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禁鳳梨 文章列表
#
禁鳳梨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風評:中國禁台灣99.9%水產品─既是政治又是「去政治」
對岸再禁台灣農漁產品!農委會日前證實台灣水產品遭到暫停輸入,影響產值超過60億元。農委會說不排除向WTO申訴,民代怒指對岸政治考量,業者感嘆「兩岸關係真的太差了」。但更精準的說法,對岸的禁台灣農漁產品進口,既是政治考量、又是「去政治化」。
主筆室
2022-12-10 15:20
新聞
政治
中國禁鳳梨、石斑就轉賣日本?日本專家搖頭:不能全憑「愛台灣」行銷
中國禁止台灣石斑進口,是否能外銷日本等地備受討論。日本政經觀察家福澤喬說,不能只是因為日本愛台灣、喜歡台灣,就要日本人買台灣石斑,日本人如果喜歡吃,連搶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還要用所謂的「日台友好」來行銷呢?
羅立邦
2022-07-02 1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笨蛋,釋迦問題在於外銷
內需很重要,拓展大陸以外市場也很重要,但大陸市場占比太大,絕對是政府不該輕言放棄的。
蔡金原
2021-10-31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蔡政府的治國詭雷無處不在
蔡政府的治國,製造出愈來愈多的詭雷,卻因愈來愈多的悖離民意而成了真正的地雷,如今更是一一引爆而造成了執政寸步難行。
孔令信
2021-03-26 06:40
評論
國內
軍事
風評
風評:飛官生命重於泰山─今天公祭,明天不能忘記
又是F-5E戰機!空軍台東志航基地3月22日發生2架F-5E墜機事件,飛行員雖跳傘逃生,卻仍造成1死1失蹤的慘劇。去年10月底F-5E墜機事件,事發原因至今不明。國防部提出「加強飛安」言猶在耳,旋即發生嚴重飛安事故,難以阻斷年輕飛官連環早逝悲劇,以及一個個破碎的家庭。
主筆室
2021-03-25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中國禁台灣鳳梨後祭出「農林22條」:台農民赴陸享有補貼
自1日起中國海關總署暫停台灣鳳梨輸入大陸後,中國國台辦、農業農村部、林草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等17日聯合發布「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農林22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措施包括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可申請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同等享受農業信貸擔保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
林庭瑤
2021-03-17 10:24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大內宣四年了,雞蛋還是全在同一個籃子裡
2016年蔡英文競選總統的時候,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台灣的產業可以跨足各國,讓產業的雞蛋不要全在同一個籃子以降低單一市場對產業的衝擊,更在執政四年以來投入了250多億元進行行銷推廣等等。但四年下來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不僅創下新高,水果類更是在108年時達到了64.58%的依賴度高峰。鳳梨更是有高達九成以上的市場都出口到中國大陸,所以在中國大陸宣布三月開始禁止台灣的鳳梨輸入後,對鳳梨出口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這樣真的可以說是把雞蛋都放在不同籃子了嗎?
林冠辰
2021-03-13 06: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沈榮欽專欄:破解中國經濟制裁,讓鳳梨禁令失效!
傳統上中國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對象,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就因為韓戰遭到美國經濟制裁,直到1972年尼克森訪中簽訂《上海公報》,情勢才徹底改觀。
沈榮欽
2021-03-11 14: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鳳梨禁運,民進黨執政沒有責任?
鳳梨事件到現在,我們看到了全民總動員的愛心與愛國情操,除了指責對岸及在野黨、花民脂民膏砸錢、打嘴炮大內宣外,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與農政單位這些年來的責任與自我檢討、改進作為,我們完全看不見!
王欣儀
2021-03-10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能做到這點,才能算是鳳梨大內宣!
大陸在今年三月開始禁止台灣鳳梨出口,網路正反兩派一如往常對比,正則力推政府政策罵大陸惡劣,反則說政府不處理問題只是大打鳳梨內宣。筆者看到朋友分享「齊降魯梁」的心得,結論指出「不要仰賴跟敵國貿易所得到的利益」,兩岸對立令人感概萬分。大內宣並非不好,只要能做到「讓百姓認識真相、建立專業制度、改變敵意化解對立」三個要件,才能算是合格的鳳梨大內宣。
阿寶JH Wei
2021-03-09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北京冬奧倒數中,台灣怎麼接招?
