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疫苗普及率 文章列表
#
疫苗普及率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白紙運動」兩週年:中國還會迎來另一場大規模抗爭嗎?
「對於參與白紙(運動)的人,後續的創傷是很大的。」兩年前,在上海烏魯木齊中路參與示威的黃意誠告訴DW。當年他在抗議現場,遭警方按在地上毆打,隨後被拖上一輛公車、滿臉是血。在未上手銬的情況下,他趁亂逃脫。
德國之聲
2024-11-26 14:00
新聞
政治
兩岸
中國24小時無新冠死亡個案?王丹曝北京疫情不同以往:細思極恐
自11月份「白紙革命」星火燎原後,中國大動作放棄實施近3年的清零政策,造成新一波疫情風暴;然而,官方數據卻顯示,過去24小時無人死於新冠肺炎,引發外界「蓋牌」的疑慮。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今(22)日指出,北京疫情日益惡化,且此次重症很多、死亡數驚人,「太詭異了,細思極恐」。
李瑋萱
2022-12-23 03:30
評論
政治
專欄
林進嘉觀點:為什麼陳時中的仇恨值高?
蔡英文提名陳時中競選台北市長,可說是機關算盡。因為這是自1998年以來,民進黨最有可能贏得台北市長的機會。所以,肥水不落外人田,當然不能提名其他派系的人。據悉,陳時中陣營操盤手想靠「三腳督、選情冷、基本盤」獲勝。
林進嘉
2022-10-17 14:40
風生活
財經
6月餐飲業營業額年增61.7%,創統計以來最大成長!專家曝關鍵原因
經濟部公布6月餐飲業營收新台幣619億元,年增61.7%,創下有統計以來最大增幅。顯示今年疫情趨緩、外食消費增加與低基期所致,展望7月表現,經部預估營業額上看644億元,將有望維持成長軌跡。
中央社
2022-07-26 06: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經濟
梁國源觀點:抗通膨之戰,聯準會政策調節存有風險
在2021年4月後,美國通膨急遽攀升,並引發此波通膨究竟是暫時性(Transitory)或持續性(Persistent)現象的爭辯。但隨著高通膨持續逾半年之久,11月美國物價(CPI)年增率更升至6.8%的近40年高點後,聯準會(Fed)棄守堅持數月的通膨暫時論,在12月會期將「暫時性」用字移除,更大幅提高了2022年升息次數預期,透露出其貨幣政策立場已由寬鬆轉向緊縮。
梁國源
2022-02-03 15:20
風生活
確診跟感冒一樣!在荷台人不解台灣人為何恐慌,直言「沒戴口罩依舊活得很好」
台灣今(12)日再添4例本土個案,隨著疫情持續升溫,再加上月底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讓許多民眾擔心新冠病毒擴散至社區。不過對此,一名居住在荷蘭的網友表示,國外雖然每天確診破萬,但各國之間的國境仍持續開放、大家的生活一如往常。另外,也有網友分享自己週遭有多位朋友確診後,也都只是家休息14天,快篩呈陰性後就繼續上班生活,讓他納悶「台灣人到底在怕什麼?」,貼文一出便引發網友熱議。
楊明允
2022-01-12 23: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閣揆保衛戰》公投期末考「攘外安內」 蘇貞昌搶麥克風、敲撞球桿搏命演出
四大公投即將在12月18日登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倒閣公投」,行政院長蘇貞昌雖主導以不提對案方式,簡單呼籲支持者投四張不同意票應對,不過,在台灣基進前立委陳柏惟被罷免後,府院黨提早正面應戰,蘇貞昌不僅依疫情前承諾,每位黨籍立委場都前往參加,在幾場說明會上,摔撞球桿,甚至搶過主持人手中麥克風,自己帶群眾喊「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口號,面對這場「閣揆保衛戰」,蘇貞昌全台「衝衝衝」是真的拼了。
顏振凱
2021-11-14 17:30
風生活
自購59.4萬劑「即期AZ疫苗」惹議!陳時中揭背後原因:是必須的
我國自購59.4萬劑AZ疫苗於6日晚間抵台,不過後續卻爆出此批疫苗的有效期限僅到本月底,也就是11月30日,民眾也紛紛質疑是否加上檢驗封緘作業,將導致疫苗來不及施打,而報廢的問題。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回覆,原本要提供比較多疫苗,但這段時間施打需求其實沒那麼高,不過確實也需要這些疫苗。
黃子瑄
2021-11-08 15:27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荒唐官員決定全國人民生死
近日政務委員張景森今文表示,他請問陳時中,到底在戶外登山跑步時需不需要戴口罩?結果,陳時中卻回應:野外空曠又沒有什麼人,就不需要戴口罩。除非靠近其他登山客,才需要戴。此篇文章一出,令全國民眾傻眼,也讓民進黨的荒唐雙標政績再添一樁。
張凱鈞
2021-10-05 05:30
VIP
評論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呂紹煒專欄:笑話!美國要再提301對中制裁
美國拜登政府正準備對中國祭出新的經貿制裁措施,衡諸現實,美國這次恐怕很難如願了。而且,在美國都堂而皇之搞補貼後,用此理由制裁他人,簡直是笑話一樁!
