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武漢肺炎風暴 文章列表
#
武漢肺炎風暴
約 2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風暴一周年》中國血清研究發現:武漢實際確診人數恐近50萬,比官方數據多十倍!
新冠肺炎風暴席捲一周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28日公布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武漢恐怕有將近50萬人被新冠病毒感染過,這一數字是官方確診人數的十倍。根據CDC聲明,研究人員發現武漢體內有抗體的居民比率為4.43%,而武漢人口約為1100萬人,因此粗估感染人數應超過48萬7000人,遠多於官方報告的5萬354例。
蔡娪嫣
2020-12-30 19:10
風影音
國際
新冠肺炎風暴來襲》400萬人只有51台呼吸器!土敘邊境伊德利卜難民營恐遭重創
飽經戰亂的敘利亞西北部可能正處在武漢肺炎風暴前的寧靜之中。當地雖未通報病例,非政府組織已在土耳其邊界附近加快腳步設置伊德利卜省首座隔離中心,但醫療物資奇缺。
中央社
2020-04-18 17: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學人》談中國大外宣:想競逐全球影響力卻又不願承擔,打造抗疫模範生形象只是白搭
中國是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最初爆發地,甚至一度是全球疫情最慘重的國家。但在封城策略奏效後,除了境內幾乎不再出現新增病例,中國也開始大肆宣傳他們的海外救援行動。《經濟學人》16日指出,中國因為掩蓋疫情遭到廣泛指責,如今他們正努力描繪一幅新的圖像:中國是遏制新冠疫情的模範、更是可以幫助各國的救世主。但川普領導的美國不願管事,想競逐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又不願承擔,使得新冠病毒對世人帶來更多傷害。
李忠謙
2020-04-17 14: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郭正亮觀點:山雨欲來的兩岸軍事壓力測試
新冠肺炎在全球疫情逆轉,中國疫情趨緩、美國後來居上,不但造成美中關係急劇惡化,同時也因為台灣一面倒向親美,導致兩岸關係劍拔弩張。截至4月12日,美國確診已經高達56萬402人,死亡2萬2105人,不管何者,都是全球第一,甚至在4月11日還出現單日死亡2108人的空前記錄,不但導致美國人心惶惶,同時也引發美國政界將疫情失控歸咎到中國和世衛的強烈敵意。
郭正亮
2020-04-14 06:50
新聞
國際
出現全國首起死亡病例,近期新增病例卻掛零:義大利小鎮「逆轉勝」遏阻疫情的秘密是什麼?
2月21日,義大利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還不到80例,住在北義小城「沃尤格尼歐鎮」(Vo'Euganeo)的78歲老翁崔維尚(AdrianoTrevisan)成為義國首起死亡病例,小鎮也遭當局封鎖,關閉當地學校、餐廳、公司,體育賽事及宗教活動亦皆取消。
鍾巧庭
2020-03-20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武漢肺炎風暴》義大利醫療系統被壓垮,轉向中國求援 王毅:願協助抗疫,堅定與義大利好友站在一起
據發布,中義兩國外交部長昨天(10日)通話,義方表達面臨醫療物資和設備短缺的困難,希望中方幫助解決燃眉之急。中方則表示,將克服困難加大力度協助義方抗疫。
中央社
2020-03-11 13:37
新聞
國際
兩岸
武漢肺炎風暴》家暴、剝削、經濟損失…BBC:亞洲婦女受害尤深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中國、日本、南韓許多學校停課,許多職業婦女不得不請假照顧孩子,工作受到影響。此外,疫情造成餐飲業與觀光業等產業大受衝擊,而許多工廠也被迫停工,許多仰賴這些工作餬口的低收入女性收入減少。
廖綉玉
2020-03-10 15:00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南韓確診6593人!副總理洪楠基:我們是診斷能力強
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6日通報,截至當天下午4時,南韓比當天零時新增309例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已達6593例。針對南韓連日新增病例超過500人,副總理洪楠基宣稱「不適合單純比較各國確診人數」,南韓是「診斷迅速、早期治療」。
國際中心
2020-03-06 17:41
新聞
國際
兩岸
武漢肺炎風暴》防疫攸關穩固金正恩政權 北韓疫情大爆發恐陷入大災難
全球正遭受武漢肺炎侵襲,而中國及南韓疫情嚴重,與這2國相鄰的北韓早在1月22日就「鎖國」斷絕和外界往來,加上國際制裁,讓北韓在阻絕武漢肺炎傳入境內,具備難得的優勢,至今堅稱「零病例」。美國媒體指出,北韓醫衛系統脆弱,恐怕是未能檢測病例才「無人感染」,若疫情爆發將會陷入大災難,但還不到推翻金氏政權的程度。
簡恒宇
2020-03-04 21:00
新聞
國際
國內
武漢肺炎風暴》泰國衛生部釐清修正 外交部:台灣人入境不用隔離
為了防止武漢肺炎疫情在境內擴散,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3日公告,來自包括台灣在內11個「高風險」地區的旅客,入境泰國後必須隔離14天,但阿努廷隨後刪文,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4)日表示,泰國已釐清修正,目前台灣人前往泰國沒有隔離相關限制,而我國駐泰代表處設有台泰疫情專頁,每個工作日會更新資訊供大眾參考。
簡恒宇
2020-03-04 18:05
