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民進黨組黨 文章列表
#
民進黨組黨
約 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懷念黨外,痛心當權
民進黨創黨38年,賴清德帶領創黨大老重返圓山飯店內餐敘,並頒發民主金牌給游錫堃、謝長廷、姚嘉文等人,並交付全體黨員三項使命,以及防止獨裁者可能輕舉妄動,雖然在當下許多國人聽來是在講他自己。而此一與台灣民主運動有關的歷史,今日小草、青鳥可能不知,在國民黨專政威權統制下,有所謂黨禁、報禁,而那段時期若沒有黨外運動的一再抗爭,就沒有今日的民進黨,但是從賴清德頒發民主金牌的人選中,走過那段歷史者,只能說今朝只有權力沒有民主,黨外初衷早就被權錢和台獨徹底取代。
張勳慶
2024-09-29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政治改革和民主黨政權的失敗:《檢證安倍政權》選摘(3)
第2次安倍政權之所以成為日本政治史上少有的長期穩定政權,歷史背景就是1994年一連串的政治改革。被稱為五五年體制的自民黨近38年長期執政期間,派系和族議員利用分權的自民黨組織,產生出政、官、財三方的緊密關係,也發生欠缺領導中心和結構性貪汙等問題;應該要解決上述問題,以英國型的政治體制,也就是將可能政黨輪替的兩大政黨制,和以此為前提的首相權力集中作為目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革。
中北浩爾
2024-09-19 05:10
地方新聞
台北
拓展文教基金會《黨外雜誌》特展暨《導讀手冊》亮相
由拓展文教基金會主辦,半線文教基金會協辦的《黨外雜誌》特展活動8月30日在彰化市婦女學苑登場,主協辦單位9月4日舉辦《黨外雜誌》導覽手冊出版暨雜誌展活動記者會,期望參與者透過黨外雜誌,了解當年波濤洶湧政局,以及前輩們為了爭取言論和結社自由,奮鬥不懈的精神與勇氣。
程霽玥
2024-09-06 19:48
新聞
政治
哀悼國策顧問張甲長 賴清德承諾:部分選舉補助款用於照顧創黨黨員生活
民進黨今(13)日召開縣市暨勞工黨部主委會議,會議開始前,先是為民進黨創黨同志、國策顧問、台東縣黨部主委張甲長默哀一分鐘。接續,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轉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致詞,「總統府國策顧問、台東縣黨部代理主委張甲長先生,已經走完他精彩的一生,他自壯年期就參與執政,連任3屆台東縣議員,把為民喉舌當作一生志業。」
黃信維
2024-03-13 19:56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郭台銘「老虎抓小雞」亂軍心 國民黨點名3戰將接機護盤侯友宜
國民黨總統大選雖然在7月23日全代會上,正式提名新北市長侯友宜為2024年黨參選人。但泛藍陣營內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依然在為獨立參選努力;黨主席朱立倫說要推執政大聯盟;藍軍人氣天王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首肯政黨輪替大聯盟,要國民黨準備好侯友宜民調不佳的「備案」。相關動作一再衝擊侯友宜本就低迷的選情,侯辦執行長金溥聰雖不斷揮刀黨內希望穩固軍心,但成效不佳。
戴祺修
2023-08-02 08:30
新聞
政治
苗博雅點名「可跟羅智強組小黨」 徐巧芯反嗆:不像有人為選舉被綠收編
國民黨北市大安區立委參選人羅智強近期提出「政黨輪替大聯盟」概念,卻遭黨內質疑是「棄侯保柯」,而後羅智強發表道歉聲明。但此舉也引來對手社民黨參選人苗博雅狠酸,是國民黨不懂欣賞,更點名可以考慮跟北市議員徐巧芯組小黨。對此,徐巧芯今(17)日於臉書發文反擊,有決心的人參加一個黨就是一個黨,不會像某些人為了要選舉和被人家禮讓,或者是變成別人的不分區。
鍾秉哲
2023-06-17 16:11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孫慶餘專欄:民主派怎會是頑固台獨?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八月初訪台,中共隨即實施圍台軍演並宣布制裁裴洛西及採取八項對美反制措施。十日中共宣告軍演(報復)任務完成,同時發表《新時代中國統一白皮書》,指「謀獨」的民進黨是「必須清除的障礙」。結果八月十四日,馬基等五位美國參眾議員又接力訪台,華府智庫學者葛來儀且透露另一國會代表團預計月底前訪台。十六日中共國台辦馬上繼去年十一月提出首批「台獨頑固份子」名單後,再宣布另一批「台獨頑固份子」名單並予制裁。
孫慶餘
2022-08-22 15:00
評論
政治
專欄
徐和謙觀點:朱立倫訪美波瀾不興─也算好消息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美國的行程狀似波瀾不興,按表操課地走完了。
徐和謙
2022-06-15 14:30
新聞
政治
「老搭檔」彭明敏逝世 謝長廷發文緬懷:他是位有風骨的紳士
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辭世,曾在1996年與彭明敏搭檔競選總統的駐日代表謝長廷發文緬懷表示,彭明敏是位有風骨的紳士,言行一致、有包容性,但對一些原則很堅持,留下不少典範。
羅立邦
2022-04-09 05:11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專訪》曾為對抗威權的學運領袖卻肯定蔣經國?李文忠親吐撰文「頌蔣」難言之隱
擔任退輔會副主委的李文忠,親自執筆的退輔會聲明,因肯定前總統蔣經國部分之功,並稱其是「寧靜革命的先行者」,惹得總統蔡英文與他自己的「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真促會)老朋友們,公開炮轟民進黨政府價值錯亂、「過去對抗威權,掌握權力後認可威權統治者的功業,前所未聞」。李文忠是因對抗威權體制而起的台大學運領袖代表性人物,他為何寫出如此聲明?從街頭抗爭到廟堂之上,是否如真促會所質疑的,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楊舒媚
2022-01-22 16: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退輔會「尊蔣」聲明惹毛蔡英文老朋友 操刀者竟是革命老夥伴
如何定調兩位前總統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為台灣轉型正義難題。退輔會於1月13日蔣經國逝世34周年,特別發出《為什麼要紀念經國先生?》聲明,而這篇新聞稿引發「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開轟民進黨政府。外界罕知,包括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乃德等在內的真促會學者雖在民間,卻是總統蔡英文過去於轉型正義議題的重要諮詢對象,其中前些日子遭港媒點名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中研院學者吳叡人,蔡英文還曾常私下找他聊天。該篇新聞稿惹毛蔡英文的老朋友們,據了解,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為此緊急私訊吳乃德、吳叡人滅火,但真促會並不埋單。
楊舒媚
2022-01-22 16:4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將組黨未被鎮壓視為蔣經國功勞!」真促會:價值錯亂令人詫異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17日發表聲明,譴責民進黨政府以和解之名美化威權統治者,並提出4點指民進黨政府面對轉型正義行差踏錯;以及對退輔會主動形塑威權統治者的正面記憶進行譴責。
黃睿筌
2022-01-18 16:40
評論
政治
專欄
陳昭南專欄:呼之欲出─是誰「暗算」防疫大隊長陳時中?
