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福島核食 文章列表
#
福島核食
約 14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日本食品又驗出微量輻射,賴政府擋得住核食入台?
民進黨自2022年以來開放來自日本福島核電廠週邊五縣的食品進口台灣,號稱以「三原則」和「三配套」把關食安,決不會讓「核食」進到台灣。然而,卻屢屢傳出日本進口食品驗出微量輻射事件,光是2023年就至少出現5件,今年3月食藥署也公布來自日本靜岡的香菇驗出微量輻射。雖然不是福島核電廠周邊五縣,也立即退關處理,但這是在日本全面排放核污水之後,台灣查獲的第4起日本輻射食品闖關事件,不能不讓人生警惕心。
楊震恩
2024-05-01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只要民進黨不喜歡,什麼都不可以
公投電子系統終於上線,國民黨擬提案修法,恢復公投綁大選,民進黨幹事長吳思瑤却批評國民黨,「陷入只要國民黨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邏輯。公投該不該綁大選,的確有仁智之見,但是最沒資格批評的就是民進黨。
林緣理
2024-04-09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食安問題又又爆發,政府真就無可奈何?
今年第1季還未過完,又爆發全國性食案問題,致癌人工色素「蘇丹紅」事件續延燒,引發全台食安恐慌。全台多種食品都檢測出“致癌物”蘇丹紅,包括蝦味先、豬肉幹、菜䔕餅等,流向幾乎遍佈全台,民進黨政府卻依舊認爲僅是「個案」,這是企圖大事化小,將系統性的蘇丹紅食安風暴,扭曲為單一個案。但是,這真的是個案嗎?
許哲銓
2024-03-09 06:10
新聞
政治
食安專報拿前朝對比蔡政府 陳建仁稱「顯著進步」:台糖豬肉是單一問題
立法院今(23)日舉行院會,邀請行政院長陳建仁就「民進黨政府執政8年台灣食安問題總檢討」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陳建仁提出的9頁書面報告中,是以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上任起發生食安事件作為開頭,並對比總統蔡英文上任推動食安五環後的狀況;陳建仁於書面報告中指出,近年的食安事件,已逐漸從系統性問題轉為單一個案。
鍾秉哲
2024-02-23 11:24
新聞
政治
「不為百姓只為自家違建哭」 柯文哲嗆賴清德:民進黨擋疫苗時未見你出聲
2024大選倒數34天,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10)日晚間赴彰化員林廟口開講,在致詞時細述自己在任台北市長的幾大政績,從每天早上召開晨會、市場改建、用人不分藍綠等,並炮打民進黨政府執政講話不可信、司法不公平且法律不能遵守,更狠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只為自家違建哭泣,不見為國人因疫情死亡落淚。
鍾秉哲
2023-12-10 23:35
地方新聞
台北
核輻射令人擔憂 闕鴻達:微藻可有效代謝
輻射超標問題讓民眾對海洋飲食也有所提防,也擔心核食對人體的危害。日本東電報告提到,福島核廢水的鍶90含量,隨洋流四處流竄,恐在生物食物鏈形成可怕的濃縮效果,易累積在魚類和海鮮體內,最終被人類吃下肚。有「微藻之父」之稱的中華藻類學會理事闕鴻達就呼籲:「車諾比核災污染事件後,科學家活用『植物版活性碳—微藻』的特性,對受到輻射的兒童進行吸附清除的治療,臨床證實微藻可有效代謝、降低放射性,是具有修復輻射損害潛力的。若擔心吃海產有輻射疑慮,補充微藻來保健是最簡單的方法。」
何長澤
2023-10-31 16:34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台灣光復看民進黨的媚日情結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78周年紀念日。光復節早期列為國定假日,記得小時候,各級政府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學校師長帶著學童踩街遊行,公元兩千年之後,既不放假也不紀念,讓人逐漸遺忘台灣光復這段史實。盱衡全世界被強權殖民過的民族,台灣是唯一歌頌殖民統治的國家,民進黨政府反中媚日,彰顯出混淆錯亂又廉價的「台灣價值」。
黃映溓
2023-10-25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政治操作指鹿為馬,台灣的悲哀豈止核食
日本一意孤行將核汙水排入大海,人類歷史將銘記這一刻,歷史不會忘記這場長達30年的全人類核試驗。據日本东电公司发布的消息,此次第一階段排海將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2023年度將排放核污水約3.12萬噸,預計排放將持續30年,排放廢水將達到130萬噸。為此,大陸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也禁止了日本10都、縣水產品進口。
順流不息
2023-09-06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福島核爭議:不滿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海鮮,岸田文雄政府一狀告上WTO
在此前撥出的800億日元之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追加207億日元緊急基金,以幫助因中國針對福島核電廠廢水排放而實施的日本海鮮禁令受到打擊的出口商。東京也預計向WTO提出申訴。
德國之聲
2023-09-05 18: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日本排放核廢水看蔡政府的消極應對
日本政府自8月24日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排放入海,預計持續排放30年,引發週邊國家恐慌,諷剌的是,相較於鄰近國家大動作抗議,一向視核能如洪水猛獸,極力推動「非核家園」的民進黨蔡政府卻罔顧國人健康暨漁民生計,靜默沈寂,就連以往民間反核團體也是全面噤聲,令人詫然!
