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液態水 文章列表
#
液態水
約 6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我們是宇宙中的唯一生命嗎?劍橋科學團隊在太陽系外發現「生物活動線索」:甲烷、二氧化碳、二甲基硫
雖然人類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但實際上,人類迄今尚未對「生命」本身有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
德國之聲
2025-04-21 12:07
新聞
國際
科技
太陽系除了地球,還有生命宜居之處嗎?NASA鎖定探索「木衛二」,SpaceX火箭今發射升空
國際中心
2024-10-15 11:13
新聞
國際
火星上的海洋去哪了?最新發現:地底疑有驚人儲水層,足可覆蓋整個星球表面
科學家團隊利用NASA退役探測器「洞察號」數據進行研究,發現火星地表深處可能蘊含大量地下水。據估計,火星地殼中的裂隙與孔洞潛藏的液態水量,足以形成海洋,或者覆蓋整個火星表面約1.6公里深。未來太空人如果試圖取得火星的液態水,可能得費一番工夫,因為水體距離地表約11.5至20公里處。
劉俞妗
2024-08-14 08:5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科技
江仁台觀點:龍門核電廠商轉生機,取決於總統大選
2023年12月27日,日本核電監管機構解除了對柏崎刈羽核電站的運行禁令,該核電站的第六與第七機組(K-6,K7)是與龍門核電站兩部機組使用相同的進步型沸水式核反應爐(AdvancedBoilingWaterReactor,ABWR),K-6與K-7電功率為1315MW,分別在1992年11月與1993年7月動工,分別在1996年11月與1997月7月開始商轉,核反應爐由GE、東芝、日立共同設計制造,商轉到2011年3月福島核災事故被日本政府下令停機。
江仁台
2024-01-05 06: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經濟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宗弘專欄:氣候變遷改寫中國歷史,天災加人禍衝擊習政權
2023年即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氣溫紀錄最高的一年,全球各地災情頻傳。氣候變遷主因是大氣中人為碳含量增加,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會導致極地與高山冰雪溶解,冰變成液態水或水蒸氣,有可能提高海平面、或從水蒸氣變成暴雨或暴雪,超出原有溪流與人為水利設施的容量,另一方面,氣溫上升也會導致高溫乾旱的地區增加、時段變長、引發野火,短時降雨造成更嚴重水患,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威脅。
林宗弘
2023-08-30 07:1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捨正職當外送員,其實是種警訊?專家:微工作盛行,勞動市場並不健康
如同其他靠著非正式勞務牟利機會維生的人,微工作者沒有顯而易見的專職工作。「微工作者」、「群包工作者」和「人機迴圈」(humans-in-the-loop)等籠統的用語,都顯現出想把負面場域包裝得頭頭是道的意圖。當然,起初的問題在於「微工作」一詞源自於Samasource,對該平台而言,難民充其量只是發展AI可利用的資源。這個用語巧妙地符合這些人士的利益,他們連同世界銀行等機構都想要美化貧窮化行動。確實,「微工作者」的講法常常被用來描述一種具有作業流程和特定任務的專業,好像它跟「律師」和「醫師」可以相提並論。但從本質上看來,微工作變動大、不規律且沒有特定型態。描述這個空洞特質最精妙的,或許首推貝佐斯無意之間在行銷MTurk時厚顏無恥講出的「人即勞務」。雖然是沿用「軟體即勞務」(softwareasaservice)的講法來把勞動力偽裝成電腦運算力,但對於這種任務內容雜七雜八且常從其他工作切割而來的角色,貝佐斯的用語確實捕捉到它的空洞性。這讓我們思索一個問題:如果不算是專職工作,那微工作究竟是什麼?
商周出版
2023-01-25 19:0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地球最適合發射火箭的地方在「南極」!情報專家:已知一條通往火星的路徑
氣候變遷與科技進步使得兩極地區在地緣政治領域成為許多國家垂涎的美味糕點,特別是北極地區。北極地區的面積約為2,000萬平方公里,包括北極海和格陵蘭島、歐亞大陸和北美的一系列陸地。北極地區總共涵蓋八個國家,加拿大、俄羅斯是該區域的大國,另外還有丹麥(格陵蘭屬該國管轄)、挪威、瑞典、芬蘭、冰島和美國。美國因為擁有阿拉斯加州,對格陵蘭有極大的影響力。在這些極地國家中,有五個國家之間存在領土主權爭議,亦即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與挪威。
野人文化
2022-11-21 17:40
新聞
國際
最新研究發現:遠古火星可能曾孕育豐富的微生物,但這些生命最終自取滅亡
根據《自然天文學》期刊10日刊登的一項氣候模型研究,火星古氣候曾經非常適合微生物生存,然而這些微生物卻導致火星的氣候變化,讓環境變得不適合居住──這最終可能導致了火星上生命的滅絕。研究人員發現,在距今約37億年前,地球微生物產生的甲烷逐漸使地球變暖,但火星卻有相反的命運,微生物的存在讓紅色星球迎來冰河時代,微生物也被迫躲進地殼深處求生。
蔡娪嫣
2022-10-11 23:10
VIP
評論
國際
歷史
科技
大國博弈
閻紀宇專欄:阿提米絲與嫦娥爭相登月,美中「新太空競賽」全面開打
「我們必須非常當心,中國可能會在登陸月球之後宣稱:這是我們的地盤,閒人莫入……想想看,中國的太空站在幹什麼勾當?他們正研究如何摧毀其他國家的衛星。一場新太空競賽已經登場,美國對上中國。」
閻紀宇
2022-09-20 14:20
VIP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得天獨厚!全球旱災拖累火力、核能發電 為何台灣「沒在怕」?
