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人批評女性「高舉女權大旗,什麼事都可以無限上綱」,質疑「為什麼男人心裡苦,不能說?」,要男人「不要再忍受女權自助餐」,引發熱烈討論。事實上,女權主義者在爭取性別平等時也提出,不只女性,男性也是父權壓迫的受害者,性別平權除了將女性從父權社會中解放,也是幫助男性擺脫社會壓力,不再「有苦說不出」。美國作家瓦倫提7月25日在《紐約時報》刊文指出,性別平權不只是為女性發聲,也是讓男性放下肩上的壓力,但推動兩性平權時提供給男性的支持和選擇往往遠少於女性,「男人和女人都應該能自由表達脆弱,展現堅強,不受限於性別。」瓦倫提(JessicaValenti)指出,近年女性主義蓬勃發展的同時,卻也伴隨「厭女症」(misogyny)的興起。女性上街爭取權益、競選公職的數字不斷創紀錄,但也一群人─且大多數是白人男性─將爭取女權與「厭惡男人」畫上等號,認為女權人士就是刻意與男性為敵。另一方面,未成年的男孩和年輕男性持續受到「男性就是要剛強」、「男兒有淚不輕彈」等刻板印象壓迫,無法展現自己敏感、溫柔細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