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各地民眾相同,台灣一般民眾其實並不十分關心暖化問題。但台灣民眾並不知道其實暖化議題主導了台灣能源政策,民眾雖不關心暖化,但政府的氣候政策對經濟及民眾荷包卻有嚴重的影響。蔡政府自己承認,落實目前的能源政策,2025年全年發電成本將增加2500億元,每個家庭每年將增加3萬元電價及物價上漲的負擔。但進一步探討為何電價大漲?原因在於大量增加綠電與氣電,而增加綠電與氣電的真正原因在於「減碳抗暖」。所以追根究底,電價大漲原因在於氣候政策深深影響能源政策,進而對民生經濟造成嚴重衝擊。政府能源政策是基於暖化將對人類造成嚴重影響的「假設」,此一假設既然影響如此深遠,是否正確就應該接受嚴格的檢視。目前政府的氣候政策是基於對聯合國IPCC報告之預測照單全收。但問題是IPCC對碳排及溫升的預測是否正確?IPCC本身並不進行學術研究,該報告只是收集各種研究報告再滙整出版。未來溫升多少其實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未來碳排增加速度,一個是在一定濃度的溫室氣體條件下,溫升多少。但兩者都很難預測。以碳排而言,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較為權威,在上個月IEA出版的全球能源展望年度報告中有以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