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烏克蘭投降 文章列表
#
烏克蘭投降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再過五分鐘,歐洲進入午夜
「歐洲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惡搞美國,那是它的宗旨,而且它幹得很不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
閻紀宇
2025-03-01 06:20
新聞
國際
軍事
經濟
川普可能跳票的政見有哪些?「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難度超高,全面關稅恐引發通膨惡化
去年11月,川普再一次贏得美國大選。勝選演說中,他這麼表示:「我的施政信念很簡單:我許下承諾,就會信守承諾,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擋我履行對人民的承諾。」
德國之聲
2025-01-20 17:15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中國人不願面對的二戰真相─抵抗者多?還是合作者多?
今年筆者有幸獲得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邀請,前往舊金山出席近代中國與台灣工作坊活動。胡佛研究所向來被戲稱中國國民黨的「海外黨史館」,曾經是兩蔣日記的落腳處,直到去年蔣家與蔡英文政府達成協議,才讓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回到台灣。當然先決條件是胡佛研究所保留了兩蔣日記的複印版,以防止未來兩岸政權出於政治需要予以竄改。
許劍虹
2024-09-22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國跌倒,全世界吃飽
事實證明,美國的所謂民主自由,不過就是猶太財團掠奪全世界的把戲,就是利用被操弄的假選舉,如網軍及作票等來操控國家。不信看看美國人選出的大小布希總統?不都是拿著民主自由的幌子,其實為了猶太石油財閥與華爾街金主的利益,以莫須有的罪名,去侵略中東國家,殘害千萬中東無辜人民?
路懷宣
2024-08-14 06: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彭濤觀點:歐洲再次發出停戰呼聲,和平仍遙遙無期
天主教會領袖教宗方濟各(Franziskus)呼籲烏克蘭拿出勇氣舉白旗,與俄羅斯談判,以結束戰爭。他的觀點與西方極端左派和另類右翼黨派對俄烏戰爭的認知「一拍即合」,且得到莫斯科的讚賞。但他的呼籲卻與歐洲北約國家和烏克蘭的立場南轅北轍,相去甚遠,自然遭到多數黨派和政客的反對與拒絕。因此,在西方,教宗的和平呼籲除了激起瞬間的浪花之外,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當前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戰爭是活生生的現實,和平仍是一廂情願、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彭濤
2024-03-18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反擊教宗方濟各的「舉白旗論調」:我們只會舉起黃藍色國旗,並且永不投降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間接批評了教宗方濟各最近說烏克蘭應該「有勇氣舉白旗」的講話,意思是烏克蘭應該與俄羅斯進行談判。
美國之音
2024-03-11 13: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經濟
俄烏戰爭兩周年》八位思想家全方位解析:歐陸戰後最大衝突,打到第三年會怎樣?
隨著烏克蘭戰爭進入第三年,戰場上的僵局掩蓋了決定性的轉變——這場衝突的主要戰線已經轉移到政治場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顯然期盼西方的分歧,將使俄羅斯獲得他們沒辦法在戰場上贏得的勝利。因為擔心華府撒手不管,歐洲各國也開始增加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量甚至超越了美國。
李忠謙
2024-02-24 11:59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俄羅斯!」中國明確亮出挺俄底牌,哲連斯基為何還寄望習近平?
中國新上任的國防部長董軍1月31日明確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俄羅斯。同一天,烏克蘭方面確認,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哲連斯基已經正式邀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席將在瑞士舉行的第四輪有關烏克蘭問題的和平峰會。有觀察家指出,這是中國在亮出底牌,也有人指出,董軍的表態並不令人驚訝。鑑於中國在烏克蘭問題是這樣的態度,哲連斯基還能指望習近平做什麼?
美國之音
2024-02-06 11: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加州州長訪中為美中關係破冰?媒體人解析行程:暗示香港問題已過去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GavinNewsom)近期訪中,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熱烈歡迎,被認為是中美關係改善的信號。媒體人郭正亮於政論節目《風向龍鳳配》中表示,中美關係目前在互相試探對方政治、經濟、軍事的底線,而美國因以巴戰爭問題在政治上向中國釋出善意。媒體人唐湘龍則指出,派紐森訪中也暗示香港問題已過去,但在經貿與軍事方面則不被看好,仍維持競爭關係。
蔡翌暄
2023-10-28 08:20
新聞
國際
拜登聯大演說: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但將對侵略與恐嚇進行回擊
美國總統拜登19日在紐約舉行的第78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重申美國尋求「負責任地管理美中之間的競爭,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但將對侵略和恐嚇進行回擊」。拜登也呼籲國際社會團結,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戰爭,表示「只有俄羅斯才能結束這場戰爭」。至少145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聯大年會,但中國、法國、俄羅斯與英國僅派出高級官員與會。
國際中心
2023-09-20 13:00
新聞
政治
高金素梅質疑「台灣學人計畫」害台 陳建仁動怒:難道要做投降者?不要在那邊講疑美論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14日在立法院會總質詢時表示,美國國務院公布「台灣學人計畫」,但美國先前推動「曼斯菲爾德計畫」讓日本經濟低迷30年,「烏克蘭學人計畫」導致俄烏戰爭,認為美國根本是來對台灣監督,而政府官員應該要對美國挺直腰桿,還要對中國釋出善意,創造兩岸和平。行政院長陳建仁罕見動怒反問,最大威脅是中國,難道要做投降者?並強調「我的腰桿是挺直的」,為了捍衛台灣,不要講「疑美論」,大家不會相信。
蔡宜彣
2023-03-14 22:58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要提「烏克蘭和平計劃」?德國媒體:北京並非推動和平的合適人選
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國最高外交代表王毅宣布,中國將就烏克蘭衝突提出的自己的和平建議。雖然不少國家一再呼籲中國這樣作,但德語媒體認為,中國並非推動和平的合適人選。
德國之聲
2023-02-21 20:56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陸配川妹子對烏克蘭衛國戰的解析文,還是叫不醒國民黨嗎?
