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權力的堡壘 文章列表
#
權力的堡壘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海湖莊園再次成為「冬季白宮」!川普在此組建新政府,追逐權力者齊聚佛州棕櫚灘
川普(DonaldTrump)位於佛羅里達州的住所和私人俱樂部海湖莊園(Mar-a-Lago)再次成為冬季白宮——這裡讓有希望進入白宮西翼(WestWing)的人趨之若鶩,美國當選總統將在這豪華的門後組建新政府。
BBC News 中文
2024-11-11 18:50
新聞
國際
歐洲議會選舉:極右派強勢崛起,德法主流政黨慘敗 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
「民族主義者和煽動者的崛起對我們的國家來說很危險。」
國際中心
2024-06-10 08:58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我忘了我的家是什麼樣子...」經濟學人:血腥內戰持續一年,蘇丹淪為黑色大陸最底層國家
這已經成為一種病態的、讓人心痛的問答遊戲。哪個國家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境內難民?哪個國家面臨饑荒的人數最多?哪個國家正經歷最大的人道負擔,直到上週所需資金仍短缺95%?答案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一樣——不是烏克蘭、也不是加薩走廊,而是蘇丹。
李岱青
2024-04-23 18:30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女子們的執念─耳環:《三十女子微物誌》選摘(1)
女子們總有些執念,關於外貌服飾,好像有許多古靈精妙的事物,如同森林的迷境,可以一頭栽下去嘗試。妝容、指甲、高跟鞋、飾品……,任何一種都是奧秘,都是個坑。新婚的朋友不過陪了妻子上寶雅一趟,回來就如同劉姥姥逛大觀園一般,感嘆認識了新世界,又如同浦島太郎遊歷龍宮回返.驚覺一個下午瞬間消失,時光匆匆,雙鬢雪白。
吳緯婷
2024-04-23 05: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蔡世杰觀點:核四胎動三部曲──2024政權奪還
反核集團你們反核,但你們用核嗎?2024總統大選就讓民進黨以失敗告終。
蔡世杰
2024-01-12 07:10
評論
政治
專欄
孔令信觀點:從博士論文到疫苗,你還要讓民進黨「封存慣性在路上」?
2024年總統與立委大選進入最後衝刺的階段,在媒體廣告進入肉搏戰的階段,對比起來綠營強打的「包租侯」,重覆地打「大群館模式」,想要製造侯友宜就是欺壓學生,到處買地的「惡劣形象」;這種一再抹黑人設攻擊,全然不顧及到事實真相(侯家的凱旋苑已確定2026年6月租約到期後,整棟大樓改為青年房舍、社會住宅)同時手法抹黑柯P買農地蓋停車場(柯在事情暴發翌日即拆除停車場並捐出租金),綠營左打藍右打白,就是想要用破壞對手的形象,好爭得選民的好感。
孔令信
2024-01-10 06:30
新聞
國際
加拿大指控印度政府涉及謀殺:杜魯道獲得的全球聲援為何這麼少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JustinTrudeau)上周在紐約聆聽記者提問時,他一直以來的招牌微笑卻開始褪去。
BBC News 中文
2023-09-25 19: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蘇育平觀點:以最古老戰術打贏現代戰爭—新台海防禦可以怎麼做
在去年中國共產黨20大以來,中國所有權力聚於一尊,所有江派、胡派、團派,反正不屬於習派的人馬全數落馬,一個不留。因此在中國的政治局勢中,習的地位已經超越毛澤東,成為中共建黨有史以來收權最多的最高領導者。
蘇育平
2023-09-14 07:1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俄羅斯叛亂引起中共緊張?外媒解析:北京害怕抗美盟友普京發生這件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稱「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然而他和許多中國民眾可能都預料不到,包括普京的昔日盟友普里格欽竟指揮旗下雇傭兵團向莫斯科進攻。俄羅斯內部24日發生的短暫叛變,成為當天中國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但在微博上,普京當局的尷尬時刻似乎觸及敏感神經,任何提及「清君側」的發文都已被屏蔽。
蔡娪嫣
2023-06-25 19: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烏克蘭歷史課程、星際大戰前傳、風靡全球的兒童動畫:《外交政策》2022年影視推薦
2022年將到尾聲,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誌集結旗下作者和編輯的意見,整理出一份電影、影集和podcast的年度推薦名單,其中不僅有貼近生活的哲學探討,印度律政劇,也有以底特律為背景的恐怖片,以及細膩探索內心的兒童動畫作品,若是想要從不停更迭的新聞消息中喘口氣,不妨參考看看。
劉俞妗
2022-12-30 22:00
