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海洋環境破壞和捕撈,鯨魚的數量在20世紀急速下降,藍鯨的數量一度下降95%,幾乎滅絕。然而2014年的一份研究指出,鯨魚的糞便不僅能維持海洋生態鏈的穩定,還可能解決全球暖化問題。英國《衛報》26日報導,一群利物浦大學的科學家為了研究鯨魚糞便對海洋環境的重要性,展開一趟南極淘「金」之旅,希望藉此保護數量瀕危的鯨魚,同時找出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澳洲聯邦政府環境部學者賴薇莉(TrishLavery)研究團隊在2010年皇家生物學期刊(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B)的抹香鯨糞便研究和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ofTasmania)學者尼可(StephenNicol)的鯨魚糞便研究都指出,抹香鯨及鬚鯨科(如藍鯨、大翅鯨和塞鯨)等大型海洋動物的糞便裡都含有非常高濃度的鐵,有助於海中植物性浮游生物(phytoplankton)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