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統大選期間,社會運動往往被壓抑下來,也突顯出集體政治狂熱下的藍綠二元對立政治意識形態,這兩種政治意識形態逐漸掏空台灣的「自由」與「民主」、社會議題的討論空間被侵蝕,各種社會議題最終全部集束在政黨與政治意識形態的對立之下,想要對抗中共來保存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卻讓「自由」與「民主」的實踐難以伸張。如果台灣社會與社會運動沒有從一個特定的社會當中的具體實況、歷史脈絡來實踐「自由」與「民主」,「自由」與「民主」將會是空洞的、貧乏的。同時,如何回到民眾主體、思索自身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並且從國家與政黨的政治意識形態解放出來,落實公民在日常生活的具體實踐,無論是參與街頭運動、討論社會議題、參與民間組織、落實不同位置的對話的可能性等,才是真正從「昏厥─覺醒」的情緒當中醒轉的良方,也是真正以民眾為主體的、關懷社會現實的多元「政治」。《新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