2021年2月底,蔡英文政府才改組國安團隊後,對岸中國大陸立即用台灣輸陸鳳梨有介殼蟲來個打臉,這事自由亞洲電台和德國之聲都有報導,德國之聲接地氣地去形容,說台灣鳳梨「躺槍」,目前台灣方面盡量不去上綱到兩岸政治角力層面,基本上仍在觀察和往未來互動去考量,但就在台灣明年面臨選舉時,中國大陸動作可能愈多,特別是一年後的2月4日到20日在北京舉辦的冬奧。
張勳慶
2021-03-06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兩岸「鳳梨大戰」政經角力全解析:德國之聲專訪《水果政治學》作者焦鈞
中國暫停台灣鳳梨進口引發兩岸爭端,德國之聲專訪《水果政治學》一書作者焦鈞,他分析了這個事件的經貿與政治意涵。
德國之聲
2021-03-05 09: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林清汶觀點:請陸委會以「最大共識」取代「九二共識」
中國大陸自3月1日起暫停我國鳳梨進口,農委會擬祭出10億元搶救鳳梨、各界也發起吃鳳梨運動;農民擔心更多的不利措施。農委會第一時間即批評大陸此舉違反國際經貿原則,以政治操作經濟,網友甚至揚言抵制高達約17.3億大陸啤酒入臺,比鳳梨輸中15億元還多;行政院亦加碼譴責歸咎責任在於大陸。加上兩岸近期軍事雖緊繃,中國大陸軍機更是照例每日侵擾領空。
林清汶
2021-03-05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鳳梨禁令直刺蔡政府軟肋,第一張水果骨牌?
部立桃園醫院自1月11日爆發群聚染疫,到2月23日最後4位接觸者解除隔離結案,歷時44天。累計21人確診,一人死亡,部桃醫院歷經月餘半停擺,2月19日復工。這場被陳時中部長稱為「疫情發生最大危機」就在衛福部九張示意圖提出五大精進措施中告一段落。
孔令信
2021-03-04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陸禁台灣鳳梨該怪誰?
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於交接典禮致詞時稱,對兩岸關係抱持「春暖花開」的期待。但是大陸海關總署卻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通知台灣鳳梨多次檢出介殼蟲,從三月一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此項禁令一出,頓使台灣鳳梨果農由春暖花開跌入秋風簫瑟之中。
王良言
2021-03-04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不要只會大內宣,陳其邁敢學陳菊到對岸破冰嗎?
民進黨高雄市長一向有擔任兩岸破冰先峰的傳統,謝長廷曾派密使趙天麟暗通廈門,陳菊更兩度親訪大陸。如今鳳梨暫停銷陸,六龜蓮霧等其他水果也傳出危機,高雄市長陳其邁以促銷促吃兼反中的大內秀因應,但車水杯薪,註定無法突破困境。陳其邁若真心為農民著想,何妨放下大內秀,效法謝長廷2001派密使趙天麟暗訪廈門北京,以及陳菊2009、2013兩度訪中的務實作法,協助高雄農產品穩定銷往大陸市場。
易磊
2021-03-04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兩岸水果台開打,林濁水推了一把!
在蔡英文剛完成國安兩岸團隊改組之後,中國大陸突然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冰凍僵持已久的兩岸關係,也不知何時才有春暖花開的時候了。有趣在於,與動輒千億的竹科晶片產值相比,輸陸年產值15億的鳳梨禁令,所引發的政治效應竟遠超過晶片被禁才會有的反應,執政黨自總統蔡英文、閣揆蘇貞昌到各縣市長的綠營人士,在短短一兩天像是撿到槍一樣躍動起來,拼命「消費」鳳梨。到目前為止,至少達成讓農民覺得蔡政府沒有見死不救的初步效果,但也僅止於此,後續對岸會不會還有進一步的動作,沒人敢保證。
李國璋
2021-03-04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鳳梨之禍─兩岸的危機或轉機
中國大陸的海關總署於2月26日突然發布暫停台灣鳳梨的輸入,其理由為曾多次從台灣進口的鳳梨中檢驗出介殼蟲,為防範大陸自身植物疫情的風險,故停止台灣鳳梨的進口,這看起來貌似合理的一紙行政文書,背後是否藏著兩岸關係的波濤洶湧,值得我們關注。
周皜臣
2021-03-04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弘安觀點:陸禁鳳梨只是開端?蔡政府無力協商農民何辜
大陸海關日前以台灣出口大陸的鳳梨以檢出介殼蟲為由,宣佈自2021年3月1日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我方初步回應,兩岸相關業務主管可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建立的機制,溝通並務實解決問題,及早恢復台灣鳳梨輸陸。由於民進黨意識形態治國,充滿仇中政策,兩岸只讀不回已成慣例;從新冠疾情,小明不能回家,應對大陸就是政治考量從沒善意?如今害鳯梨被擋只是冰山一角?
弘安
2021-03-03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禁「自由鳳梨」,沒別的?
我可一點都不想對台灣鳳梨農表示同情,因為此刻這個詐騙島上相關戲碼正在熱映,但挺農民的演員們演技都很爛,恥與同流。鳳梨農的真隊友,是那些長期反對兩岸交惡,卻被貼上舔共標籤的人群。而產區綠油油,又能怪誰?
雁默
2021-03-03 06: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