有位博士級的老友在網上跟我討論中共是否會入侵台灣的議題時,突然發給我一句:「和平!和平!不要人道入侵!」我看了半天,一直無法意會「人道入侵」這四個字究指何意?最後我只好輕輕回他一句:「中共最喜歡到處喊和平,你信他?」反正我是絕對不信的。
陳昭南
2022-09-17 15:10
國際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俄烏戰事拖延、歐洲感受殘酷「副作用」 《經濟學人》:反擊侵略的成本很高,但絕不能逃避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超過6個月,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措施,並拒買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俄羅斯則切斷數個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造成能源價格飆漲,歐洲陷入能源危機。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日前指出,隨著冬季逼近,歐洲開始更敏銳地感受到俄烏戰爭的副作用,而在歐洲能源價格飆漲的情況下,保持歐盟團結將是挑戰。
廖綉玉
2022-08-30 1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開打」教宗方濟各談烏克蘭戰爭:不要陷入善惡二分的童話觀點,更應思考如何解決眼前困境
天主教媒體《公教文明》(LaCiviltàCattolica)14日刊出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專訪,席間談及教會刊物的使命、屬靈更新、如何在沒有宗教傳統的社會傳福音等議題。不過最引人矚目的訪談內容,當數方濟各完整表達了他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
李忠謙
2022-06-16 04: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芬蘭瑞典入北約,「北約全球化」奏序曲
5月18日,北歐國家芬蘭、瑞典一起遞交加入北約的申請書,標誌著兩國的安全路線徹底改變;歐洲的安全形勢也為之一變,俄羅斯的「安全威脅」更大了。
黎蝸藤
2022-05-27 14:50
評論
國際
專欄
謝錦芳專欄:別低估普丁的愚蠢
俄烏戰爭進入第7周,俄國總統普丁錯估形勢,原本以為幾天內就可以迫使烏克蘭投降,未料,西方陣營祭出最嚴厲制裁,烏克蘭人英勇抗敵,竟撐過了50天。以色列歷史學者、暢銷書《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YuvalNoahHarari)警告,「俄國可能動用核武或生化武器風險升高,對人性是一大存在威脅,這可能是自古巴飛彈危機以來,人類面臨最危險的時刻。」
謝錦芳
2022-04-17 14:40
國際
兩岸
軍事
普京也怕核戰?學者:俄羅斯不會對美國、北約使用核武,但對烏克蘭另當別論
俄羅斯揮軍侵略烏克蘭不久後,總統普京隨即下令核武嚇阻部隊戒備,引發俄羅斯可能動用核武的猜測,不過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史考克羅戰略與安全中心研究員艾許福特認為,普京可能想藉由升高局勢來迫使西方國家退讓,達到緩和局勢的目的。該中心副主任柯羅尼格則亦稱,普京可能只是虛張聲勢,但仍要密切關注俄羅斯動向。
簡恒宇
2022-04-14 02:0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陸軍大國為何成紙老虎?俄烏戰爭六大觀察重點
從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發動全面進攻至今已一個多月,戰爭仍在膠著中,目前還沒有看到結束的跡象。俄國原計劃閃電戰或斬首戰的策略完全破產,俄軍反被拖入持久戰。
黎蝸藤
2022-03-30 13:50
VIP
國際
軍事
《外交政策》分析烏克蘭戰爭的「四種可能結局」與「三種黑天鵝事件」
2022年2月24日凌晨,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上突然發表指控烏克蘭政府進行「種族滅絕」的演說,並下令俄國大軍第二次入侵鄰國。不久之後,俄軍的砲火開始落在烏克蘭的幾個主要都市,揭開了歐陸自二戰之後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1個月過去,烏克蘭雖然成功阻止俄軍奪取首都與其他主要城市,但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究竟會持續到何時、又將如何收場。《外交政策》訪問了十多位歐美官員與軍事專家,整理出烏克蘭戰爭的四種結局與三個「黑天鵝事件」:
李忠謙
2022-03-30 04: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