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緊急避難 文章列表
#
緊急避難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睡覺睡一半地震」要逃嗎?正確保命法公開,消防署「床邊必放3物品」
嘉義縣大埔鄉今(21日)凌晨0時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央位於大埔鄉,強震驚醒不少熟睡中的民眾。內政部消防署就此提供了睡眠中防震應變指南,詳細說明在地震來襲時,如何降低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凌婧綸
2025-01-21 14:58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地震防災避難懶人包》這幾天恐還有大餘震!避難包該裝什麼?發生當下「自救4招」保命
花蓮昨(3)日上午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有感地震,造成全台民眾人心惶惶,各地陸續傳出災情,其中以花蓮最為嚴重。對此,內政部也在臉書發文提醒民眾,地震發生時務必記得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並整理出4個常見狀況的避難方式:
胡正初
2024-04-04 16:39
風生活
健康
地震包要準備什麼?營養師曝22個「緊急避難包食物清單」,一圖看懂不漏收
昨(3)日一早7時58分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後續傳出與橋斷等嚴樓房倒塌、土師崩落等災情,甚至釀成9條性命葬送黃泉。後續餘震接連來襲,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地震包要準備什麼,分享準備地震包食物的6大準則。除了做好準備,也要定期檢查賞味期限,還要考慮到家中成員的咀嚼能力。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4-04 14:11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新知
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準備些什麼?消防署列這份清單幫你一一對照
台灣地震頻傳,消防署先前就曾建議,國人應事先準備「緊急避難包」,其中食物、礦泉水等7項是必備物品,收集必要防災用品,並放在床邊,或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且每半年檢查及更新一次。
健康傳媒
2024-04-01 17:45
地方新聞
屏東
屏東萬安46號演習 人車緊急避難全縣淨空
屏東縣政府配合軍民聯合防空(萬安46號)演習,今(25)日下午13時30分屏東縣警報響起,縣長周春米偕同副統裁官警政署副署長詹永茂,視導人車疏導「離車疏散」演練,再循屏東市區道路視導屏東車站遇空襲災害,防護團啟動救災、防空疏散避難、戰災救護及消防搶救,以及市區建國國小成立臨時收容救濟站,並通知縣府相關社政、消防、醫護及警察局支援救助作為,直至下午14時警報解除。
溫佳身
2023-07-25 21:43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實用性差 ,增加民衆戰爭焦慮感
國防部昨(13)日上午例行記者會公佈了最新版《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新版手冊架構分為「平時準備」及「戰時應變」2個段落、14個主標題,分別是:1.平時準備:緊急避難準備事項、防空警報音符及聲音識別、認識周邊重要處所、掌握正確訊息。2.戰時應變:戰時可能發生的狀況、敵我識別、緊急疏散避難、戰場維生應處、通訊傳播中斷應處、戰傷醫療急救、戰場危機處置、民眾對各類型災害應變作法、緊急應變專線,及附頁。新增「敵我識別」、「掌握正確訊息」、「通訊傳播中斷應處」、「戰傷醫療急救」等篇章。
順流不息
2023-06-18 05:40
風生活
國內
若中國打過來怎麼辦?國防部給「秘笈」,緊急避難包必備清單一次看
國防部公布最新「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民眾平時應備妥「個人緊急避難包」,以利戰時迅速攜帶前往避難,維持生存基本需求,緊急避難包內容包括重要證件影本、可保存的簡易飲食、慢性病和急救用藥、收音機等。
中央社
2023-06-13 14:12
風生活
新知
3天狂搖163次!專家坦言「更大主震恐未到」,醫曝震後注意7件事保護安全
