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檢疫政策 文章列表
#
檢疫政策
約 3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人物》從小志向並非從醫!羅一鈞毅然投身公衛 全因這事變身「防疫柯南」
談起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外界第一印象常是他的年輕、專業,以及絕佳的媒體溝通能力。3年多的新冠疫情,羅一鈞焚膏繼晷的認真表現有目共睹,更令他聲量持續大漲,甚至贏得「國民女婿」「防疫柯南」等稱號。難得的是,投身公職以來,即使仕途順遂到令人有些眼紅。羅一鈞也從未放棄行醫的初心,對人對事也一直保有鄰家男孩般的低調與親切。展望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台灣傳染病防疫大業都少不了這員大將。
黃天如
2024-03-27 11:5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中」的盧秀燕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近日公布六都市長8月份好感度,其中,台中市長盧秀燕,以0.63好感度居冠,而高雄市長陳其邁則以0.34好感度墊底。
李天生
2023-09-20 05:30
風生活
新冠肺炎》確診後幾天才會失去傳染力?醫師揭關鍵時間點,這天起幾乎測不到病毒量
在當時密切接觸者隔離「3+4」的防疫政策上路後,不少民眾好奇,為何密切接觸者只需要隔離3天?只隔離3天真的夠嗎?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新冠Omicron病毒株傳染力最高的時期,多是在症狀發生後的2到3天內,且確診者發病第3天後幾乎檢測不到病毒量,因此可作為密切接觸者隔離3天的參考。
潘京婕
2023-08-14 08:2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中選會侵害投票人權的行政怠惰查了沒?
台灣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不過去年九合一大選期間,就因為確診隔離規定引發不在籍投票爭議,朝野立委也紛紛提出應該比照日韓模式,確保確診者的投票權益;但中選會卻以諸多理由推託,前日,監察院直接發布報告指出,「指揮中心及中選會相關決策未能完全符合最小侵害手段及比例原則,且依法裁罰之說明有誤,致遭剝奪人民投票權,約有6萬508人受影響,促請中選會及衛福部檢討改進。」 一、中選會限制投票人權不符合國際人權規範
張天泰
2023-08-04 05:30
即時
風生活
不只空服員工會…機師工會拒出席「指揮中心表揚晚會」:3年來傷害難以彌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解編,今(2)日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辦的「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皆會出席。不過「機師工會」、「空服員職業工會」等均表示不出席。機師工會表示,疫情期間指揮中心防疫管理政策失當、放任錯誤訊息,導致社會對前艙機組員的歧視與獵巫。而空服員工會則回應:「機組員被污名和剝奪人權,不能用頒獎抵銷。」
柯家媛
2023-05-03 01:58
風生活
今日新增8218例本土、41例死亡!為什麼台灣擋得住SARS,卻擋不過Omicron?名醫回憶和平醫院封院始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218例,境外移入198例,總共8416例確診(包含41例死亡)。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17 22:11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了怎麼辦?一篇文告訴你隔離該選0+7還是5+n,最新居隔政策懶人包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尚未趨緩,不過,隨著世界各國已逐步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邊境開放「0+7」免隔離。不過防疫政策不斷滾動式調整,針對入境者、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皆有不同防疫規定,難免讓人混淆。以下就為你整理指揮中心公告的最新防疫政策,從「7+7」到「5+n」、「3+4」再到「0+7」,不管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詳細規定這篇通通一次看!
潘京婕
2023-03-15 18:33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冠狀病毒研究之父賴明詔:Omicron至少還會影響人類生活半年
人類被新冠肺炎病毒苦苦糾纏了3年,展望全新的2023年,如此戰戰兢兢的生活究竟還要持續多久?中研院院士賴明詔先是笑稱「很難講,因為病毒比病毒學家更聰明」。接著說,根據他的預測,Omicron變異株至少還會高度影響人類生活半年,且接下來它也不會消失,而會以一個類似流感病毒的形式,長存在人類社會中。
黃天如
2023-01-27 17: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陳昭南專欄:完全執政,完全不負責!蘇貞昌好棒棒?敗選誰都沒錯?
