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洛」(koro),一種淺白色的蛆,常常大量出現在某些腐爛中的樹幹裡面。吃這種「可洛」蛆受到白人恥笑以後,印第安人加以否認,不會承認喜歡吃這種蛆。但你只要走進森林裡面就可找到潘埃諾(pinheiro)的遺痕,二、三十米高的樹被風暴打倒,後來被砍成片斷,成一堆殘骸。把大樹屍解的是找「卡洛」蛆的人。如果你突然到一間印第安人的屋子去,你可能會瞥見一碗的珍味蛆蠕來蠕去,但馬上就被藏起來。情形既是如此,要想參與一場尋找可洛蛆的活動便很不容易。你得像陰謀者一樣作長遠的計劃。有個發燒的印第安人,整個被暫時遺棄的村落就剩他一個人,似乎是好下手的對象。我們把斧頭放在他手上,搖撼他,推擠他。但毫無用處,他似乎不知道我們要他幹什麼。想著我們可能又要失敗一次,我們便拿出最後的說辭:我們想吃些可洛蛆。我們成功地把這個可憐的犧牲者拉到一棵樹幹旁邊。他只砍了一斧,就使樹幹深處數以千計的小空格暴露無遺。在每個格子裡面都有一個胖胖的、乳白色的生物,頗像蠶。我得守諾言。那印第安人面無表情地看著我把我的收穫物斷頭;從蛆的身軀噴出一種白色的肥性物質,我遲疑一陣以後終於加以嘗試;它具有黃油的稠厚和細緻,味道像椰子汁。――《憂鬱的熱帶》,李維史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