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精實案 文章列表
#
精實案
約 6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張哲銘觀點:從軍中爆發退職潮看國軍招募人員的困境
2024年9月2日台視新聞網報導士官兵爆「離職潮」,國防部預算書指出,114年志願役士官兵的「預算員額」剩下16萬749人,從113年到114年,預計有5486人離開軍隊,等於是11個聯兵營人力突然蒸發,志願役士官兵「預算員額」剩下16萬749人。
張哲銘
2025-01-31 06:5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調查》錢不夠卻全都要!台灣打不對稱作戰卻用老兵法建軍 一年義務役恐成國防包袱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即將送至行政院,其中,在國防預算部分,若加上特別預算和特種基金,可能達到6300億元,整體相近113年度增幅約5%。然而,在國防預算增加的同時,中國也同樣不斷進行軍事擴張,我國2024年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後,佔國防預算支出極大比例,「三軍未發、糧草先行」,顯示養兵所需的消耗龐大,在這情況下,又會對國防經費造成何種影響?
張曜麟
2024-08-11 08:40
新聞
政治
點出蔡政府國防決策3趨勢「充滿外力投影」 黃煌雄:必成賴清德歷史重擔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安全中心今(25)日舉行「2024國防評估報告發布記者會」,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前國防部參事劉立倫出席。黃煌雄直言,當前3個新趨勢包含了組織增胖、員額增加、預算增多,但決策過程,特別是一年期義務役的實施,卻充滿外力的投影;蔡政府第二任期間,可說是外國因素介入我國防決策管道最多元、聲量最大的階段,此一風氣影響所及,必將成為總統賴清德政府的歷史重擔。
羅立邦
2024-06-25 11:16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淺談國軍所謂符合實戰的「槍械格鬥」
國防部日前召開記者會宣示︰國軍訓練以實戰化為考量,必須屏除以往表演或是形式主義的訓練模式,要依敵情威脅、防衛作戰需求,訂定明確訓練目標。傳統刺槍術調整為更符合實戰的「槍械格鬥」,相關規劃正由陸軍步訓部研議中,奉核後馬上推廣給全軍執行。
張博智
2024-06-16 05:3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人物》守護民主轉型、接受新戰略觀 台灣「寧靜革命」一代將軍劉和謙
2023年12月14日凌晨,總統府戰略顧問、前參謀總長劉和謙病逝,享耆壽97歲。劉和謙於1991年12月至1995年6月期間擔任參謀總長,那正是李登輝在蔣經國過世後接任總統、穩定大權的關鍵時期,劉和謙如果沒有挺住,或有點什麼心思,台灣的民主轉型,恐怕是另一個結果。劉和謙,守護台灣寧靜革命的一代大將軍。
楊舒媚
2023-12-16 08:30
VIP
評論
國內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揭仲專欄:44年第一次!擴軍27萬人將面臨哪些問題?
國軍將在明年1月1日恢復一年制義務役,預估明年需服一年兵役的役男約9千1百餘人,之後逐年增加,到2029年時將達到5萬3千6百餘人。
揭仲
2023-08-18 06:5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大國博弈
為何而戰-軍事篇》台海開戰金馬將成人質?前哨該留多少駐軍,軍方仍吵不出結論
2023年春,先是馬祖海底電纜全斷,後又發生國軍駐莒光部隊「沒肉吃」風波,緊接著金門上兵跳海潛逃,久被忽視的金門、馬祖前線,重新成為台灣民眾關注焦點。曾是保衛台澎的最前線,台灣派兵大幅減少後,金馬也過了一段西線無戰事的日子,未來若台海生事,台灣還要不要布陣金馬?又怎麼說服金馬仍願一戰?地緣政治、戰略、利益、人性,台灣如何抉擇?《風傳媒》特地規劃金馬專題,透過實地採訪與國際智庫的觀點,反思台澎金馬的未來。
晏明強
2023-04-10 16:5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這本書為何一出版就被封為聖經?「尋找永續企業之道」賣到書局都缺貨
「我明瞭知識這股看不見的力量…只能用『著迷了』來形容,並獻給我尊崇的詹志輝老師。」台灣機殼大廠勤誠興業執行長陳亞男寫下這段感人的話語,因為勤誠去年在詹老師的輔導下,營業額終於突破百億大關。不認識詹志輝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造神,但接觸過他的企業,無一不將他奉為上賓。 接下來的故事圍繞在詹志輝今年一月出版的《尋找永續企業之道:企業長壽、持續獲利的本質》,這本書是知識探索者的模範之作,也會是企業經營者的最佳良藥,若是迷茫時,這本書中堅定的信念,也許也會為經營者開啟一扇窗。
程敏
2023-02-19 19:04
評論
國內
軍事
藝文
專欄
胡又天專欄:「不想再問」的成長辛酸與軍旅感嘆
《驗證精實案》作者楊維中(zonble)作於2000年退伍前的〈少年〉,是軍旅題材的華語歌曲中,首開先例,至今獨一無二的,既非命題作文,也不滑稽,而是直抒服役之苦,引伸出人生感觸的血淚之作。歌詞如下:
胡又天
2023-01-15 15: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藝文
專欄
胡又天專欄:嚮往服役嗎?是時候重讀《驗證精實案》了
