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社會科 文章列表
#
社會科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大國博弈
北京重要涉台智庫「1大突破」 宣示對「川賴組合」展開鬥爭,坦言是過去未曾碰到過的情況
中國大陸重要涉台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日前正式宣布推出「台灣研究」微信公眾號,強調「匯聚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磅礴力量」,「開啟跨越海峽乃至大洋的學術對話」。從目前發布的文章來看,集中於該所所長朱衛東針對川普(DonaldTrump)2.0時期對華涉台政策的觀察與分析,指出「川(普)賴(清德)組合」推升台海局勢的複雜性與對抗性。
張鈞凱
2025-04-28 21:10
風生活
即時
狠批中國報復性關稅=搬石頭砸自己腳!學者1句批評「所屬中心1天內關門」害眾人丟飯碗
中國政府採強硬態度回應美國「對等關稅」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昨(6)日宣布,撤銷「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此之前,該中心學者賀濱被發現在社群平台發文,批評中方同等加關稅的反制措施。
中央社
2025-04-07 14:52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不談政治口號、繞開台辦系統!兩岸頂大學術交流新路徑 幕後推手是它
兩岸學術交流行之有年,最負盛名的莫過於中國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等3間涉台單位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江湖上稱之為「三台會」。近年來由於陸方力推「融合發展」的促統政策,各智庫與地方涉台部門舉辦的兩岸論壇,亦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張鈞凱
2024-10-08 08:40
新聞
兩岸
財經
所長、副所長、書記都被拔 「妄議中央」中國社科院經濟所領導層遭「一鍋端」
據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近日傳出「政治地震」,領導層因為涉嫌「妄議中央」而全部被更換,這是社科院十多年前發生「間諜案」後再一起政治事故。
中央社
2024-09-16 11:17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教育
不是中文歷史!小孩想念「1科系」網搖頭喊會失業:認識的2個台大生都轉系了
對於高中生來說,選擇大學要就讀的系所是人生中的大事。日前有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上發文,想知道未來若是就讀會計相關科系的前景如何。這則貼文一出,引來網友們紛紛留言回覆。
張雅筑
2024-08-15 13:46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職場
新知
比醫師律師薪水更高!1行業月薪破10萬,不用學歷證照、社區附近都有職缺
每年畢業季一到,就有一票社會新鮮人準備面試找工作,不過究竟什麼樣的職缺最符合周遭親友的期待?就有網友透露,弟弟今年外文系剛畢業,但卻跑去當月薪2萬的氣密窗學徒,把媽媽氣得火冒三丈。貼文一出,不少網友透露,如今這類工作行情超好,若將技術學精了,一個月賺超過10萬不是問題!
吳欣蓉
2024-07-08 10: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提升人文素養,更可提高醫療品質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國人對於醫療品質的要求與日益提高,正因為如此醫療糾紛也成為醫界不可承受的重,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醫界也做了許多的努力,但是問題似乎並沒有大幅的改善,這其中問題當然很複雜,但是個人認為過度注重專業卻輕忽人文素養的培育過程恐怕是一大關鍵。
李坤隆
2024-06-20 05:40
新聞
國內
AI浪潮是文組末日?台大醫科入學逆勢採計社會 作家揭關鍵:人文無法被取代
日前台灣大學醫學系宣布115學年申請入學,取消採計學測英文科成績,改納社會科成績,但同時頂尖高中如建國中學、北一女的「人文社會資優班」也在今年走入歷史。對此,作家楊照指出,正因為AI潮流來勢洶洶,我們會更需要人文與社會的訓練,才能夠留住不會被淘汰的行業。
陳明遠
2024-06-19 08:2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叛離、抗議與社會科學:《赫緒曼思想傳記》選摘(1)
一九六○年代晚期,赫緒曼已是備受敬重且知名的發展經濟學家。《叛離、抗議與忠誠》的出版不只把他從發展經濟學的領域當中解放出來,還使他的知名度躍升到全然不同的層次。赫緒曼藉由這本書創造了一套新詞彙,讓經濟學家和其他社會科學家能夠討論橫跨不同學科領域的問題。
米凱勒.阿拉切維奇
2024-04-11 05:1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理財
職場
新知
不是醫學系!研究曝「薪水最高科系」畢業年收就破百萬,幼教社工薪資最低
大學學歷與科系往往跟未來職涯發展,以及薪資收入息息相關。近日美國喬治城大學教育與勞動力中心(GeorgetownUniversityCenteronEducationandtheWorkforce)的最新研究發現,從事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商科等相關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屬整體收入最高族群,平均一年收入可達近4萬美元,而從事教育、心理、社會工作和藝術領域者則為收入最低的行業。