從9月17日到9月19日,全台多處有感地震狂搖163次。昨(19)日發生規模5.9的地震後,似乎就沒再發生劇烈晃動,不過有學者卻認為「更大主震恐未到」,未來1到2周都需要留意。對此,重症科醫師黃軒就在臉書分享,大地震過後要注意的7大事項。很多人以為大地震結束後,就只有餘震或小震,殊不知,更大的主震往發生在後面,因此提醒民眾務必要保持警覺。
黃軒醫師
2022-09-20 20:29
風生活
財經
商業
明明很多地震、颱風,日本人卻經常忘記這個!專家:不能只帶食物、水跟充電器
幾年前配齊的緊急用品,你是不是一直原封不動地放在家裡呢?有沒有定期檢查緊急食品的保質期和手電筒的電池量等情況呢?另外,UNIQLO實施的調查顯示,平時儲備了緊急衣物的受訪者少得讓人感到很意外。冬天即將來臨,別忘了還要準備好防寒衣物。
nippon.com
2021-12-12 07:50
風生活
新知
地震躲在冰箱旁、先開大門最安全?專家破解6大避難迷思,往頂樓逃恐是死路一條
發生地震時,如何在第一時間正確避難極為重要,然而,許多民眾時常對地震避難方式抱有錯誤迷思,如「優先關閉瓦斯開關?」、「往頂樓避難最安全?」等,究竟哪些錯誤迷思最常見?地震來臨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1-11-17 16:55
新聞
國際
科技
《地心引力》差一點真實上演!俄羅斯試射飛彈炸掉衛星,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緊急避難
俄羅斯日前測試一項反衛星武器系統,向外太空發射飛彈,摧毀自家一具運轉中的老舊人造衛星,但也同時製造超過1500片大型「太空碎片」或「太空垃圾」,嚴重威脅國際太空站上的7名太空人(其中2人是俄羅斯籍),7人在站上緊急閉難,所幸平安無恙。美國航太總署與國務院15日痛斥俄方此舉「鹵莽滅裂、不負責任」。
閻紀宇
2021-11-16 17:26
風生活
消防員想救人卻不能隨便破門而入,普通人可以嗎?律師揭背後真相,這種情況不會被開罰
最近台劇「火神的眼淚」在播送後,除了獲得不少好評外,裡面描述的一些劇情也引起了不少人討論,尤其是在消防員們救災時面臨一些民眾無理刁難時,百般無奈的樣子真的是會讓人看了又氣又難過,而在其中一段劇情是關於消防員前往現場時因為無法順利進入房屋內,想要破門而入卻被阻止,因為並未經過屋主同意,也沒有經過里長會同警方到場,所以不能隨便破門而入,不然就能會面臨賠償責任。
黃靖芸律師
2021-05-23 07:30
地方新聞
台中
結合民間資源 南屯區109年防災避難看板揭牌
臺中市南屯區公所結合民間團體資源,由春社里里長李志洋、社團法人台中市牛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林家溱個人捐助製作防災避難看板,於今(21)日上午在嶺東南路彩虹眷村對面公車亭旁小公園辦理揭牌儀式,公私協力共同攜手提升災防能量。
王秀禾
2020-08-21 14:18
新聞
國際
揮刀保護女兒不被性侵的「獅媽」:三淫狼一死兩重傷,南非法官判她無罪
在南非,她的故事家喻戶曉。因為,這是一起震驚、震怒全國的案子:驚聞愛女正遭三人性侵,母親心急如焚,操刀奔赴現場......最近,主人公、人稱「獅媽」的母親向BBC的《瞭望》親述自己的故事。
BBC News 中文
2019-04-03 13:41
風生活
新知
日本
日本人的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大公開!竟連能把尿變成果凍狀固定的攜帶型廁所都有
花蓮強震的衝擊,讓人們開始意識到,「萬一」來臨時,我們有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迅速做好準備。事實上,沒有所謂的「萬全」準備,但試著多意識到防災觀念,絕對百利而無一弊,比如說在這波討論議題中,「緊急避難包」、「防災包」就成為了熱門關鍵字。311東日本震災後防災意識逐漸提高的日本,又是如何應對呢?
想想論壇
2018-02-25 17:00
新聞
國內
再遇強震機率高 各情境保命法則「如果在廁所該這樣做…」
花蓮6日深夜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後,餘震不斷,氣象局表示,估計未來一個月內都還會有規模3到5的餘震,且「有機率再發生強震」。而地震發生時該如何因應呢?需謹記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在不同情境下也有不同的避難原則。
劉子菱
2018-02-07 14:46
風生活
地震時先開門否則門框變形會受困?緊急避難包拿來維持生命?專家打臉兩大錯誤觀念
身處地震頻繁的台灣,我們必須學習正確的緊急逃生觀念來自保。
蔡宗翰
2018-02-07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