呂紹煒
2021-09-15 14:20
新聞
政治
國內
日贈台疫苗僅1周即抵台 謝長廷讚「台日模式」:向德國買要花2個月
日本政府3日宣布將再贈送AZ疫苗給泰國、越南以及台灣,也是日方第4次贈與我國疫苗。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此次共有6萬4000劑,而載運疫苗的班機於7日抵達桃園機場。他提到,這次疫苗輸台迅速,5月底台日建構的這套提供模式是正確的,相較民間與德國購置疫苗需至少要花2個月,日本只用1周即可支援到貨。
郭怜妤
2021-09-07 15:18
新聞
國內
財經
美國聯準會不急於升息 謝金河揭警訊:全球最脆弱的地方是香港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Powell)日前發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表示支持縮減購債,但不急於調高基準放貸利率。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28日於臉書發文指出,這次全球央行年會給市場滿意的答案,但未來變數仍會緊緊相隨;他並提到,代表中國的最重量級企業騰訊、阿里股價瞬間腰斬,美團一下跌6成,才是最不尋常的訊號。
蔡佩珈
2021-08-28 12:25
新聞
政治
謝志偉駁BNT居功說 李貴敏再轟「狀況外」:駐外日子過太好?
日前駐德代表謝志偉在臉書透過有德國官員向他表示「BNT供貨進度有很正面的發展」,國民黨立委李貴敏批他「事前沒有具體作為、事成急著邀功」,謝志偉再度寫近3千字公開信駁斥李貴敏,並指李「羞辱疾管署公務員、放過以蠻橫政治干擾的中國」,李貴敏則再度回應,爭取不到疫苗,此等政務官早該被彈劾或自請處分,還吹噓「政府與民間分工」。
潘維庭
2021-08-23 17:40
新聞
政治
國內
桃園特殊交友圈累積55確診 鄭文燦:已掌握傳播鏈路線
桃園16日再傳市民接觸特殊交友圈男子染疫,且該男母親、舅舅等4名家人也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特殊交友圈自7月11日至8月16日已累積55人確診,包括職場和家庭感染,雖已逐漸收斂,但要到達清零還是要觀察14天。鄭文燦強調,Delta病毒已經在門口,要採更高管制政策才能阻絕於境外,機場、防疫旅館和收治責任醫院都要堅守防疫規範。
郭怜妤
2021-08-17 18:23
風生活
世界
印度神童斷言全球再爆第三波疫情,連台灣都難倖免!命理師翻盤直指2022反而最該小心這件事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Anand)的預言至今已5度應驗,而他的最新預言中,不僅特別點名台灣,針對台灣給出抗疫指引,更指出全球4大崩潰的關鍵時間點,預言全球將爆發「第三波疫情」,最慘烈的時期則落在明年4月。對此,命理專家小孟老師在節目《新聞挖挖哇》中指出,2022年4月時「星相大好」,疫情得以控制,反而是今年下半年要注意。
潘京婕
2021-07-26 11:57
風生活
印度神童再度預言!特別點名台灣要挺過疫情須注意1件事,全球4大崩潰時間點曝光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Anand)的預言至今已5度應驗,今(19)日他再度發布新影片,預言全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爆發「第三波疫情」,而最慘烈的時間點將落在明年4月,此外,阿南德這次還特地點名了「台灣」。
潘京婕
2021-07-19 15:04
新聞
國內
不甩疫苗謠言 「這群人」接種率2周破7成 前醫師驚喜:真的很感動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本土確診案例於17日首度降到個位數。對此,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於Podcast節目中表示,65至74歲長者施打普及率在2周內從10多%衝到70.94%,「這什麼數字?真的打得太快了,我真的覺得很感動」,並透露自己忍不住哭了。
郭怜妤
2021-07-18 21:41
新聞
國際
英國19日徹底解除防疫限制!代價恐是夏季200萬人確診,強森為何敢豪賭?
英國宣告兩周後徹底自由,令全球大為吃驚,強森政府奉行的策略是:確診病例增加沒關係,只要疫苗降低重症率、死亡率,使醫療體系不崩潰就行……
蔡娪嫣
2021-07-08 08:10
新聞
國際
Delta之後,還有巴西Gamma病毒!美國疫苗接種率需達86%,才能阻止萬千傷亡
已經擴散到92個國家的新冠Delta病毒株(印度變種病毒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新冠肺炎最主要的病毒株,由於它傳播快、適應力強,而且有能力攻擊易演變成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因此WHO警告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應小心。
蔡娪嫣
2021-06-23 15:10
風生活
健康
想預防新冠肺炎,先改善惡劣的生活習慣!中醫師揭提升免疫力的3大方法,在家就能輕鬆完成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警告,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現行的檢驗、隔離圍堵、封城防疫等方法,似乎還不夠完善,目前新冠藥物還沒研發出來,疫苗普及率的問題,種種瓶頸讓民眾擔憂新冠疫情!
時報出版
2021-05-27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