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科技政委 文章列表
#
科技政委
約 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桃園
張善政留學經驗談 電腦動畫大師竟是他的老師
桃園市長張善政近日出席桃園市日新協會舉辦的「日新對話:從台灣到世界院長們的留學經驗與實踐」活動,分享自身在康乃爾大學的求學經歷,並勉勵學子培養國際觀,勇敢走向世界。
王維傑
2025-01-13 14:52
VIP
政治
財經
政經解密
「台積電不該被形容為吃電怪獸」 童子賢:把電用在晶片製造是進步國家象徵
台灣的能源政策最近引發廣泛討論,其中主要的關鍵因素,就是人工智慧(AI)帶來的科技運用,將帶動用電量逐年增加。而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生產重鎮,台積電更被外界形容為「吃電怪獸」。同處科技產業的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也為台積電喊冤,他強調,「把電用在晶片製造,是進步國家的象徵」,如果將煤炭、原油等能源使用當量納入計算,中鋼占全台能源使用量是7.5%,台積電是3.5%,台塑集團能源使用量是台積電的4.5倍到5倍,若從整體產值角度,科技業不該被形容為「吃電怪獸」。
林上祚
2024-05-15 09:00
新聞
國內
財經
沒李國鼎就沒台積電!張忠謀首曝回台三部曲 曾為這件事和李「斷交」3年
為何沒有李國鼎,不會有台積電?第一屆李國鼎獎得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9日首度揭露與李國鼎的淵源,在李國鼎力邀下,張忠謀來到台灣創辦台積電,李國鼎積極說服政府投資台積電48%,當時曾有不少人反對,因此「沒有李國鼎的推動,不會有台積電。」
謝錦芳
2023-11-10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基興觀點:台積電不會倖免,一切都會摧毀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來台獻計,若想台海和平就要向對岸展示「不惜一戰」的意志;反例是1982年英阿的福克蘭戰爭,源自英相佘契爾夫人未展動武之志,而犧牲多兵才奪回失土。試問台灣能不惜一戰或奪回失土嗎?舉例英國女相豈不暗示我國女總統?我外交部居然回應與麻生看法「並無不同」。
林基興
2023-08-17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科技男張善政如何PK民進黨蔡、柯、鄭、林巨獸戰隊
眾所週知,下屆桃園市長選舉的勝負,關繫台灣政治版圖的消長,藍營如拿下桃園,其外溢效果可能延長至2024,反之,如綠營獲勝,等於為「永續執政」奠定勝基,台灣的民主發展與政經社會的資源,將任由民進黨繼續蠶食鯨吞。
司馬策
2022-06-29 14:00
政治
稱綠營友人憂君子作風被攻擊 張善政:不攻擊林智堅、不因人廢事
民進黨確定將徵召新竹市長林智堅跨縣市角逐桃園市長,年底桃園市長選戰也首度出現,藍綠2大黨人選都是空降的罕見現象。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今(19)日上午在臉書發文表示,有綠營朋友提醒,民進黨是全世界最會選舉的政治機器,他作風太君子,可能會被各種力量對付。張善政強調,他不會對林智堅人身攻擊,現任市長鄭文燦市政只要對市民有利,他也絕不因人廢事,希望這次選舉成為君子之爭的典範。
晏明強
2022-06-19 22:00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庭瑤專欄:一桃殺N士,張善政對決陳建仁的開場秀?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突襲式徵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這匹大黑馬,讓原本有意角逐桃園市長的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羅智強,全數出局,桃園市黨部主委邱奕勝氣到退出藍營群組並打包市黨部物品,掀起「一桃殺N士」的黨內政治風暴,這會是對決「綠營最強活棋」的開場秀?