因應美國的施壓,蔡政府拍板決定義務役期調整為一年──或者說「延長」「恢復」什麼的也行,不出意外是罵聲與悲觀一片,沒幾人認為這樣真的可以有效提升備戰能力。至於要做到怎樣才能真正有效,你把標準開出來,得到的回應一定是:一、我們不願意付足代價;二、國軍一定會虛應故事。既然我們不會想付足代價,那把辦不到的任務壓給國軍,國軍也只有虛應故事一途。那與其到時候再來扯皮,不如現在就建立共識,大家不要苛求什麼了,全民一起做做樣子,把美國應付過去就好。
胡又天
2023-01-01 14:50
新聞
政治
軍事
宣布兵役延長無異於「政治自殺」?專家曝非做不可原因:綠營應負6成責任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表示,年底前將宣布延長役期,引起關注。對此,軍事專家施孝瑋認為,雖然這無疑是政治自殺,但以美方角度來說,台灣人口持續負成長,若台灣要因應對岸發動的登陸奇襲作戰,就必須要由役期較長的役男補上。
羅立邦
2022-10-08 16:5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大國博弈
中國軍演,台灣該怕嗎?盤點共軍1996年迄今軍力變化,全台已無安全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旋風訪台19小時的歡樂餘溫猶存,解放軍即從8月4日起圍繞台灣周邊6個海域,展開連續3天堪稱是「類封鎖台灣」的軍事演訓行動。比起1995至1996年第3次台海飛彈危機,共軍這回圍台演習,除時間較短外,無論是規模、威脅強度,都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6個演習區全部跨越海峽中線,部分更迫近台灣本島甚至侵犯領海,是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首見。
晏明強
2022-08-07 16:50
VIP
國內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募兵.歷史新新聞》2013年由「徵募併行制」朝向「全募兵制」,叫苦連天的不止國防部
台灣由徵兵制走向全募兵制是漸進完成,而非某一天忽然宣布隔天全部改成全募兵,也因此轉換的過程中,曾經出現一面精簡兵力,一面卻有役男過剩的情況,原因是許多崗位已經由募兵接手,而減少徵兵的動作並沒有跟上。後來不少役男都改服替代役,等於是變相地位許多公務機構提供便宜的勞動力。
胡鎮埔
2022-02-02 17: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支持陸軍推動體能戰技新作風的理由
陸軍展開體能戰技訓練「新」作為,要求戰鬥部隊與戰鬥支援部隊都要實施500公尺障礙超越、手榴彈投擲與刺槍術等近接戰鬥的體能戰技,並於日前在成功嶺召開訓練策進會中就前述課目做示範觀摩。
張博智
2021-12-03 05:30
新聞
政治
前國防部長湯曜明病逝 陳水扁長文悼念:「要命」精神永垂不朽
前國防部長湯曜明3日於台北三軍總醫院病逝,前總統陳水扁發文追悼,在文中提及當年的「柔性政變」表示,「湯曜明是阿扁任內的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相處4年下來,除2004年3月22日被迫『稱病請辭』容有商榷,湯曜明對國家民主歷程、國防改革與軍隊現代化,功在國家,名垂青史。」
顏振凱
2021-11-03 21: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前國防部長湯曜明辭世 國防部:落實軍隊國家化的重要推手
國防部沉痛表示,前國防部長湯曜明3日上午於台北三軍總醫院溘然辭世,享壽八十晉四,干城驟損,國軍袍澤備感哀慟,軫念良深。
蘇仲泓
2021-11-03 17: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官校跆拳道代表隊當年輝煌談競技運動的教育性
今年的大專運動會正在臺南成功大學舉行,透過青年日報與軍聞社的及時報導,獲知國軍軍事院校參賽與獲獎的概況,其中最讓我關注的焦點則是橄欖球與跆拳道。
張博智
2021-05-15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全民皆兵?嗯,其實妳只是想要大家關心
2021年4月16日自由時報報導,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在臉書批評國防軍事議題,其認為應該要調整政策,「要求年輕人不分男女都必須盡國民服兵役的義務」,若是真的發生登陸戰,「台灣人民準備好了沒?」,事實上,從去年到今年,更有無數的名嘴多次談論徵兵制或全民皆兵對台灣的重要性,逢人就問,你願不願意為中華民國當兵?
維麟
2021-04-24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回歸國防專業、理性辯論為明
近日以來,全國民眾應該突然發現,眾多媒體或是電視上的名嘴專家,個個都成了國際關係、戰略國防專家了。不論從年初的新冠肺炎爆發、總統大選、中國機艦騷擾我鄰海、空區域,抑或是目前最熱門的美國總統大選,放眼所及不論是主流媒體或是各領域專家,每每在各個公開場合頻道評論,儼然都是跨領域的通才型專家,無所不知、針貶時事振振有詞。但是身為國民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問一問,你們說的都是真的嗎?你們到底要表達什麼?
李明泰
2020-10-21 05:30
VIP
政治
兩岸
軍事
新新聞
台海變局》後備戰力被老美譏無效,小英、國防部搶救
中國解放軍急速升高對台武嚇強度之際,台灣國防部也積極提升戰力。由於後備戰力屢遭質疑,總統蔡英文於五二○就職文告指示,後備動員制度要進行實質改革。
蕭介雲
2020-09-27 09: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