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長達兩個多月至今仍持續未停戰,濱江實中為響應國際文憑組織開創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之理念而貢獻力量。八年級全體師生在「識讀國際」與「社區計畫」課程中,以議題探究及快閃行動傳達支持和平的信念,並且為戰爭的受難者祈福。濱江跨學科支持烏俄和平的課程與活動為期將近兩個月,學生先於「識讀國際」課程中,針對難民議題及烏俄戰爭的背景、歷史脈絡、戰爭衍生的問題以及人權議題等進行探究,設計本課程的李牧潔老師說:「在課程中,讓學生自行選擇烏俄戰爭的相關議題進行研究報告,發現學生對於國際時事的脈動都非常關心,不論是在戰爭中的國際關係、資訊戰議題、難民援助等,都能提出自我的見解,且明白關心時事是世界公民的責任與義務!」此後,學生並於「社區計畫」課程中提倡Prayersforpeace的和平訴求。此快閃活動由研發處邱安琪主任暨八年級導師宣讀IB及本校的使命宣言開始,接著,參與的師生準備黃色及藍色有紀念意義的物品,按照動線到指定處擺放藍色及黃色的紀念物,擺放過程中會有炸彈轟炸聲,當聽到轟炸聲時,師生需暫停動作或行避難動作。師生擺放動線以縮時攝影紀錄整個行動的過程,藍黃紀念物的放置呈現出烏克蘭國旗的大型創作,呼籲烏俄戰爭停火,以行動支持和平。最後,師生手牽手圍繞著烏克蘭國旗默哀一分鐘,為戰爭中的逝者及傷者祈福,同時也反思戰爭的影響與和平的價值。規劃「社區計畫」課程的邱安琪主任說:「Prayersforpeace的快閃是以過程戲劇及行爲藝術為出發,展現理性溝通、和平訴求的實際行動,倡導重視國際現況及人權議題,關心烏克蘭難民問題。」林俊成同學說:「我在識讀國際的課程中研究的議題是烏俄戰爭的原因,蘇聯解體之前原本同為家人的兩國,因為地理位置、國家資源、利益需求及國際政治等因素造成兄弟不和,這真的是一個讓人難過的結果,很希望他們能盡快坐下來談和。」從小學開始就對世界重要戰爭如數家珍的軍事迷顧詠恩同學說:「我沒有想到2020年代了,我們還再複製過去戰爭的悲慘!這個快閃活動我身穿黃色雨衣及學校的運動藍長褲,躺在象徵烏克蘭黃藍國旗的中央,雖然很悶熱,但我覺得很有意義。」烏俄戰爭也許僅為歷史洪流中的一個事件,但卻造成了數以萬計的烏克蘭難民逃亡或罹難,濱江實中身為世界IB學校的一員,也據此反思戰爭所帶來的衝突與影響,並秉持IB「透過跨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之使命宣言,培養學生除了保持好奇心及知識的探究外,更期許濱江實中學生要具備關懷與愛心,成長為積極進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