俗云:觀人於其所交之友,而身為政治局勢的觀察者,我嘗以「觀政於其所用之人」為優先切入點去評述。
陳昭南
2023-01-07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解封:歐盟官員態度反轉,「強烈建議」對相關旅客進行新冠檢測
歐盟官員「強烈」建議所有成員國,要求中國旅客在入境前進行新冠檢測並有陰性結果。
BBC News 中文
2023-01-06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確診激增卻重開邊境!中國8日解封讓世界各國嚴陣以待,盤點全球「中國旅客檢疫對策」
北京已經宣佈將從1月8日開始放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實施的邊境管控措施——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中國大陸首次開放邊境。
BBC News 中文
2023-01-05 0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多國加強中國旅客入境檢疫 世衛與歐盟不同調
中國宣布將解除COVID-19入境檢疫措施,包括美國在內多國加強採檢中國入境旅客以防新變異株。歐盟29日表示沒必要實施這類加強措施,但世衛組織則說能理解這些限制。
中央社
2022-12-31 21:00
即時
兩岸
新聞
包括台人「旅客入境免PCR」 香港「最大規模防疫鬆綁」明日上路
隨著中國大陸鬆綁防疫措施,香港今日(28日)也宣布跟進,明日(29日)開始,開放包括台灣旅客在內,所有國際旅客入境都不再強制PCR檢測,原先進出公眾場所需檢查的疫苗通行證也取消。
吳哲宜
2022-12-29 01:15
新聞
政治
恩恩案調查報告曝光!監院糾正新北市府、衛福部:拒提供錄音缺乏正當性
2022年4月,疫情嚴峻期間,新北中和2歲男童恩恩不幸確診離世,恩恩爸苦追真相。對此,監察院調查後,今(27)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恩恩案發生「政府失靈」效應,監委趙永清、葉大華、蘇麗瓊提案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政府,促請確實檢討相關缺失,強化兒童緊急醫療應變措施。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12-27 19:07
VIP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疫情反彈?搶藥潮?政府啟動「小小小三通」哪些配套要做好?
歲末年終,大批台商都引頸期盼政府重啟小三通,以利返鄉。惟近日中國疫情上升,蘇揆日前更拋出中國旅客可能透過小三通來台搶藥說,導致相關政策繞了一大圈,目前只開放金馬人士及住在當地的陸配得以透過小三通入境,「小三通成了小小小三通」。事實上小三通入境旅客多是台灣人,且就連專家都不解,我既開放國境大門免隔離檢疫,即「大三通」都行了,為什麼「小三通」不行?至於國內藥品穩定供應與合理分配,則應建立在銷售端定點定量的管控機制上;以此理由不開小三通,傷的恐是台灣遊子心。
黃天如
2022-12-26 17:10
風生活
財經
中國防疫轉向取消清零,英媒點出2問題警告:冬季死亡人數恐破百萬
英媒報導,根據疫情期間為各國政府提供模型的顧問業者WigramCapitalAdvisor,中國的防疫政策若繼續轉向,取消嚴格的封控措施,在未來的冬季月份,恐怕會有1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
中央社
2022-12-08 00:24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新新聞
政府禁隔離者投票,選民隱瞞確診難查 投票所變大型群聚現場?
「九合一選舉投票前5天,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肯定迭創新低!」這不是什麼印度神童的預言,而是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選委會宣布,選舉當天尚在5天隔離期的確診者不得外出投票,違者將予重罰。確診者不得外出,所以不能投票,看似理所當然。但學者認為,投票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就算為了防疫,也須符合法律最小侵害原則。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旦確診者為了投票「不篩檢、不通報」,恐怕才是最大破口,投開票當天可能衍生的亂象,也將一觸即發。
黃天如
2022-11-23 1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薛瑞元為何包庇「疫苗掮客」?
全球疫情警報尚未完全解除,不顧千瘡百孔的防疫政策,衛福部長薛瑞元在選前寧當民進黨的有力側翼,爆出猛料。薛瑞元說,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仇恨值太高,在於仲介宗教和工商團體的「疫苗掮客」橫行作孽。不過,當立委追問時,薛瑞元不屑地笑批「太幼稚了」,他「不想回答」。此事何其嚴重,身為政務官,違反了國家諸多法律,豈能包庇不肖的「疫苗掮客」?
主筆室
2022-11-23 1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解封希望落空!習近平親自拍板: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
中國新領導班子10日重申要堅定貫徹「動態清零」,外界期待中國放寬防疫的願望再次落空。特別的是,習近平在政治局常委會議中稱將研究部署優化防控的二十條措施,糾正「一刀切」與「層層加碼」。
德國之聲
2022-11-11 20: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盧秀燕為何能圈粉綠營?三個事件證明以市民為先!
九合一大選倒數最後一個月,意味著選情即將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但根據近期出爐的各地民調,除了新竹市、桃園市這些仍互有領先的熱區之外,如台中市、新北市這些首長爭取連任的縣市,幾乎都已成定局,尤其是台中市長盧秀燕,不只選情穩定領先,甚至還行有餘力能到外縣市輔選,可說是藍營的最強「母」雞。
尹世弘
2022-11-04 13: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