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海底管線 文章列表
#
海底管線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科技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AI
華爾街日報》看不見的「戰場」:AI與水下無人機如何保護海底基礎設施?
輸送燃料、電力和通訊訊號的管道和電纜像全球經濟的中樞神經系統一樣分佈在深海海底。
William Boston
2025-02-20 14:41
地方新聞
台北
中油獲澳洲政府核准 取得Dorado油田及鄰近探勘礦區10%工作權益
台灣中油公司於海外油氣探採再有進展,繼今年2月21日以全資子公司OPICAustralia名義與澳洲Carnarvon公司簽署礦區買賣契約後,現全案已獲澳大利亞聯邦海域石油管理局及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核准,15日取得WA-64-L生產礦區Dorado油田及其鄰近WA-435-P、WA-436-P、WA-437-P和WA-438-P四個探勘礦區各10%礦權權益。
陳逸群
2023-08-16 10:07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起疆觀點:各國軍民船機均可自由航行與飛越臺灣海峽
大陸外交部近日稱「臺灣海峽非國際水域」,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水道,更有大陸學者分析,未來北京可能會有「合理的管轄」,尤其對帶有威脅性跟挑戰性的外國軍艦,北京或將推出進入臺海的報備制。
陳起疆
2022-06-20 14:3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商業
俄羅斯、烏克蘭是戰是和,左右全球經濟脈動!兩大情境、三種制裁方向一次讀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烏俄衝突瞬息萬變,美國白宮顧問出面警示俄羅斯準備入侵烏克蘭,普丁卻宣佈部分撤軍,去年12月以來地緣政治風險明顯攀升,油價站上$90後受到情緒面主導衝高回落。為何俄羅斯想要入侵烏克蘭?如果爆發軍事衝突,西方國家宣稱將對俄國採取經濟制裁,哪些手段可行、哪些手段有效?美歐烏俄之間的矛盾僵持點何在?如果和平對談、回歸基本面,近期美國的原油庫存、機構預期、頁岩油產量又出現哪些變化?本文帶您一次解析!
財經M平方
2022-02-19 15:50
VIP
國際
西方拿什麼威脅普京,才會讓他感到痛?解讀「北溪二號」與天然氣對烏克蘭危機的重要性
為聯合歐洲國家共同解決烏克蘭危機,美國的當務之急是降低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同時透過關閉能源管道,斬斷俄羅斯的出口命脈。美國總統拜登7日在與德國總理蕭爾茨會面後,威脅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要封鎖「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
蔡娪嫣
2022-02-09 22: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魏國彥觀點:從深度生態視角看藻礁議題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白駒過隙,實不足以參天地之造化,瞭解生物礁體的長遠變化。本人藉花蓮化石藻礁、台東現生紅藻球的研究經驗,以深度生態(DeepEcology)的觀點來剖析桃園藻礁的前世今生。
魏國彥
2021-12-12 07:20
新聞
政治
三接遷台北港配管不用13天?中油董座怒批:天方夜譚
年底將進行4大公投投票,針對藻礁公投,中油董事長李順欽3日接受《震傳媒》專訪時指出,中油早在2014年對台北港、觀塘港及台中港進行評估,只有觀塘港合適,並強調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沒有任何替代方案。
蔡佩珈
2021-11-03 22:59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以核養綠」—邁向碳中和的康莊大道
最近世界新聞常提到全球能源的短缺與能源價格的飆漲,有些新聞報導甚至稱此次能源風暴的衝擊可比擬1970年代初期,石油價格飆升所引發的石油危機。
李敏
2021-10-22 06: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俄國能成為美國的盟友嗎?
美俄峰會美國的目的很明顯,美國在G7(7大工業國)反中踢到鐵板後,勢必要想盡辦法讓中俄關係不那麼緊密,甚至讓俄國保持中立,這個想法可能性高嗎?若美國想成功讓俄羅斯轉換立場,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葉承瑄
2021-07-01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有更好方案?觀塘三接是誤導民眾嗎?
台灣是一個多元又充滿活力的社會,任何一個社會矚目的公共議題都會引來很多專家、學者的熱議,當年要蓋深澳電廠時社會上最多的是能源、空污專家,還有學者一度把燃煤電廠説成「殺人電廠」。最近因為藻礁公投,社會不乏的是能源、天然氣接收站專家,有學者把中油歷經馬、蔡兩朝所規劃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方案批評為「誤導民眾,隱瞞更好方案…」,如果這個批評是建構在未經求證的假設上,那批評者是不是才是真正的誤導社會大眾呢?