風影音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全美累計9死!川普捐薪抗疫 彭斯:所有美國人如今都可受檢
美國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當地時間3日午夜已累計125人確診、遍布全美13州,更發現多起沒有疫區旅遊史、病患接觸史的確診病例。而目前的9起死亡病例則都出現在華盛頓州,包括已在上周病逝,死後才確診染病的兩名患者,代表病毒可能在更早之前r就已傳播開來。
鍾巧庭
2020-03-04 12:32
新聞
國際
國內
武漢肺炎風暴》台灣不是中國疫區!外交部積極交涉 馬來西亞砂勞越解除禁令
為了防止武漢肺炎疫情擴散至境內,馬來西亞東部的砂勞越及沙巴2州也與其他國家一樣,禁止近期有中國及南韓旅遊史的外籍人士入境,但日前卻傳出台灣人遭砂勞越拒絕入境,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3)日表示,經我國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溝通交涉,砂勞越災害管理委員會批准,台灣不與中國、香港、澳門並列疫區,但台灣人入境須遵守砂勞越衛生局的防疫措施。
簡恒宇
2020-03-03 21:59
新聞
國際
兩岸
武漢肺炎風暴》社會學家周雪光深度分析:疫情暴露中共「剛性」體制弊端
2月25日,中共控制的《求是》雜誌發表一篇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開會的講話,標題為《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一開始便稱,「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1月7日,我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就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BBC News 中文
2020-03-03 15:30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南韓中小學與幼稚園再延兩周開學:小學二年級以下學童,家長可享10天育兒假
南韓副總理兼教育部長俞銀惠2日表示,受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學時間將再推遲2周,也就是從3月9日延至3月23日。在疫情平息前,針對小學二年級以下學童,家長可享有最長10天的育兒假、以及最高5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230元)的育兒補助。
國際中心
2020-03-02 18:38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美國出現第二死!佛羅里達州進入緊急狀態
美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近二日共增加22例確診數,華盛頓州西雅圖1日通報該國第二起死亡病例,與首例死者生前住在同間看護機構。此外,紐約州也出現首起確診病例,佛羅里達州則宣布進入公衛緊急狀態。
鍾巧庭
2020-03-02 12:29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一夕激增500例!義大利1694人確診、34例死亡 亞洲外災情最慘重
義大利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當局1日公布,義國單日確診病例數暴增逾200例,累計確診人數來到1694例,死亡病例則增加5例,達到34起。義大利倚重的旅遊業受嚴重衝擊,政府也準備祭出價值新台幣逾千億元的紓困方案提振經濟。
鍾巧庭
2020-03-02 11:49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首位英國病患在日本死亡 英國官員:境內遲早會疫情大爆發
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28日表示,一名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英國男子不治死亡。他是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個死於這種疾病的英國人。
BBC News 中文
2020-03-01 17:30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泰國首件死亡病例 死者生前再驗無病毒
泰國1日宣布首起武漢肺炎病患死亡案例,一名35歲的泰國男子先得了登革熱又感染武漢肺炎,治療一個月後死亡,但死前再驗已無武漢肺炎病毒,因此確切死因仍待檢驗。
中央社
2020-03-01 17:09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南韓確診病例逾3700人、新增1人死亡 年紀最小感染者才出生45天
源自中國湖北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南韓迅速蔓延,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日再新增586件確診病例,累計病例已超過3700件,而新增病例中多數集中在大邱和慶尚北道;死亡病例也新增1件,累計18例。此外,1名出生才45天的男嬰也確診感染,成為南韓年紀最小的武漢肺炎病例。
簡恒宇
2020-03-01 16:30
新聞
國際
武漢肺炎風暴》法國確診數破百!政府偷渡年金改革案引千人抗議
法國武漢肺炎疫情進入第二階段,衛生部公衛署長今晚宣布,累計確診100例。總理菲利普則援引憲法條款,表示不需要國會辯論即可通過退休改革草案,為政局增添不穩定因素。
中央社
2020-03-01 14: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