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句知名諺語:「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顯現早期農業時代,家家戶戶養豬、賣豬,卻不見得有機會品嘗豬肉的生活,反觀現代則截然相反,真正看過豬走路的才是少數,許多人甚至無法分辨五花肉、胛心肉、奶脯肉、彈子肉的差異,更有人不知道老一輩口中的「老鼠肉」就是中里肌,對多數人來說,幾乎都從冷凍櫃或餐桌看見成品,從來不曾好好認識吃下肚的食物。不只是肉類,看著超市架上琳琅滿目的蔬果,你能說出它們的生長季節和產地嗎?唐詩寫的「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究竟又有多辛苦?面對不同的作物,農人如何相對應種植,背後又有哪些不曾說出口的淚水與汗水?從產地到餐桌這段歷程的艱辛,其實很少人關注、很少人瞭解,第一線的生產者也很少有機會曝光。有鑑於此,致力推廣台灣小農的奧丁丁市集,為了讓民眾更加認識每一份吃下肚的食物,同時也讓辛勤的生產者被更多人看見,不定期前往台灣北、中、南各縣市,從高山果園、臨海魚塭、有機溫室到牛、羊、雞、豬等牧場,深入產地,結合科技與社群平台,以直播形式採訪農林漁牧業者,帶民眾產地直擊,了解各行各業真實情況,從產地環境、飼育秘辛、食材挑選秘訣、品牌故事到私房食譜,讓大家充分瞭解食物從何而來,煮得安心也吃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