張國鑫
2021-03-29 06:10
國際
財經
科技
丹麥斥資9500億元打造全球首座「能源島」:滿足全國供電需求,而且零污染!
如果斥資340億美元(約新台幣9500億元)能滿足全國人口能源需求,甚至產出多餘的能源惠及世界其他地區,並且保證零污染,你願意嗎?
蔡娪嫣
2021-03-07 16:1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綠連江縣主委李問反對馬祖從中國接水,他說問題在於這裡
針對近期馬祖地區,又有倡議從中國接水,解決缺水問題主張,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5日臉書發文,指馬祖海水淡化廠水產量足夠,且除東莒外,其他島並無缺水問題,盼縣民節約用水別緊張。
顏振凱
2021-02-05 16:33
風影音
國際
解析》石油大國的崩潰:近年數萬件漏油事故!委內瑞拉石油業凋敝,海洋生態賠葬
太陽升上加勒比海面,綿延數公里的漏油使海水不再藍,反而像噁心發黃的奶油,看見這場景的漁民岡薩雷斯無奈地說:「很心痛。」
蔡娪嫣
2020-09-25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華郵》深入金門:冷戰下的台灣前線島嶼 居民卻說「沒有中國,就沒有未來」
從金門的馬山到廈門的角嶼,只有1800公尺;這裡離中國很近,戰爭的記憶也是。
蔡娪嫣
2020-09-10 20:30
風影音
國際
產業觀點
經濟
抄襲抄到bug都一樣、免費音樂也要偷!靠剽竊變成科技大廠《華爾街日報》揭露華為醜陋面目
2004年夏季某個傍晚,1名中年中國男子趁著超級通信展戒備鬆懈時,快速打開最近的一箱設備,拍攝裡面裝的印刷電路板,但被保全人員發現,沒收相機記憶卡及筆電,而筆電還存有屬於美國電信巨擘AT&T的數據圖,以及富士通、北電網路等6家通訊科技公司名單,而這名男子叫做朱一斌(音譯),原來是中國通訊科技大廠華為的工程師。
簡恒宇
2019-05-27 10: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王伯輝觀點:2025全面廢核法案通過後的幾個諍言
5月7日立法院因應去年11月24日公投的結果,取消了2025年全面廢核的條款!
王伯輝
2019-05-12 06:40
風影音
國際
軍事
烏俄衝突升溫》普京批烏克蘭故意挑釁 波洛申科反嗆:俄羅斯想把烏克蘭變殖民地
烏克蘭與俄羅斯25日在克赤海峽發生衝突,3艘烏克蘭艦艇被俄羅斯扣押,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簽署行政命令,烏克蘭進入30天戒嚴狀態。俄羅斯總統普京28日首度就此事公開發言,指控外國無力約束烏克蘭,挑釁俄羅斯;波洛申科29日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反擊,普京想要恢復過去帝國光榮,意圖併吞整個烏克蘭,「他把我們看作殖民地」。
簡恒宇
2018-11-29 14:30
評論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金門不能只想靠大陸引水,要證明有自籌水源能力
金門自大陸引水,因兩岸政治敏感引發通水典禮緩辦爭議,雖然兩岸官方都定調這個計畫是「商業行為」,但水是一國的生存命脈,舉世皆然就是政治議題,而不只是單純的民生用水。而如今一開始通水就出現政治角力,以後會發生什麼事還很難說,金門縣政府應該從這次事件得到啟發,盡早提高自籌水源能力,而不是把自己的生存命脈,交付給一條高度不確定性的引水管。
朱淑娟
2018-08-07 06:30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一天七國「雪崩式斷交」陸海空邊境遭封鎖 民眾搶購物資、卡達航班大亂
中東北非七個國家5日突然接連宣布與卡達斷交,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埃及宣布停止與卡達之間的海陸空交通,所有途經卡達的航班全部停飛,造成航空業大亂,卡達國內也出現搶購物資人潮,深怕民生物資因陸路封鎖而短缺。
王穎芝
2017-06-06 20:05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能源政策擺盪20年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建設回原點
自扁政府時期以來,台灣在廢核議題的舉棋不定,讓能源政策過去十多年明顯呈現擺盪狀態,中油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決策,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前總統李登輝任內同意東帝士與中華開發合資興建桃園觀塘工業港與東鼎液化天然瓦斯,中油與東鼎研議合作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之後扁政府上台經濟反轉、用電成長趨緩,天然氣能源政策跟著轉彎,核四停建後又復工到2014年馬政府宣布完工封存,終於在民進黨政府重返執政後,重新拍板決定第三接收站落腳桃園觀塘,20年的天然氣政策,終於「回到原點」。
林上祚
2016-12-18 09: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