評論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宋子文缺席,中國代表團在開羅會議的挫敗:《重探抗戰史3》選摘(3)
中美關係發生微妙的變化,可以說從是從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開始的。1943年是中華民國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1月,中華民國與美、英兩國簽訂平等新約,其他同盟國相繼宣布廢除在華治外法權並與國府重新商訂新約,中國百年來次殖民地的桎梏終告解除。
肖如平
2022-12-07 13:10
新聞
國際
歷史
她是墨索里尼之後,義大利第一個極右翼總理!梅洛尼其人其事
過去40年來,安娜・瑪麗亞・托爾托拉(AnnaMariaTortora)一直在羅馬的農貿市場自己的攤位上賣自家種的西紅柿和新鮮黃瓜,她有一批忠實的顧客。不過,她完全沒有料到那個曾經牽著祖父的手排隊買菜的小女孩現在幾乎要成為義大利的下一任總理。
BBC News 中文
2022-09-29 04:00
新聞
國際
揭露原住民部落遭暴力入侵,伐木、採礦、販毒犯罪猖獗,2位環境捍衛者在亞馬遜雨林失蹤
英國記者菲力普斯和巴西國家原住民基金會前部門主管白瑞拉5日在亞馬遜地區的野豬谷失蹤,至今下落不明,處境非常危險。兩名環境捍衛者的失蹤引起各界擔憂,也使國際媒體放大關注亞馬遜雨林猖狂的犯罪現象。
蔡娪嫣
2022-06-10 18: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愛與恨的循環─兩個大國纏抱一起,誰都不能脫身:《美國與中國》選摘(1)
許多美國人以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始於1972年理查.尼克森總統訪問北京,終結2國之間的冷戰。事實上,自美國建國以來,雙方即有互動,互相影響。美國不僅有免費的土地,吸引墾荒者向西前進,中國市場之夢也向美國人招手。美國的思想也啟迪中國人,把他們帶向現代化及外面的世界。美國的科學、教育理論和科技流入中國;中國的藝術、美食和哲學也往外流動。從此以後,雙方人民及其各個政府一點一滴逐步創造了世界上任何兩國之間,最多元──在今天來看,也是最重要──的關係。
潘文
2021-12-08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南德意志報》:抖音或重蹈華為覆轍,「互聯網」漸漸走向「分裂網」
抖音國際版TikTok宣布退出香港市場,引起德語媒體的注意。同時國安法下香港的命運以及德國對華政策,也繼續是討論話題。
德國之聲
2020-07-09 11:03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欄:為什麼中國應當改名為「秦漢國」?
在新疆、西藏和香港的人權災難愈演愈烈之際,在台灣年輕一代「天然獨」不可逆轉之際,在「諸夏意識」呈幾何級速度傳播之際,從上世紀初即被認為理所當然、不容置疑的宏大敘事和身份認同,如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華人等,逐漸受到質疑、批判、解構和顛覆。
余杰
2019-12-22 06:20
評論
財經
風書房
歷史
有趣的瘋子:《憤怒年代》選摘(2)
盧梭為了跟這種道德革命對抗發起反革命,他希望扭轉歐洲社會去基督教的趨勢,也希望避免人們透過財富以及知識詭辯,有意識地在地球上進行建造天堂的異教徒計畫。確實,我們這樣說也不算太戲劇化:一七四九年十月的一個下午,這位「天才中的拾荒者」走在巴黎外的一條鄉村道路上,就這麼開啟了對抗現代性最具當代代表性的叛變行動,其發揮的影響力逐漸增加,甚至比水晶宮對世界各地造成的震盪還強。
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
2019-10-20 05: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蔡英文步入權力的醬缸
當「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聲浪,讓百年老店國民黨一夕倒下,至今元氣還沒有恢復,可見國民黨這個品牌已經無法見容於台灣的民主市場,因為她代表著貪婪、腐化、權謀,甚至是為求權位可以不擇手段。
李坤隆
2019-05-30 06:00
新聞
政治
歷史
318學運專訪》「不要想當學運領袖!」林飛帆回首太陽花,談這條長路的挫折與時代困境
林飛帆,從2008年踏上野草莓學運,在成大成立異議性社團,從臺南串連起公共議題參與者;一路到2012年的反媒體壟斷運動,反對中資財團控制媒體,戰場轉移到作為「首都」的臺北街頭。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2019-03-19 09:00
評論
政治
專欄
游盈隆專欄:春江水暖鴨先知,談今天四席立委補選
今天北中南金門四席立委補選結果將揭曉。撇除對個別候選人的意義不說,這四席立委補選結果有什麼重要性?會根本改變國會權力結構嗎?會深遠影響兩岸關係嗎?會重大決定台灣人命運嗎?簡單地說,不會。這場立委補選結果既不會根本上改變立院權力結構,也不至於深遠影響兩岸關係,更不會重大決定台灣人命運。不過,和兩三個月前另一次立委補選比較,這一次補選顯然受到社會較大的關注,尤其是台南和新北市,值得一探究竟。
游盈隆
2019-03-16 06: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