黃映溓
2023-09-01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駐日代表莫淪「精日份子」
中華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因在臉書發文「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引發撻伐,因被解讀是替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來解圍,後又解釋是指北投溫泉中鐳的效果,話鋒一轉強調福島排放處理水問題在臺灣方面已有共識,如此瓜田李下言論也凸顯出「精日份子」的負面人設。
蔡哲明
2023-08-31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財經
風評
商業
風評:謝長廷何止是助日代表?
日本排放福島核汙水成為國際議題,中韓人民緊張囤鹽,台鹽股票飆漲,然我駐日代表謝長廷在臉書一句「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不僅遭在野黨砲轟,連綠營立委也看不下去,說他「太過了」。謝長廷何止是「助日代表」,胡言亂語、角色錯亂,也是堅循民進黨「意識型態凌駕科學」台灣價值的典型。
主筆室
2023-08-30 07:1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偉哉「助」日代表
日本政府24日起啟動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核廢水排海作業,預計要花30至40年,排放總量超過130萬噸的核廢水。不只韓國、中國強烈抗議,日本漁民、環團數月來已不只一次上街反對,擔心核廢水排放會汙染漁產、重創產業。
陳德衛
2023-08-30 06:10
新聞
國際
科技
福島核災爭議:福島「核處理水」與「核電廠廢水」,哪個更可怕?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已有12年,日本政府與管有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準備排放積存的核廢水,引發中國官方與鄰國民間團體的強烈抗議,一些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BBC News 中文
2023-07-21 20:00
新聞
國際
福島「核處理水」爭議:IAEA拿出科學數據說OK,當地居民仍恐懼「看不見的敵人」
在距離日本東岸現已報廢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一個叫「Tarachine」的實驗室裡,木村愛穿著白大衣、戴著白手套在切一條魚的樣本。
BBC News 中文
2023-07-15 11: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柯文哲能靠支持核食、放棄釣魚台取利嗎?
毫無疑問,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是個能自創聲量的政治人物,套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話,他永遠是能自己找到燈光的「主角」。就在全台陷入#MeToo風暴的同時,柯文哲訪日,見到了重量級政客,接受日媒訪問,在日本舉行外媒記者會,該談的問題他一樁都沒落下,包括「兩岸不往來比吵架還可怕」,引起爭議的則是,他公開支持核(福)食,面對釣魚台主權爭議,他說,「台灣漁民不要爭那塊土地,只是希望能在那裡捕魚。」
夏珍
2023-06-09 06:20
新聞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國家定位爭論之下的總統之爭
2024要選新一任期的「中華民國」總統了,最近浮上檯面的各方競爭者,無不用其極的宣傳自身的理念和國家定位論。有以經濟面、能源面爭取認同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先生;以「台灣自主、兩岸和平」為訴求的民眾黨魁柯文哲先生;以「務實精神、反對一國兩制、反台獨」走在現階段路線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先生;以「台獨工作者」自居和親美路線的民進黨揆賴清德先生。四人可說是各擅勝場,當前的局面還是渾沌不清的局面,可以和這幾年台灣的代表字「苦、茫、翻、亂、漲」相互輝映。
楊永綨
2023-05-20 13: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勝敗,CPTPP成員怎麼看?
「你的一票,決定世界怎麼看台灣」,蔡英文在選舉後期的文宣,毫無意外地選擇繼續誆騙年輕人,說得好像民進黨才是「世界的選擇」,事實上,民進黨於這場大選的勝敗,對世界而言根本無關大局,台灣人民真該在意的是,CPTPP成員怎麼看?
雁默
2022-11-24 14: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建置網軍?農委會下年度業務宣導費暴增逾3成 藍委批大內宣獨厚「特定媒體」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主掌「大內宣」暗藏網軍?最近公開的農委會預算書,明年度「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含所屬機關預算編列1.7億元,增加幅度近2成;其中農委會本部增幅最多,年增長率高達31.8%。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向《風傳媒》指出,農委會及其所屬單位編列近1.7億元的費用,根本名實不符,恐是因應即將到來的選舉,大量建置網軍的預算。
林庭瑤
2022-09-26 16: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海量網路訊息真偽相伴,抗假打假有絕招:《破擊假新聞》選摘
除了臉書與推特平臺流傳許多假新聞之外,YouTube在假新聞與極端言論的傳播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恐怖組織「伊斯蘭國」(TheIslamicState,IS)就是利用YouTube影片號召全球青年加入組織。有學者憂心認為,YouTube的演算法推薦是促進極右派極端言論的一大因素,它把用戶拉入仇恨言論的深淵裡。
蘇蘅
2022-07-05 13:1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