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社會大眾之間流傳,引發極大的議題討論。故事內容在敘述台灣社會對於隨機殺人事件的省思,從被害者家屬的心理創傷談起,繼而引出加害者家屬所面對的社會困境,最後從辯護律師的角度探討被害與加害之間的交互關係。當然,全劇以新聞媒體為貫穿主軸,呈現社會輿論與新聞媒體的深層結構,亦為全劇戱劇張力最為突顯之處。一部戱劇引發我們對隨機殺人事件的深層全面省思,也突顯了我們每一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社會悲劇發生時,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或多近。因為被害者家屬有可能因此而變相為加害者,而加害者家屬又變成了另一種類型的受害者,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就在我們面對巨大社會事件時,我們所採取的態度與後續的所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