感染中,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依然受到感染。針對Delta變異株,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則在臉書表示,Delta變種病毒每天都在表現出「它比我們更聰明」。
趙貞妮
2021-09-08 15:33
新聞
國際
孕婦能打新冠疫苗嗎?美國CDC強烈建議「盡快接種」:不會增加流產風險,哺乳中也OK
美國新冠疫情再度升溫,尚未接種疫苗的重症孕婦也快速增加。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11日強烈呼籲孕婦、準備懷孕或哺乳中婦女接種新冠疫苗,強調「接種新冠疫苗不會增加流產風險」。
國際中心
2021-08-12 13:26
新聞
國際
在防疫與毛孩之間做抉擇!美國疾管署一道禁令讓外交人員被迫和愛犬分離
美國賓州有隻狗從亞塞拜然入境美國,6月被檢驗出有狂犬病,美國疾病管制署7月宣布,暫時禁止113個狂犬病高風險國家的狗入境美國,《外交政策》日前報導稱,不少美國外交人員抱怨,決定此禁令前完全沒有詢問他們意見,尤其是在「調派旺季」,讓他們面臨愛犬無法一起搬回美國的困境。
簡恒宇
2021-08-10 09:00
新聞
國際
接種輝瑞BNT疫苗半年後,抗體逐漸減少!美國CDC準備讓「高風險人群」施打第三劑
美國今年1月開始推動全國新冠疫苗施打,目前48.5%人口已完整接種疫苗,但最早一批接受接種的人群至今已過了大半年,令美國公衛官員非常擔憂,隨著時間推移,接種疫苗而產生的免疫反應可能會削弱。近來美國藥廠輝瑞稱,該公司的全球臨床試驗研究發現,一般人在接種輝瑞/BNT疫苗第二劑後的4至6個月,防止感染的效果會從95%下滑到84%。
蔡娪嫣
2021-07-24 13:40
新聞
國際
調查
文化
新冠病毒讓美國人減壽1歲半!最新數據拉警報:拉美裔受害最深,平均減壽3歲
美國疾病管制署21日公布最新數據,2020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7.3歲,創下2003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如果跟前一年(2019)相比,更是一口氣少了1.5歲,這也是戰後最大降幅。美國疾管署的官員表示,美國人大幅減壽的關鍵,正是新冠疫情肆虐所致。
國際中心
2021-07-22 16:10
風生活
「口罩打結收緊」保護力更高、能阻擋96%飛沫!55秒影片教學正確綁法,重症醫師也在用
印度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比英國Alpha變種病毒強,變異毒株進入台灣社區後,讓民眾憂心不已,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今(2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要防止染疫,就要戴好口罩,呼籲民眾用正確的方式使用口罩。
劉潔謙
2021-07-20 17:24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疫苗引發?美國226年輕人得心肌炎,多數打過輝瑞、莫德納,CDC將開緊急會議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表示,接種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的青少年,出現心臟發炎症狀的比例高於預期,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此事。
MoneyDJ
2021-06-17 07: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科技
重磅專訪
重磅專訪1》2周解除三級警戒?詹長權揭殘酷現實:要以「月」為單位評估
台灣曾是防疫模範生,如今本土疫情大爆發,究竟那裡出問題?前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指出,國際學者們的共同看法是,邊境管制有漏洞,可能有些地方鬆懈了,或者一直有小漏洞,社區早已存在個案;這顯示,邊境管制措施沒法做到百分之百。這隻英國變種病毒,傳染力超強,台灣應擴大篩檢,民眾未打疫苗前,最好把口罩戴好戴滿。
謝錦芳
2021-05-21 16:5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