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的橫濱中華街,穿著灰色西裝的日本上班族和觀光客熙來攘往,路旁座落著「揚州飯店」、「北京飯店」等各式中國餐館、酒樓,街邊的小吃店賣的是台灣珍珠奶茶、小籠包,店員用標準的日文招攬生意,看手相的店裡坐滿打扮入時的日本年輕女孩。轉個彎,一座小而精緻的媽祖廟映入眼簾,一旁的販售亭內除了賣傳統的金紙、立香和光明燈,還有因應日本文化而生的媽祖御守和賽錢箱。橫濱媽祖廟位在中華街深處,是日本最大媽祖廟,跟台灣一樣,每年農曆三月信眾們也會扛著媽祖鑾轎出巡,繞行中華街,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媽祖廟現址在一百多年前曾是清朝領事館所在地,1859年橫濱港開港之時,橫濱市建成了外國人居留地,一些為歐美商社及銀行服務的中國人與歐美人一起往來於中日之間,並在當地建設了關帝廟、中華會館和中華學校等,為中華街最初的發展奠基。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中華街受到重創,許多中國人因此返回中國,加上中日關係惡化和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中華街一度蕭條停滯,直到戰後復興期,中華街才逐漸恢復了昔日風華。