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玉山科技協會 文章列表
#
玉山科技協會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8字形容2024大選 童子賢:是台灣公民社會日趨成熟的象徵
總統大選落幕,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於昨(16)日舉辦2023年歲末晚宴,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致詞表示,選舉剛剛結束,台灣從選舉前的鑼鼓喧天,很快恢復到選舉後的平靜無波,社會各處都恢復工作與生活,這台灣社會處處有不同意見,但是能包容不同意見,這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闊氣度,就是台灣公民社會日趨更成熟的象徵。
張庭維
2024-01-17 09:33
地方新聞
桃園
張善政出席南加州玉山科技協會交流餐會 介紹桃園投資環境盼引進新技術
桃園市長張善政率領海外招商暨姊妹市訪問團赴美國訪問,張善政一行於當地21日晚間出席南加州玉山科技協會招商交流餐會,與當地科技產業交流,並介紹桃園優質產業環境。張市長指出,桃園的產業健全,全國500大製造業在桃園設廠的就超過200家,桃園已經連續九年的工業產值位居全台第一,為了提升在地勞工薪資,未來一定要透過智慧化驅動產業轉型,希望與會貴賓能到桃園投資,或是將桃園的投資友善環境推廣出去。
王維傑
2023-08-22 21:54
VIP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魏哲家開講》自爆台積電佈局日廠秘辛!日外派200人在台中廠受訓中 主動提「客戶」為哪樁?
甫於美國舉行完進機典禮的台積電,今年初才動工的日本熊本廠持續加緊腳步趕工中。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演說時首度提到台積電佈局日本原因,並且自爆目前有來自日本的200多位工程師在台積電台中廠受訓中。(魏哲家開講》一文看懂台積電總裁首度公開演說五大重點及兩大意義)
周康玉
2022-12-20 14:50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財經專欄
證券投資
童子賢:晶片供應穩定成各國戰略議題
台灣玉山科技理事長童子賢今(11/30)日表示,COVID-19疫情、美中貿易摩擦、俄烏戰爭等都對世界帶來負面影響,晶片供應的穩定性已成世界各國戰略層次的問題。
周康玉
2022-12-01 05:20
新聞
國內
財經
談魏哲家演講的智慧 謝金河:還在觀察誰將成為台積電最終接班人
玉山科技協會17日舉行2020年會,各界人士與學者齊聚一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許多人來聽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的演講,好奇台積電未來將如何發展;而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欽點成為接班人的魏哲家及台積電董事長劉徳音,誰將成為未來領導台積電的人選,他也正在努力觀察中。
王品力
2020-09-19 08:4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一席話 安了離岸風電業者與高雄市長陳其邁的心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今(17)天表示,台積電不排除往高雄投資的可能性,全台灣都是基地,將繼續在台灣生根發展。
中央社
2020-09-17 22:45
新聞
政治
國內
未見韓國瑜先見張善政 郭台銘承諾:政治服務經濟是根本,一定推動「0到6歲國家養」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3)日出席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專題座談,致詞時強調,「0到6歲國家養」等他所承諾過的政見,一定會推動,堅信投資年輕人就是投資未來,所以,現在支持志同道合的立委參選人來推動。郭台銘退黨後的動向引人關注,至今仍未與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見過面,但在今日座談上先與韓的國政顧問團總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碰面。
陳奕安
2019-10-03 22:46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科技成貿易戰武器 李紀珠籲台灣儘速因應
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紀珠指出,科技成為國際競爭使用的武器,掌握關鍵技術的國家以此作為手段,達成其他目的將成常態。台灣在這波科技戰應儘速因應,避免受到影響。
中央社
2019-10-03 22:31
新聞
國際
政治
批台灣經濟向下滑落 韓國瑜:漠視者「不是無知就是無能」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展開訪美行程,於今美西時間(16)日出席位於加州的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矽谷論壇。韓國瑜致詞時指出,台灣所有周邊國家都在快速進步,但台灣還在原地打轉,甚至向下滑落。他表示,不論從事政黨企業界或士農工商,漠視了這個現實存在的殘酷,「不是無知就是無能。」
簡子琳
2019-04-17 15:45
風生活
職場
科技
【林富元專欄】別再到處應酬,卻只得到些沒用的人脈!3大絕招教你避開「無用社交」
參加好的社會團體,是年輕人探索門路、學習經歷最好的切入點。現代企業家與創業家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盡早培養出整合資源、調和鼎鼐的習慣與能力。
林富元
2018-10-19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