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登月探測 文章列表
#
登月探測
約 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財經
軍事
專欄
蘇育平觀點:美國太空企業整併潮初現端倪
最近美國亞馬遜集團創始人貝佐斯在最高點出售大量自家股票,變現了80億美元,大家都欽佩他眼光好,賣到高點時機恰好。但最近另外消息傳出才知道,他大賣股票的原因所在。
蘇育平
2024-03-03 07: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科技
觀點投書:印度與俄羅斯探測器登月之旅
最近月球很熱鬧,俄羅斯與印度兩國的無人探測器,將分別於本月21日與23日只差兩天嘗試軟著陸於月球南極地區進行調查,兩國預定著陸點相隔只有大約118公里,全球太空與科學界都非常關心注目。這是印度第二次嘗試在其他星球軟著陸,四年前首次嘗試以失敗收場。俄羅斯則是相隔47年之久後重回月球探險,兩個世代的斷層,加上因俄烏戰爭而遭受嚴厲制裁封鎖,全球關注俄羅斯的太空技術實力是否依然犀利。
SR71
2023-08-22 06:10
VIP
國際
科技
大國博弈
俄羅斯時隔47年再探月球,美俄印中都想在「月球南極」蓋基地!NASA警告:中國會把那裡變成「另一個南海」
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表示,「月球25號」登月探測器已於11日凌晨由聯合號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俄國47年來首次登月任務。俄羅斯試圖在月球南極率先實現軟著陸,並且在此區域探測令人夢寐以求的水冰(waterice)。由於美俄中印日等國都對月球南極抱持高度興趣,美國太空總署甚至警告,若讓中國佔領月球南極,這裡恐怕會變成「另一個南海」。
李忠謙
2023-08-11 11:08
新聞
國際
烏賊寶寶、水熊蟲坐上SpaceX火箭! NASA為什麼要送這些小動物上太空?
台灣時間4日凌晨1時29分,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展開第22次飛往國際太空站的補給任務。不過,太空人們這回迎接的補給品,可不只有新鮮蔬菜水果,還有來自地球的嬌客——128隻短尾烏賊寶寶,以及5000隻俗稱「水熊蟲」的緩步動物。
鍾巧庭
2021-06-04 10: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中俄聯手上月球!攜手對抗美國太空霸權,兩強決定合建月球科研站
中國俄羅斯宣佈,雙方簽署了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俄兩國在太空領域多項合作的最新一個協定。
BBC News 中文
2021-03-11 15: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嫦娥五號攜回月壤後的未來地月關聯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Chang’e5Detector)經過約23天披星戴月的航天飛行,順利地返回地球,作者謹將這趟旅程整理如下供讀者參閱:
胡僑華
2021-01-03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挑戰帶回月球一抔土 時隔近半世紀更新月壤樣本
中國自2004年啟動至今的探月工程,展開最後收官任務。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前進從未有探測器抵達的月球其他區域,蒐集一抔土帶回地球。此任務是美中競爭的最新成果,對北京而言,嫦娥五號不僅擔負中國首度月球採樣的歷史使命,也承擔人類44年來首度更新月球土壤樣本的責任。
蔡娪嫣
2020-11-24 18:40
新聞
國際
財經
歷史
科技
自駕車問世、登陸月球背面、拍到超大黑洞、女總統與同婚合法化......回顧2010年代的「第一次」
隨著2020年即將到來,意味2010年代要畫下句點,而在這10年期間,民主政治、性別平等、科技發展等領域都有許多的「第一」成就,像是Waymo研發全球首部自駕車、蘋果推出自家首部平板電腦iPad、南韓是首個推動5G網路的國家,而日本與歐洲是首個面對嚴重少子化問題的地方;至於性平領域,台灣選出首位女總統,同時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
簡恒宇
2019-12-31 09:10
風影音
國際
科技
登月探測船墜毀,意外讓來自地球的「無敵小生物」稱霸月球!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比人類更早殖民太空
月球上出現生物的機率驟然飆升!但牠不是難以捉摸的外星生命體,而是來自地球的「緩步動物」,俗稱「水熊蟲」。2019年4月11日,以色列太空探測器「創世紀號」登陸月球的前一刻引擎出現故障,撞毀於月球表層,而船艙內攜載的數千隻「水熊蟲」也跟著摔落月表。由於水熊蟲是第一種已知能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學者8月5日指出,水熊蟲理應可以抵擋衝擊,成為月球上的首批居民。
蔡娪嫣
2019-08-07 18:30
新聞
國際
國內
專訪以色列代表游亞旭》不拘小節、直率坦白、不怕失敗......以色列人獨特的「虎刺巴」精神
「我想強調以色列與台灣有許多共通點」,問及台以之間的差異,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亞旭表示,以色列建國時間與台灣相近,都承襲流傳千年的文化,一樣重視家庭,且都是「島嶼」,而雙方也都創造奇蹟,發展成功並擁有影響力,但他也提到以色列人的特點,即具備無所顧忌的「虎刺巴」精神,不會甘願等待別人給答案,更不畏懼失敗。
簡恒宇
2019-08-03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又一個太空研究超級大國來了 中國即將啟動小行星探測計畫 邀請各國合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近日稱,即將啟動雄心勃勃的小行星探測計畫,並邀請合作者搭載探測器從事實驗。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18日表示,這項為期10年的任務將向近地小行星發送樣本探測採樣。
德國之聲
2019-04-21 15:10
風影音
國際
科技
創業上太空!以色列3名男子募款1億元,發射國家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號」……然後他們就要失業了
今年是阿姆斯壯登月的第50周年,人類的太空探索又進了一大步。以色列非營利機構SpaceIL的登月探測器「創世紀號」,22日晚間乘著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升空,預計4月中旬著陸月球表面。如果「創世紀」成功登陸,以色列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第4個將探測器送達月球的國家,也創下民間探測器登陸月球的首例。
蔡娪嫣
2019-02-24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人類月球探索:商業與政治的爭奪戰!誰將擁有月球資源的開採權?
一些企業正在研究從月球表面開採出珍貴礦藏的可能性。那關於人類在月球上的開採權,到底有什麼樣的規則?
BBC News 中文
2019-01-22 15:00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從登陸彗星到奈米藥丸 2014年最亮眼科技創新
2014年邁入尾聲,這是人類首度登陸彗星、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為太空探險開啟新世代的一年。另一方面,科學家努力開發伊波拉病毒的解藥、機器人與無人機變得更加親民。今年大張旗鼓的國際叫車服務公司優步(Uber)席捲了各大科技新聞的頭條,矽谷在穿戴式科技方面快速發展,投入醫藥領域也帶來不可思議的突破。《華盛頓郵報》選出了年度最佳創新,與讀者一起回顧這豐收的一年。
李佳恒
2014-12-31 08:30
新聞
兩岸
為「嫦娥五號」探路 試驗器今年發射
中國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10日表示,今年將發射「嫦娥五號」試驗器,這個試驗器要為「嫦娥五號」先行探路,並且不會像嫦娥三號一樣「落月」,到達月球後就會回來,要為獲取未來「嫦娥五號」返回時的軌跡。被問到目前在月球上還沒甦醒的「玉免號」,葉培建也對它有信心,認為它會回復運作。
潘維庭
2014-03-11 20:15
新聞
兩岸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中國要建月球基地
歐陽自遠是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有「嫦娥之父」之稱。2009年9月他來台交流,行程滿檔,他仍願意擠出時間接受媒體採訪,包括我的1個多小時的專訪。事隔多年,他的受訪內容不但逐一實現,至今仍深具啟發意義。
亓樂義
2013-12-02 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