吳欣蓉
2024-03-16 14:29
地方新聞
台中
提升國際能見度朝陽科大IEEE SSIM國際研討會 聚焦社會科學及智能管理
由朝陽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學院主辦之「第3屆IEEE社會科學與智能管理國際研討會(IEEESSIM2023)」12月15日正式揭幕,以「社會科學」與「智能管理」兩大主軸為主題,邀請澳洲西雪梨大學(WesternSydneyUniversity)BrianStout教授及韓國水原大學GiChanYang教授擔任主題演講嘉賓,除了探討科技變革,並以戲劇觀點剖析當今社會教育趨勢,開啟一場人文社會與數位科技之學術對談。
王秀禾
2023-12-15 16:4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林繼周對李嗣涔的批判充其量對了50%
8月2日,《風傳媒》刊登了林繼周的一篇文章。他很極端地認為前國立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並不懂科學。
觀察員
2023-08-05 05:30
風生活
教育
大學哪些科系畢業後最沒用?成大生的一席話,讓頂大網友們全認同讚翻
許多人在進入大學前的選系階段都相當頭痛,而讀什麼科系的未來出路比較好,也是考量要進入什麼科系的標準之一。不過,一名成功大學的網友卻直呼「大學不是職訓所,只有爛人沒有爛系」,要大家好好考慮選系。
張雅筑
2023-06-16 13:21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台灣人文學科優勢之二,1949年之後加入的中國流亡知識人:余英時經典作品選摘(2)
1949年後許多中國大陸一流學人流亡到台灣,對台灣更是重要,記得1952年胡適到台大演講,恭維台大文學院人才濟濟,為以往大陸上文學院所少見。這正是因為當時許多第一流文、史、哲學人流亡到了台灣。以貴校政治大學而言,也是如此。如陳大齊先生,他是北京大學最早研究邏輯的學者;王雲五先生也曾在政大培養出許多人才。
余英時
2022-08-21 13:10
風生活
教育
職場
小孩大學讀哪個系會極力阻擋?網一面倒點名1科系:直接打斷腿
不少人都認為大學選擇什麼科系,會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對此,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在PTT上好奇發問,「孩子讀哪一類科系,會極力阻擋?」貼文一出引發熱議,網友一面倒指出,小孩若讀「1科系」就直接打斷腿。
黃子瑄
2022-08-04 17:50
評論
風書房
教授說服阿伯電死路人?耶魯大學「電擊實驗」的真相:《人慈》書摘(3)
接下來幾個月,有數百人造訪了史丹利.米爾格蘭(StanleyMilgram)在耶魯大學的實驗室。他們成對抵達,然後依抽籤指派其中一人擔任「指導者」的角色,另一個擔任「學習者」的角色。指導者安排坐在一台巨大的裝置前面,有人跟他們說那是電擊機(shockmachine)。接著,會有人指導他們對隔壁房間裡、用皮帶綁在椅子上的學習者進行記憶測試。每答錯一題,指導者就得要按一個開關來加以電擊。
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
2021-10-17 04:10
評論
風書房
歷史
為什麼士兵不願意開槍?歷史學家:給槍裝填彈藥是不開槍的完美藉口:《人慈》書摘(2)
時間是1943年11月22日。夜色降臨在太平洋一座島嶼上,而馬金戰役(BattleofMakin)剛剛開始。攻勢如計畫展開,而此時某件怪事發生了。
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
2021-10-16 04:10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新新聞
紅綠對話破局》春暖花開真成秋風蕭瑟?兩岸國安外圍智庫學者會議被喊卡
1月25日,屬國安會外圍組織的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與中國國安部外圍智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楊明杰,原本有一場閉門視訊會議,主題是「拜登上台以後的中美與兩岸關係」,但北京以「嚴控疫情」為由突然在舉行前2天喊卡,這場兩岸紅綠高級別學者對話宣告破局。
林庭瑤
2021-03-02 08:40
新聞
國內
國科會人社營20周年 創始人朱敬一談破除「理工沙文主義」
2000年,時任國科會人文處長的朱敬一號召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眾多學者,創辦「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以下簡稱「人社營」),轉眼人社營今年已邁向第20年,現職中研院院士的朱敬一今(20)日受邀回台大分享「過去20年人社營想要反轉的是什麼」。
郭怜妤
2020-11-21 18:38
評論
國內
專欄
俞劍鴻觀點:老美的邏輯也是辯證的─讀者要切記的兩個無法克服的邏輯議題
11月9日,我國海軍司令部主動發佈消息說美國現役海軍marineraiders/陸戰隊教官自當天起,一連4周,「在台教授我海軍陸戰隊、兩棲特勤中隊突擊、滲透作戰技巧。」11日,美國軍方的《Stars&Stripes/星條旗報》引述五角大廈發言人,指出相關報導「inaccurate/並不精確。」
俞劍鴻
2020-11-15 15: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