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獨尊儒術 文章列表
#
獨尊儒術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 觸頂的中國 」寓示著台灣不一樣的未來
現代國家基本上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憲法,對憲法的存在功能主要應該鎖定在如何限制政府職權以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早自1789年8月26日法國國民會議就通過《人權和公民權宣言》(DeclarationoftheRightsofManandCitizen),在第16條即有明文:一個社會如果其權利的保障未能獲得保證,而且權力的分立亦未能得到確立,就根本不存在憲法。
陳昭南
2022-12-24 15:1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孔子曾經謀殺人!憑「5個超蝦理由」殺害人民英雄、曝屍三日…揭課本不敢提的暗黑面
孔子擔任大司寇第五天的中午才剛過,職稱叫做「掌戮」的官員率領幾個皂吏用木板扛著一具屍體,然後擺放在曲阜市場的正中央。
時報出版
2022-01-02 17:00
風生活
風歷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後果,竟是造就一代神棍?揭漢朝大儒劉歆走向歪道的故事
土行的顏色是黃色,所以土德王朝的官員得穿黃袍,但這種黃既不是杏黃也不是明黃,按照漢朝的印染工藝,估計還做不出那麼鮮亮的衣服來,漢官的服色是赭黃,說白了就是土黃色。說句題外話,後來官員的袍服主色越來越多,越來越雜,甚至根據官品高低還必須使用不同顏色,赭黃就變成皇帝的服色了(但不跟「朕」這個字眼一樣是獨享的),再後來皇帝改穿赭紅袍,到了清朝才改成了獨享的明黃。
三采文化
2021-02-15 09:30
風生活
風歷史
王莽稱帝根本是上天旨意?史學家:篡位前他就是個道德楷模
漢朝時,儒生開始參與論政,將儒家學說綁在了統一王朝的戰車上,為天子統治全天下編造理論依據,對於這種實用理論,王朝跟皇帝自然喜歡。於是,漢武帝下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學說也開始結合陰陽家那套奇幻設定,儒生走火入魔,開出惡之花!
三采文化
2021-01-27 09: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經過包裝的民主還是民主嗎?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老子》57章
戴發奎
2020-11-27 06:00
風生活
風歷史
孔子是外星人?舌頭有7層、額頭凹陷積水,還會自體發光…揭古人眼中的至聖先師:根本怪物
編按:從西漢時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主宰中國的主流思想二千年,而孔子也在這個時代開始被「神格化」……
遠流
2020-06-27 14:3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欄:為什麼中國應當改名為「秦漢國」?
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的人權災難愈演愈烈之際,在台灣年輕一代「天然獨」不可逆轉之際,在「諸夏意識」呈幾何級速度傳播之際,從上世紀初即被認為理所當然、不容置疑的宏大敘事和身份認同,如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華人等,逐漸受到質疑、批判、解構和顛覆。
余杰
2019-12-22 06:2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文化
鄧鴻源觀點:從哥白尼談中西方科學發展的落差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文藝復興時期波蘭的天文學家,他提倡地動說模型,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臨終前發表了《天體運行論》,開啟了天文學革命。
鄧鴻源
2019-12-15 07:10
評論
國內
專欄
文化
劉君祖專欄:人革天命,政績不符民意就能覆舟
《繫辭傳》第一章以「易簡以成」為題,既有破題也有結論的意思。「成」就是成功,成功即大成之意。人生自幼努力奮鬥,從一開始的佈局規劃,到後來的辛苦打拼,總是希望最後有所結果,就是為了達到「成」。
劉君祖
2019-12-15 05:50
風生活
風歷史
為何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子,竟被孟子罵禽獸?揭行事如黑幫、卻很替平民設想的墨子思想
孟子曾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批評道家激進派的楊朱太個人主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及墨家創始人墨子太博愛、太理想化,學習兩派思想的都是禽獸。可是,課本上明明就寫說墨家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的和平主義,和平不好嗎?怎麼會被孟子罵得這麼慘、甚至被說禽獸呢?
蔡佳妘
2019-05-08 14:49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李劼專文:華夏民族的恥辱,一部野蠻戰勝文明的歷史
讓華夏民族感到恥辱的是,這個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乃是一部接連不斷的野蠻戰勝文明的歷史。
李劼
2019-02-03 06:50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李華觀點:從澳洲華裔作家被捕,看中國文人的歷史宿命
《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旦:「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賢人。」曹操曾經在《短歌行》中寫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劉邦打敗項羽後,大宴群臣時說:「此三人者(張良、蕭何、韓信),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李華
2019-02-01 05:50
評論
兩岸
專欄
錢鋼專文:中國語象2018─貿易摩擦果然驚濤駭浪
2018年中國政治話語最重要的測試點,是「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縮略進程。只有當縮略徹底完成,中共歷史上繼「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後的第三個冠名旗幟語「習近平思想」才告定型。
錢鋼
2019-01-01 07:00
評論
政治
專欄
陳昭南專欄:柯P「引火燒身」,終會被中共「搞死」!
近日在一次與青年座談中,突然被問到一句深奧的文言文說:「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當時我知道這些年輕人乃意有所指,便即席回說這好像是柯文哲最喜歡模糊焦點的政治太極標語。座上年輕朋友無不莞爾相視而笑。
陳昭南
2018-09-08 07:10
評論
兩岸
國內
專欄
公孫策專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北京的空氣品質全中國第9」!有沒有搞錯?但確是實情。
公孫策
2018-02-14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孫慶餘專欄:「大災變」中的愛心及尋找替罪羊
這次206花蓮震災,政府反應快速,全台各地加上國際救援及愛心紛紛湧入,充分展現「最美的風景缐是人」的台灣價值。其中令台灣倍感溫馨的,是世界大國之一的日本,首相安倍親書「台灣加油」及「台灣的老朋友們,日本此時此刻與你們同在」為台灣打氣,證明了「德不孤必有鄰」及「患難見真情」的真理(患難中最能看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孫慶餘
2018-02-12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誰說少了文言文就不是中華民族?
這個世界,自所有的國家機器收編「教育」的那一刻起,教育問題就是政治問題了。國家想要透過教育培養出什麼樣的公民、什麼樣的認同,這件事情就是純然的政治,政治問題本該政治解決。
戴成恩
2017-09-13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搶救國文,翻轉文言文教育的幾點建議
在近來的課綱爭議中,有一派建議高中文言文比例應該降低;附和著自然有許多文化人士,著眼台灣主體性,但也有不少人是因為學習文言文過程中的痛苦經驗,而希望藉此降低學生的痛苦指數。不容否認,高中國文老師不乏口才便給、循循善誘者,也有不少學生因此領略了文言之美而在日後投入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但大多數國高中生對文言文的經驗,卻是不斷的背註釋、寫翻譯,以及強記瑣碎的國學常識。這些學生畢業之後,不僅不會在工作與生活中再接觸到文言文,甚至由於早年痛苦的學習經驗,終其一生討厭文言文。
謝世宗
2017-09-08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陳昭南觀點:民主會是中國崩解內亂的促發劑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開宗明義的第一道鍍得亮閃閃的金句。
陳昭南
2017-05-13 07:00
風生活
風歷史
孔子真的想當神嗎?從林佳龍遭抹黑「拆孔廟、蓋神社」,看見台灣最恐怖風景
當孔子變「孔神」,儒家變「儒教」,甚至尊他的偶像為神明,每年還要舉辦祭孔典禮,不知當年曾曰「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的孔子,如今作何感想?
想想論壇
2017-03-27 15:3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