就在蔡英文總統以民進黨黨主席之尊揮出「4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的明確而響亮口號;同時下令全黨總動員,號召國人:「公投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價值,也是深化民主的象徵。但是,絕對不是讓國民黨把公投當成政治鬥爭,阻礙國家發展。」緊隨著,民進黨受令的大小公職傾巢而出,全國類選戰的各地場子也跟著逐漸熱絡起來。
陳昭南
2021-11-20 07:1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87年尚未入黨的黃信介與民進黨首任黨主席江鵬堅對談,已提到「調查局」……
過身已久的民進黨創黨首任主席江鵬堅,最近「被」民進黨另一前主席施明德指出他身前曾坦承自己是調查局訓練班出身,並曾對黨外人士進行監控,因而引發政界大老的口水大戰。
新新聞編輯部
2021-10-20 23:3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獨家》身旁戰友竟是間諜!游錫堃查閱監控日記自嘲「小咖」:沒想到會是他
調查局已移轉數萬件當年的監控檔案到促轉會,政界已有不少人赴促轉會爬梳是否當年也受到監控,甚至想從過往的資料中,找到「抓耙子」(告密者)的蛛絲馬跡。據了解,當年是黨外運動先鋒的立法院長游錫堃近期赴促轉會檢視調查報告,閱畢後驚然發現,其中一名監視者是他在宜蘭從政時期極親近的人。對此,游錫堃指出,「即使曾有懷疑,懷疑度也僅有0.05%,完全沒有想到是此人在監視我」。
黃信維
2021-09-16 16:3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民進黨「衝破黨禁」35周年 游錫堃揭建黨秘辛:蔣經國的決定非常重要
今年是民進黨創黨35周年,立法院長游錫堃14日受訪時提到,對於民進黨的建黨史,過去都是一篇篇零散的內容,因此多以片段的樣貌呈現,在近期出版的「衝破黨禁1986:民進黨創黨關鍵十日紀實」才有比較明確的紀實,不過對於當初民進黨的建黨過程,在前總統蔣經國的日記中,完全沒有寫到,自己曾問過第一個赴美閱讀蔣經國日記的資深媒體人黃清龍,但黃清龍也說,並沒有看到蔣經國日記裡有提到為何放任民進黨組黨的決策,或是心路歷程。
黃信維
2021-09-16 16:2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李界木觀點:蔣經國自食惡果,江南案催化台灣民主化
高雄事件後,黨外人士深知組黨才能與組織嚴密、資源龐大的國民黨對抗,所以有「十人小組」(大部分是公政會成員),一直秘密在伺機籌組政黨。
李界木
2021-08-29 0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游錫堃上阿扁節目談「台美建交」:當然有困難,但仍有1個可能
立法院長游錫堃25日接受前總統陳水扁主持的「有夢上水」廣播節目專訪,談及萬一台海發生衝突,美國是否會有動作。游錫堃認為,美國有可能在兩岸發生衝突時承認台灣,「台美建交當然有困難,也不是沒可能!」而入聯對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而言是重要的指標,這件事也需要美國支持。
郭怜妤
2021-07-25 16:4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34年回顧》34年前 我們開始用紙墨傳遞《新新聞》
我們是一群對新聞媒體事業滿懷狂熱,對國家社會深切關愛的新聞專業人員,感於整個政治社會正步入一個蛻變發展的新階段,而民主的土壤仍待灌溉,社會的脈動亟需呼應,理性的空間尤須開創,媒體的功能更應充實,遂義無反顧地放棄原先的工作,堅定地結合在一起,創辦這份獨立自主的新聞周刊,希望能為自由報業做先鋒,為民主社會奠基石。──摘自《新新聞》發刊詞〈自由報業宣言〉
新新聞編輯部
2021-02-07 10: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威治觀點:強迫政治團體改名違反憲法結社權
立院內政委員會討論民進黨立委沈發惠提案,刪除《人民團體法》第4條中,人民團體包括「政治團體」的提案。引發國民黨立委葉毓蘭質疑,由於多個政治團體如婦聯會,還在進行行政訴訟,此時修法影響團體權益,涉有違憲之虞。
吳威治
2020-12-25 06: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