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社區傳染 文章列表
#
社區傳染
約 3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今年首例境外移入M痘 北部30歲男自泰國返台後發病
疾管署今(4)日公布新增1例今年首例M痘境外移入個案。個案為家住北部30歲男性,感染國家為泰國(我大多數M痘境外移入病例都來自泰國),無疫苗接種紀錄,所幸其感染型別為2b(傳播力及死亡率都比1b小)。我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入第二類傳染病,截至今年(2025)3月3日,累計共455例確定病例,其中426例本土、29例為境外移入。
黃天如
2025-03-04 15:34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口罩令再鬆綁「醫療、老人福利機構機構不強制戴」!台大醫憂揭「這4種情況」最好戴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世界各地都已放寬防疫政策,而台灣疾病管制署昨(8)日也宣告,經召開專家會議後,決議「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的防疫措施將於5月19日起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不過,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則建議,遇到以下「4種情況」還是建議民眾佩戴口罩。
古靜兒
2024-05-09 14:58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本土病例達境外移入近5倍 猴痘疫情「燒」進台灣?
去年(2022)5月英國出現猴痘(MPOX)本土病例,此後猴痘在歐美快速蔓延,配合世衛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疾管署也公告新增猴痘為我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然去年全台僅發現4例猴痘確定病例,且均為境外移入,讓人覺得猴痘還很遙遠;但近日國內猴痘病例快速增加,最新統計確診病例累計已達52例,且其中本土病例43例,是境外移入病例9例的近5倍。所以,現在應該是國人認真看待與認識這個傳染病的時候了。
黃天如
2023-04-27 1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解封之後呢?監委疫苗採購調查連「雨點」都沒有
四位監委在2023年2月22日公布調查疫苗採購與整備案,結果要求行政院督促衛生福利部對於新冠肺炎疫苗的整備與採購決策及作業程序未臻周妥、相關法令欠完備及資訊揭露不足部分,進行檢討改善。這麼重大的政策失誤,監委查來查去只有這樣「清風明月式」的過程與結論,一副我重重舉起了,但是卻是輕輕放下。如此監察院還有什麼公正與誠信可言,無怪乎現今官箴不振,因為職司官箴的總憲大人們連「御史夫夫」的風骨都沒有,執政黨的長官們沒有人要負起政治責任,各階層的公務員們又何必在乎政策要不要改善呢?
孔令信
2023-03-04 14:30
新聞
政治
室內戴口罩將解禁 台大公衛教授:「口罩像疫苗」一樣在保護我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室內口罩將在2月20日有條件放寬、解禁。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今(10)日於臉書發文表示,「戴口罩」是很重要的一個有效的公共衛生防疫方法,在2020年新冠大流行開始沒有疫苗的時候「口罩像疫苗」一樣在保護我們,有疫苗後,「口罩像加強針」在給打過疫苗的人多一層保護。
邱珮畇
2023-02-11 16: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疫情千日》疫情讓大家看到更多可能 遠距醫療將成就醫新常態
生病了要「看」醫生,傳統來說就是醫病雙方必須就病情面對面溝通,必要時還要配合聽診、觸診等理學檢查,才能大功告成。但這樣的就醫模式與觀念,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顯然已被顛覆。根據統計,台灣自2021年5月首度出現新冠肺炎社區傳播,直到2022全年籠罩在Omicron變種病毒威脅,期間已有約500萬人次接受了遠距的視訊診療或電話問診。而在可預見的未來,遠距醫療某種程度上可能也會成為國人就醫的新常態。
黃天如
2023-02-02 17: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冠狀病毒研究之父賴明詔:Omicron至少還會影響人類生活半年
人類被新冠肺炎病毒苦苦糾纏了3年,展望全新的2023年,如此戰戰兢兢的生活究竟還要持續多久?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先是笑稱「很難講,因為病毒比病毒學家更聰明」。接著說,根據他的預測,Omicron變異株至少還會高度影響人類生活半年,且接下來它也不會消失,而會以一個類似流感病毒的形式,長存在人類社會中。
黃天如
2023-01-27 17:50
新聞
國內
單日恐逾4萬人染疫!本土疫情高峰時間點曝光 指揮中心籲5族群速打疫苗
COVID-19本土疫情上週增幅42.9%,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3)日表示,疫情突然上升一大截,攀升速度快,高峰估計落在1月底、2月初,單日新增個案恐逾4萬例,呼籲5類族群快打疫苗。
中央社
2023-01-04 00:56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科學專業擺兩旁,高端疫苗成政治「產物」
對於疫苗的爭議特別是對於高端疫苗,這裡不僅如審計部所揭開的五大缺失,一筆爛帳之外,更要緊的是顯示當時的蔡政府完全是用政治來主導所有的防疫作戰,高端疫苗正是防疫與科學、專業擺兩旁,政治放中間的「產物」。
孔令信
2022-10-21 14: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周玉蔻攻擊慈濟的動機
聽聞過證嚴法師有一句話,叫「信己無私」,和「無私」有何不同?「信己無私」除了無私的意思以外,還包含了勇敢不退縮的意思;儘管有人批評污衊,但是只要自己知道我是無私的,這麼做是為佛教為眾生,那就應該無畏無懼地去做!從興建慈濟醫院、大陸賑災、蓋靜思堂、正式立宗、到表態捐贈國內疫苗,都是如此!當中阻力之大,背負之罵名,都是證嚴法師一身承擔下來!由於堅持不分政治、宗教、種族的大愛,因此在國際上成就了台灣慈善的形象!
