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第三條路 文章列表
#
第三條路
約 1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柯文哲陷「生死劫」,該哀矜勿喜的是民進黨
政治獻金風暴向民眾黨襲捲而去,黨主席柯文哲陷入了政治生涯最大的「生死劫」。其公開信裡的「8字箴言」:「識人不明,用人不當」,儘管帶有卸責的意味,卻也從另一個角度向支持者表明:吾乃「昏君」。事件爆發以來,網路政治輿論世界異常熱鬧,許多綠營支持者抱著看戲的心態幸災樂禍,坐看這位他們一手奶大的政治巨星,迅速樓起又一夕樓塌。
主筆室
2024-08-16 07:20
新聞
政治
「台灣像一位加護病房病人」 柯文哲投書《經濟學人》提國政處方箋:必須開創第三條路
2024總統大選倒數5天,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8日投書《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必須開創第三條路,自己為倡導改變台灣的政治精神,於2019年成立了台灣民眾黨(TPP),強調為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對立,台灣需要更加務實、科學和理性的策略,為台灣開出3張國政處方簽。
陳嬿婷
2024-01-08 18:41
風生活
商業
職場
離職不上班可以賺更多?過來人傳授經驗:經濟上若沒安全感,可以從「第三條路」開始
有些人無法完成夢想是因為外在阻礙太多,但有些人的最大障礙卻是自己。過不了心裡這關,不代表懦弱或懶惰,很可能只是資訊不足,以致無法釐清心裡的疑惑,做出最佳判斷。因此裹足不前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為什麼」裹足不前,不必急著批判自己沒有執行力,靜下心思考,面對真實的自己才是當務之急。
時報出版
2023-12-21 17:17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余凱思專文:國共鬥爭下的第三條路─儘管只是殘夢一場
抗戰最後幾年,國共抗日統一戰線已名存實亡。一九四一年一月,國民黨軍攻擊企圖在中國中部建立根據地的共軍(新四軍),幾乎將其殲滅。國民黨軍也發動經濟封鎖,阻止共黨邊區與國民黨控制區之間的貿易。此後,雙方幾乎徹底撕破臉。重慶動用五十萬兵力阻止共黨擴大其在西北的邊區。國共兩黨都認為打敗日本後,中國定將爆發內戰。但一九四五年八月美國在廣島、長崎丟下原子彈,逼使日本驟然投降時,共黨和國民政府似乎都還沒有做好要開戰的準備。日軍撤離中國、臺灣、滿洲國,留下大部分軍備。
余凱思(Klaus Mühlhahn)
2022-02-05 15: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給林奕華「第三條路」的建議按讚
針對國內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疫苗採購量明顯不夠,屢屢傳出搶打「詠春疫苗」的糗事,日昨,在野國民黨立委林奕華表示,疫苗永遠不嫌多,她要建請總統蔡英文考慮參照亞太經合會(APEC)的權宜模式,聘請台積電張忠謀與鴻海的郭台銘擔任台灣的疫苗採購特任代表。
胡文琦
2021-07-23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觀點投書: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賣台灣?租台灣?
2021年5月1日出刊之英國「經濟學人」(TheEconomist)雜誌的封面,一幅以台灣為中心的雷達掃描圖,西側(台灣海峽)標示中國軍艦、軍機群;東側(太平洋)標示美國軍艦、軍機群,標題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台海危機能避免嗎?「可以,踏出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賣台灣…」。
何宗岳
2021-05-07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德媒:拜登努力打造「反北京朋友圈」,歐洲要在圍堵和綏靖之間找到第三條路
在總統大選期間,拜登曾被對手譏諷為「瞌睡蟲」,然而就任總統不到一百天的時間裡,拜登卻顯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在聯手盟友共同應對中國挑戰方面尤為如此。
德國之聲
2021-04-18 10: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台灣除了親美,只剩仇中?」陳學聖揭美中角力下還有第三條路
中美貿易戰持續角力,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認為,雖然「親美」是台灣集體的共識,但不能一味「仇中」,應將國安、政治和經貿分離,突破美中矛盾。
李芯
2020-08-25 15:44
新聞
政治
調查
重磅專訪
專訪》「第三條路」論述助扁登大位 陳其邁與紀登斯原來有這些淵源
高雄市長補選選情加溫,1日公辦政見會結束,選舉將進入倒數階段。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時,感性披露他個人對於高雄的深切情感,與從政多年來的心境。
黃信維
2020-08-02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VIP
綿羊無懼戰狼》北京與華府夾縫間,小國如何求生存?紐西蘭女總理雅頓摸索走出「第三條路」
隨著北京當局亟欲在國際舞台擴張影響力,干預外國的動作愈發強硬,也引發不少西方國家的戒心,嘗試調整過往「多談經濟、少談政治」的對中政策路線,卻接連遭遇中國「以經逼政」的經貿反擊。
鍾巧庭
2020-07-13 09: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走出司法改革爭議的「第三條路」
近來有關司法改革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莫過於參審制與陪審制應否併行試辦的爭議。甚至還出現在立法院公聽會上前任大法官與現任法務部官員激烈爭執的場面。究竟參審制與陪審制孰優孰劣,可否併行試辦,抑或人民可否在此兩大爭議之外可以有另外的選擇,進而走出現行司改困境的「第三條路」,乃以下本文探討的主要重點所在。
約博
2020-05-13 06:10
新聞
國際
順從與抗爭之外的第三條路──「不信任時代」的日常公民起義指南
民主社會的好公民應該是什麼形象?除了定期投票行使「責任」,還能用什麼方式參與政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民媒體中心」主任、公民新聞網站「全球之聲」共同創辦人佐克曼認為,民主社會需要兩種公民,一種是支持政府的人,另一種是在制度發生問題時勇於改變的人。而且除了在體制外反抗或者加入體制,佐克曼還提出第三條路:「激進的體制派」。無論選擇成為哪一種人,最重要的是採取行動,讓世界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魏嘉瑀
2018-10-07 10: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拔管案幕後》葉俊榮致電陳維昭「承諾的情勢有變」知情人士怒:葉的「第三條路」是國王新衣
葉俊榮出任教育部長時,宣示解決「台大校長遴選案爭議」是首要任務,將走「第三條路」,2個月內是黃金期。然而葉俊榮迄今上任已屆2個月,台大校長遴選案毫無進度,有台大教授直批,第三條路根本就是國王的新衣。
吳尚軒
2018-09-10 16:08
新聞
政治
兩岸
台獨聲量提高、中方武統音量提升 江宜樺感嘆:希望找出第三條路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昨(6)日結束為期9天的訪中行程,過程中會見中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上海市副市長彭沉雷等人,談及兩岸關係、美中貿易戰以及青年交流三大議題。對於蔡英文政府未承認九二共識,台獨主張聲量提高,中方武統台灣的音量越來越大,江宜樺感嘆這兩種皆非眾人所期,希望能找出第三條路。
趙宥寧
2018-04-07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