今年夏季,旱災襲擊中國、歐洲、美國,導致美國半數水庫缺水,長江、萊茵河等全球主要河川水位大降,嚴重衝擊民生與內河航運。此外,旱災也導致能源短缺,不僅水力發電失效,火力發電、核能發電也因為冷卻水不足只能降載,引發缺電危機。烏俄戰爭之後,旱災讓歐洲能源更吃緊,處境雪上加霜。
郭家宏
2022-09-05 16:50
國際
研究發現:地球植物能在月球土壤中生長!太空人或能在月球自給自足
一項振奮人心的研究發現,地球植物能在月球土壤中生長,發芽、生根、發芽、長大,而且或許可以食用!儘管在月球土壤當中孕育使它們承受格外壓力,最初它們能發出綠色枝葉,但最後可能會變成紫色。這是半世紀前阿波羅太空人帶回來的月球岩石和塵土樣本,經美國航太總署資助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的結果。
蔡娪嫣
2022-05-13 22:06
風影音
國際
科技
這裡35億年前曾是一片大湖!NASA毅力號最新任務:在火星上的乾涸湖底尋找生命痕跡
已經獲得的資料顯示火星表面曾經有大量液態水
BBC中文網
2021-10-13 13:10
新聞
國際
科技
火星不夠遠!馬斯克與SpaceX要遠征冰封星球「木衛二」探索生命跡象
億萬富翁馬斯克的私營航太公司SpaceX日前獲得了一筆NASA大訂單:探測木星的衛星。按照計劃,SpaceX的火箭將在2024年發射,前往環木星軌道,其主要探測目標是木衛二。
德國之聲
2021-07-25 14: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參與者觀點與現實的落差,正是金融市場的特色:《索羅斯談索羅斯》選摘
我們來談談您在投資時採用的架構。您在《金融煉金術》書中首度披露了您的投資架構,先前也提到那本書是您在思想上的突破。為什麼那本書對您而言這麼重要?
喬治 · 索羅斯
2021-05-12 05:10
新聞
國內
西濱車禍釀死傷,禍首竟是霧霾?詹長權爆「霧霾殺人事件」
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北上254公里雲嘉大橋處,21日清晨發生20車追撞連環車禍,造成2人死亡、8人輕重傷。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就表示,低風速的早晨是一天中較易起霧霾、空氣品質惡劣的時候,霧霾會降低公路上的能見度,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提升。
郭怜妤
2021-02-21 17:07
風影音
國際
NASA最新發現:月球長年受太陽照射表面竟含水!未來太空人可飲用
最新研究發現,月球長年接受陽光照射的表面,也存在水分子,這表示水在月球上可能比以往推測還要普遍。另外,水也會是NASA最新登月計畫阿提米絲(Artemis)的寶貴資源。
劉俞妗
2020-10-27 2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中國挑戰星際效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從海南島發射升空,明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
中國太空事業23日樹立新里程碑,當天下午13時25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從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目標鎖定4億公里外的,進行中國第一次火星探索任務。
國際中心
2020-07-23 17:27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中國第一艘火星探測太空船「天問一號」23日發射升空,挑戰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有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這裡是關於天問一號的一些重要信息。
德國之聲
2020-07-05 13:30
風影音
國際
100光年外的「地球2.0」》NASA行星獵人「黛絲」的重大新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仿、可能存有液態水的宜居星球
天文學家美國航太總署(NASA)6日公布系外行星探測器「黛絲」的最新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100光年之處,一顆名為「TOI700d 」的系外行星具有類似於地球的宜居條件,不只大小與地球相仿,更落在星球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的「適居帶」範圍內,是歷來發現首顆同時滿足此二條件、或許能孕育生命的系外行星。
鍾巧庭
2020-01-07 18:00
新聞
國際
科技
它會是外太空的生命搖籃嗎?木星衛星「歐羅巴」證實發現水蒸氣!
搜尋地球之外的太空生命家園,三項線索缺一不可:必要的化學元素(碳、氫、氧、氮、磷、硫)、能量來源、液態水,其中又以第三項最難。然而天文學家近來證實,木星的衛星「木衛二」(歐羅巴)有水蒸汽!
閻紀宇
2019-11-19 20:56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