林庭瑤
2022-05-21 14:10
新聞
政治
國民黨近乎突襲通過徵召張善政參選 朱立倫:就是要讓桃園贏
紛擾不斷的國民黨桃園市長提名今(18)日塵埃落定,國民黨中央以幾近突襲的方式,在中常會通過徵召前行政院長、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他比誰都想贏桃園,決定徵召張善政就是希望團結,讓桃園贏,「不是誰想選市長,而是誰能夠改變這城市」,他相信張善政是國民黨最需要的候選人。
晏明強
2022-05-18 23:59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評
風評:唐鳳事件透露美台關係的嚴重「技術障礙」
正當台灣興高采烈接受美國邀請參加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主持的民主峰會(TheSummitforDemocracy),並由科技政委唐鳳代表總統蔡英文在「反對數位威權主義,肯定民主價值」的分組討論中發言。不料發言過程中白宮官員耍了小手段,下令把後半部發言影像「卡」掉,只留聲音和唐鳳照片。事後台美雙方都宣稱訃這是出了技術問題,其實這個「技術問題」背後顯示出台美關係存在很大「技術障礙」。
主筆室
2021-12-15 07:20
VIP
政治
財經
新新聞
報稅、買口罩、疫苗預約、五倍券標案它全包?揭開關貿公司神秘面紗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從最初民眾搶購口罩的「口罩實名制」,為追蹤足跡以利於疫調的「簡訊實聯制」,到上網預約登記疫苗的「疫苗預約平台」,再到為了振興經濟而發行「三倍券」和「五倍券」,有一家公司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關貿網路公司。
林庭瑤
2021-11-02 17:2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簡訊實聯制該退場了?專家揭5大理由 曝花錢、洩個資、對疫調「有夠廢」真相
「真麻煩,到處都要掃!」、「這到底有沒有用啊?」簡訊實聯制5月進入民眾日常生活,每天發出近2000萬則簡訊,截至目前全台已發送超過26億次,平均每人發送過上百則,民眾已感到不耐煩了。科技政委唐鳳開發的「實聯制」,編列3億元預算已燒掉5000萬元,且因資料庫太過龐大,引發縣市政府質疑這對疫調幫助不大,部分防疫專家也認為實聯制該是退場的時候了。
林庭瑤
2021-10-21 17: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揭穿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15個真相
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執政邁入第6年,此期間,違憲亂政,倒行逆施,在政府部門安插親信,非我族類,趕盡殺絕,故步自封,意識型態治國,是非混淆,公理正義蕩然無存,中華民國既有的文官體制,以及純樸敦厚的公民素養幾乎被破壞殆盡,台灣,正被民進黨蠶食鯨吞,台灣的下一代,已然看不到未來。
黃映溓
2021-09-19 06:10
VIP
政治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獨家》「天才IT大臣」唐鳳報恩日本之旅:東京奧運進場服做「1男1女」
「性別不是是非題,是填空題。唐鳳的性別就是唐鳳。」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即將出席東京奧運,特別要求中華台北代表團進場服要做「1男1女」,這次的進場戰袍是由跨界鬼才周裕穎所設計,1套要價高達2萬元,但因為時間太趕了,最後只能做給了唐鳳1套服裝。
林庭瑤
2021-07-09 19: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林庭瑤專欄:創「實聯制」反擊中共認知戰?
什麼是「實聯制」?這個拗口的語彙突然進入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有資深媒體友人納悶,「實聯制」的英文(conductnameregistration)就是「實名登記」的意思,港媒報導也都寫「實名制」,政府何必自創大家看不懂的新詞?
林庭瑤
2021-05-22 14:10
新聞
政治
張善政、尹啟銘批數位發展部是災難 劉世芳反嗆:當初當院長怎不提?
行政院預計新設數位發展部,不過,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卻批這是「災難」,將造成政府體制混亂。長期關注此議題的民進黨立委劉世芳9日受訪時表示,政府對於數位產業發展方向,長期以來有共識,2人都在馬政府時期位高權重,「甚至張善政當初當院長怎麼不提?」
黃信維
2021-05-09 17:52
新聞
政治
調查
蔡英文數度點名要數位發展部 蘇貞昌優先處理卻爆3大派系不同調
立法院新會期將在26日開議,行政院最近也緊鑼密鼓盤點本會期預計推動的20多個優先法案,憲改、組改將是本會期的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政院將內部討論已久的組改相關法案紛紛踩煞車,反而是總統蔡英文去年就職典禮上所點名的「數位發展部」,被行政院長蘇貞昌列為首波組改要務,必須優先通過,頗讓黨內嗅到蘇貞昌與蔡英文合作的意味。
唐筱恬
2021-02-24 08:40
新聞
政治
調查
獨家》行政院力推組織改造 故宮傳改隸屬於文化部
行政院積極推動組織改造,據了解會有重大的變革!原本隸屬於行政院中央二級機關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會採取不再設置或轉型的方式,未來擬改隸屬於文化部,成為底下的三級機關。有一知情人士表示,此事尚未做最後的定案。
黃信維
2020-11-24 11:52
風生活
唐鳳這樣一個零政治經歷的素人,憑什麼當上最年輕政委?幕後推手竟是她
許多人好奇,像唐鳳這樣一個完全沒有政治經歷的素人,為什麼可以進入內閣擔任數位政委?
親子天下
2020-11-02 15:4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科技
中國砸錢補貼半導體 王美花:政府能擠的錢很有限,我都不好意思
由100多家科技業者組成的「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21日舉行會員大會,由於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中美貿易戰中,已經成為台美策略合作對抗中國的關鍵產業,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最近聽說台灣面板、太陽能產業有好一點,「因為中國把補貼金額,都投到半導體去了」,面對中國的競爭,台灣如何從晶圓代工既有基礎優勢,加強5G與人工智慧的研發,必須要靠官民合作一起「打群架」,王美花表示,半導體這戰略性產業,政府能擠出的錢(補助)很有限,「我都有一點不好意思!」
林上祚
2020-09-21 18:0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陳朝平觀點: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蠢豬、這麼壞的政府?
因應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開放,食藥署公告修正「散裝食品標示規定」,刪除豬油免標示規定。未來含豬油製品須標產地,不論餐廳、包裝或散裝產品,只要有使用到豬油,都須標示,新制將於明年元旦上路。
陳朝平
2020-09-19 07: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