王勝弘
2022-09-16 14: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嬰幼兒疫苗覆蓋率各年齡層最低 面對BA.5專家提醒家長挑疫苗關鍵考量點
BA.5疫情急急如律令,惟嬰幼兒疫苗礙於人體臨床試驗、上市與到貨期程都最晚,眼看疫情再起,目前國內6個月齡至4歲嬰幼兒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僅約2成,在各年齡層中敬陪末座,令家長十分揪心。專家表示,嬰幼兒疫苗不能混打,已選定廠牌並接種第1劑疫苗的嬰幼兒,只能照著疫苗設計的間隔時間打下去;若還沒接種的嬰幼兒,則可優先考慮較快能夠完成完整接種的疫苗。
黃天如
2022-09-15 17: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確診數又破4萬 糾結哪種次世代疫苗比較好?其實這疫苗也有防BA.5效果
受到Omicron亞型變種BA.5影響,國內疫情明顯回溫。疫情上升又碰到中秋連假,讓民眾更關心次世代疫苗進度,尤其看到美國迅速通過BA.5次世代雙價疫苗,部分國人不免質疑,為何台灣採購的還是BA.1次世代疫苗?專家指出,面對病毒持續變異,且新一波疫情已兵臨城下,與其糾結哪種次世代疫苗比較好,能夠愈早完成接種提供保護力的疫苗,才是最好的。
黃天如
2022-09-08 17: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還在糾結打不打第4劑?疫情最快一周後反彈,這3大類民眾不能等
Omicron疫情進入「溫水煮青蛙」階段,對於要不要接種第4劑疫苗?還是等次世代疫苗來了再打?很多民眾都很猶豫。影響所及,雖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陸續開放65歲以上長者等8類民眾接種第4劑疫苗,打氣卻很疲弱,即使是接種率最高的高風險接觸人員,目前接種涵蓋率亦未過半。專家指出,民眾應理性評估疫情發展及自身風險所在,有些人確實可以考慮等待次世代疫苗,有些人則恐怕等不了,還是盡早接種比較好。
黃天如
2022-08-11 17:00
新聞
國內
高雄船廠工人重複感染BA.5 職場、家人12人染疫
指揮中心25日公布南部BA.5株不明感染源疫情,指標個案為5旬船廠工,已接種3劑疫苗,今年5月曾確診過,7月重複感染BA.5,職場及家庭接觸者12人陽性,其中10人為新確診個案,尚待定序。
中央社
2022-07-26 04:07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BA.5進入台灣社區 「關鍵變異」讓曾經確診和疫苗打足者都可能「中招」
國內今年春天進入OmicronBA.2社區傳播,歷經數月鏖戰,目前疫情總算趨緩。只可惜全球多國再度陷入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疫情的事實,讓人不得不正視,面對防疫,國人現在或許可以喘口氣,卻不能鬆懈太久。尤其愈來愈多研究證實,BA.5無論對疫苗接種或自然感染都有很強的免疫逃脫能力,即就算是在這波疫情感染過BA.2的人,還是必須承受不小「重複感染」的壓力。
黃天如
2022-07-21 17:00
風生活
新冠肺炎》BA.5燒進社區!確診者2個月內重複感染,指揮中心曝1種人風險最高
國內出現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病例,指揮中心表示,BA.5傳染力較強,已成歐美國家流行株,但據國外研究,感染BA.5重症風險並未增加,重複感染症狀可能比前次輕微。
中央社
2022-07-16 00:54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嬰幼兒疫苗7/22起開打 規劃46處快打站
全國14日新增2萬7,597例本土個案,台中市新增3,639例本土個案,其中3458例為快篩陽確診,占95.03%,相較7月7日4,081例,降幅達10.83%。副市長令狐榮達在疫情線上記者會表示,家長最關心的6個月至5歲的嬰幼兒疫苗,台中預計在7月22日起啟動施打服務,目前已規劃46處快打站,將由民政局造冊通知;另合約醫療院所也會開放預約,當天同步施打,市長盧秀燕將於明日記者會宣布相關細節。
王秀禾
2022-07-15 02:33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配合中央預計7/21配發6個月至5歲幼兒疫苗 中市預計7/22開打
7日全國新增3萬1,364例本土個案,台中市新增4,081例本土個案,其中3913例為快篩陽確診,佔95.88%,相較6月30日的5639例下降27.63%。副市長令狐榮達於疫情記者會表示,中央宣布6個月至5歲莫德納幼兒疫苗最快7月21日配送到各縣市,台中預計7月22日開打,採合約院所、幼兒快打站、衛生所及入園「四管齊下」接種,估計8萬5,540位嬰幼兒符合資格,後續規劃將再對外說明。
王秀禾
2022-07-08 01:38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第4劑65歲以上長輩疫苗覆蓋率六都第一 快打站7/6-7日持續服務
全國6日新增3萬4499例本土個案,台中市新增4669例本土個案,其中4461例為快篩陽確診,占95.55%,相較6月29日的6117例下降23.67%。副市長令狐榮達召開疫情線上記者會表示,截至5日為止,台中已有16萬122位長者完成第4劑疫苗接種,目前台中市65歲以上長者第4劑COVID-19疫苗涵蓋率38.9%,排名穩居六都第一。
王秀禾
2022-07-07 01:56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家長看過來》嬰幼兒疫苗來了,該怎麼選、要注意什麼?一文全解析
終於來到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最後一哩路!隨著Omicron引發國內社區傳播,就連原本不受新冠病毒青睞的兒童也被黏緊緊,甚至因併發急性腦炎導致死亡,許多家長對嬰幼兒疫苗早已敲碗多時,總算等到這一天。首批莫德納嬰幼兒疫苗45萬劑6日運抵台灣,最快21日開打。目前嬰幼兒疫苗有哪些選擇、又有哪些優缺點?6個月以下的嬰兒沒合適疫苗可打該怎麼辦?本文深入訪談專家提供家長做決定參考。
黃天如
2022-07-06 1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