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台中的機械零件廠,員工人均產值竟比股王大立光多30%!它是普森精密主軸,在台灣30多家專業工具機主軸廠中,它是營收最大的一家,2015年營收7億3千萬元;以60位員工數計算,每年人均產值達1,200萬元,比大立光2015年約900萬元的人均產值,高出3成。主軸是工具機的心臟,少了它,機器就無法靠旋轉加工零件;它是整台工具機中,僅次於電腦控制器的最貴精密零件。在全球的主軸市場,德、日產品價格最高,約比台製高出1倍,台製品又比中國價格高出5成;普森的產品至少比台灣同業貴1成,定價介於日、台之間。它目前在中國車床、磨床等高階工具機市占破5成,除了不怕中國紅色供應鏈,連精密機械強國、日本第二大工具機業者大隈都是它客戶。奇特的是,它超過20年沒請過一位業務。普森總經理彭森榮從不低價搶訂單,甚至敢挑客戶。當有些同業為了搶占市場、業績,甚至願意不收訂金、貨款就先出貨,等產品沒問題再付款,普森卻堅持收到訂金、貨款才出貨,「我自己有核心能力,主動權在我手上,不是被顧客牽著鼻子走,」彭森榮不諱言,「用價格取得的市場,最終還是會死在市場的價格。」2015年中國市場不景氣,台灣主軸廠平均業績衰退4成,普森僅衰退近2成,衝擊相對有限,就是高階產品的市場定位發揮了功效。「產品品質不是100分就是0分,沒有模稜兩可的空間!」彭森榮早在近40年前,就曾被派到日本工具機大廠學主軸技術,年輕時接收到的標準,深刻在腦海裡,他不只學到技術優勢,並堅信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但要做高階產品,難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